在茼蒿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染,常见的有立枯病、叶斑病、菌核病、菜螟和蚜虫,需及时防治
1.立枯病
症状: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或将大将军+门神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2.叶斑病
症状:鸡冠花叶斑病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灰褐色,茎和叶柄上病斑褐色、长条形。鱼尾葵叶斑病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君子兰叶斑病(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20毫升+41%聚砹嘧霉胺20毫升,兑水15
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3.菌核病
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腐状大斑,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湿腐状,其表现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现数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发病中前期,防治20%硅唑咪鲜胺30毫升+恶霜菌酯25毫升,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二、茼蒿常见虫害的防治
1.菜螟
症状:以初龄幼虫蛀食幼苗大菜螟心叶,吐丝结网,轻则影响菜苗生长,重者可致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垅,高龄幼虫除啮食心叶外,还可蛀食茎髓和根部,并可传播细菌软腐病,引致菜株腐烂死亡。
防治方法:幼虫孵化盛期或初见心叶被害和有丝网时,施药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喷雾2-3次,注意将药喷到菜心上。
2.蚜虫
症状: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头、益害比大于1∶500时,每亩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喷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麦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产生抗药性的麦区不宜单一使用药剂,可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西农时春喜教授;辣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辣椒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在加强选择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烤土、施腐熟粪肥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协调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在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并合理地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结合辣椒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综合防治。
严禁使用剧毒、病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采取科学的用药方法,选择最佳的用药时期,减少用药次数,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以防止病菌或害虫产生抗性。
虫害有飞虱,鳞翅目害虫幼虫,危害,做好预防,使用噻虫嗪吡蚜酮,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病毒病,使用相关药剂进行防治,如腐霉利,烯酰吗啉等,做好针对性防治,大棚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等,例如病毒病
1 症状辣椒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花叶型,多发生在苗期和初花幼果前,植株顶部叶片呈明显黄绿相问的花叶,有的叶面皱缩,明显的褐绿斑驳;二是坏死型,病株顶部叶片基部或沿主脉变褐坏死,有的幼花柄部变褐坏死,引起落叶、落花、落果,顶部形成光杆;三是条斑型,主要发生在后期果实上,多是从果尖至上半部出现褐色条斑,凹陷,果实变黄,群众统称为“黄尖子”.
2 发病条件辣椒病毒病主要是蚜虫和接触传播,种子也能带毒传播,高温、干旱、重茬连作发病重,一般尖椒比园椒发病轻。
3 防治方法
& #40;1& #41;种子消毒处理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洗净催芽播种。
& #40;2& #41;全棚消毒处理前茬收后,定植前后用5%菌毒清300倍液;加治蚜药剂混合喷洒,消灭残存的病菌和蚜虫。
& #40;3& #41;药剂防治苗期防治花叶病毒病,可用氨基寡糖素和多菌灵预防
谢谢评价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辣椒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疮痂病、病毒病等二十多种病害。防治方法: A 、搞好农业防治:选用先年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开取好排水沟,降低**水位,减小 ( 轻 ) 土壤中的湿度,施用腐熟的人畜粪。用温水或药剂对辣椒种籽消毒,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切实掌握好抗旱灌水的时间和深浅,消灭虫害,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先防后治。 B 、用药剂防治:用 1 : 1 : 100 - 200 倍的波尔多液、 905 新波尔多液、多菌灵、退菌特、百菌通、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农用连霉素等一些杀菌药剂,按使用说明,隔 7 - 10 天轮换喷一次,特别是久雨转晴后要立即施药。是茄科类作用的重茬地,必须搞好土壤消毒。方法有:用 30 %土壤消毒剂小神龙水剂。在播种移栽前,兑水 15 倍,均匀浇于表土,立即混土,盖膜闷杀 5 - 7 天,每公斤可用于 100 平方米,无膜覆,药量加倍。用 70% 粉剂五氯硝基苯,每亩用药剂 2.5Kg 拌细黄土 15Kg 在挖土前均匀施一半,挖土后再整土前施一半,进行土壤消毒,防病效果很好。( 2 )虫害:辣椒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地蚕)、蚜虫、烟青虫(钻心虫)和斜纹夜蛾等。防治方法:当辣椒苗移栽后,在闷热的晴天傍晚,每亩用青菜叶 40 斤左右,斩细或用细糠 15 斤左右,将 90% 敌百虫粉剂 3 两或甲胺磷乳剂 3 两兑水 5 - 6 斤,用喷雾器边喷边拌在茶叶上或细糠上,拌匀撒在土里,诱杀地老虎效果很好。但要注意人畜的安全。防治蚜虫、烟青虫、 斜纹夜蛾 和其他一些害虫,除在防病的波尔多液的药液中不能加除虫的药剂以外,其他防病药液中均可加入杀虫的药剂,防病杀虫同时进行。杀虫的药剂有:攻蚜、武大 YY 、大功臣、虫螨克、除尽、虫索敌、抑太保、快灵、来瘟死、除虫清、歼虫丹、点击、安打、抑阿金丹、米满、菜喜、毙百虫、万灵等;但要按药的使用说明配好比例(浓度),交替使用。喷药时间最好是晴天傍晚(下午 6 时以后),这时害虫才开始活动寻食,特别是烟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