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论是种植瓜果蔬菜,还是种植果树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最担心自家地里的作物长势差弱或经常发生各类病害[植物体发育不良、枯萎或死亡,一般由细菌、真菌、病毒、藻类或不适宜的气候与土壤等因素造成,属于自然灾害。],而作为植物诱抗剂类生物化学农药的农用[农用,读音为nóng yòng,汉语词语,指1.农具;2. 供农业生产使用。]壳糖素(也叫氨基[氨基(Amino)是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碱基,所有含有氨基的有机物都有一定碱的特性,由一个氮**和两个氢**组成,化学式-NH2。]寡糖[寡糖( oligosaccharide )又称低聚糖。]素),在农业种植生产上不仅能够为作物起到防病/治病/抗病的药效,也具有为作物增补养分的肥效和**作物生长发育/增强在作物抗逆免疫力的调节功能,它既在作物上起到生长补充养分起到促长、促根、健苗、壮棵、促进受害植株尽快恢复长势的肥效作用,它又能在作物上起到抑制病菌萌发繁殖生长和病毒复制扩散、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激活株体内的防御免疫系统、增强株体细胞活化作用、诱导株体产生抗病物质(如酚类化合物、几丁酶、葡聚糖酶、木质素、植保素等)、提高株体抗病抗逆能力的作用。除此之外,农用壳糖素还具有易溶于水、能被作物直接吸收、药物成降解速度快(降解成养分被作物吸收)、无残留无污染的突出特点。
如果用一句话来简单总结——农用壳糖素(氨基寡糖素),既有药效又有肥效还有诱导**效果,既能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病害害(防治真菌病害效果最好,也可防治细菌性病害)也能防治虫害(主要是增强抗虫害能力、防治线虫)还能抑制病毒病(主要是抑制和钝化病毒),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又能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危害,还能增强作物自身的综合抗性能力(如抗寒、抗旱、抗逆等),对作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具有双向调节控制的作用。但大家要记住一点——壳糖素不能直接的灭杀病菌害虫,它是通过增强作物体内的防御免疫系统、增强作物自身抗性能力、诱导产生抗性物质、抑制病菌生长侵染、溶解病菌细胞壁、干扰病毒克隆合成等方式实现防治病害作用的。
正是鉴于农用壳糖素上述的这些突出优势,所以农用壳糖素在农业上被广泛应应用在生物杀菌农药、生物肥料、土壤调节改良剂以及瓜果蔬菜保鲜、防治病毒病和线虫等各个方面,而且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后的效果非常显著,所以最近几年农用壳糖素在市场上非常上受农民消费者的欢迎,有需要的农民朋友不妨去买点自己用用看。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更科学合理地使用农用壳糖素,农技小背篓再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介绍一下农用壳糖素的相关知识点吧!
一、农用壳糖素的来源、剂型[剂型指方剂组成以后,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含量[含量 [hánliàng] 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 如:含金量,含铅量,含锌量等。]与使用量
1、农用壳糖素的来源(包括与甲壳素[甲壳素(Chitin)于181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并命名。]、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的对比)
农用壳糖素,也叫氨基寡糖素,它原料的来源主要是海洋中的各类生物资源(如虾、蟹、壳等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把这些海洋生物原料中的壳聚糖进行生物降解后而提取出来的,所以它属于生物制药,同时,因为农用壳糖素防治病害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全面激发作物自身的抗病抗逆等防御免疫系统和诱导作物株体产生抗病物质(抗病酶/植保素等)而达到抑菌杀菌、防病治病效果的,所以农药寡糖素与常规性的传统杀菌药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除此之外,农用壳糖素在农业使用上要比甲壳素、壳聚糖等要好很多,而且它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且使用效果会更好,因为虾蟹壳等海洋原料通过脱钙和蛋白质后,我们就能会提取出所谓的甲壳素,虾蟹壳等海洋原料通过脱乙酰基后,我们就能提取壳聚糖,如果我们要想提取出水溶性和吸收性更好的壳糖素,我们就必须将原料再进行深一步的酶解——正常来说,凡是生产工艺越复杂、生产技术要求越高的东西,它所蕴含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果一般会更好,当然了,因为生产成本增加了,所以它的市场价格一般也会更高一些,就像壳糖素比甲壳素、壳聚糖的效果好、价格高的这个例子。
如果大家不好理解,农技小背篓用一句形象的话告诉一句话,大家估计一下就记住了:壳糖素比甲壳素、壳糖素更高级!
2、农用壳糖素的剂型与类别
目前来说,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农用壳糖素(氨基寡糖素)登记的都是农药,登记农药的主要类型主要有杀菌剂,其次也有不少登记的是植物诱抗剂、植物抗性诱导剂,还有极少数登记的是混合剂(如杀菌剂和杀线虫剂);同时,农用壳糖素(氨基寡糖素)登记的剂型主要是水剂(主要是生产成本低),其次也有一些登记的是悬浮剂、颗粒剂、可溶性粉剂、乳剂、种衣剂等。
3、农用壳糖素的常见含量与使用量
虽然市场上的农用壳糖素(氨基寡糖素)的种类、剂型比较多,但在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广泛应用的术语,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含量方面,绝大部分的壳糖素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含主要分布在0.5%到5%这个范围内,比如说有效成为含量为0.5%、1%、2%、3%、4%、5%等都是市场上常见的壳糖素剂型。从有效成分含量上来说,登记的水剂氨基寡糖素为例,有效成分含量主要是在0.5%-5%之间,常见常用的含量剂型主要有0.5%、1%、2%、3%、4%、5%,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含量剂型不同,使用时的用量与浓度也就各不相同。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都是农用壳糖素(氨基寡糖素),但剂型不同或有效成分含量不同,使用时所使用的用量浓度就会不同,正常情况下,药物成品的每亩使用量一般在60毫升到250毫升这个范围内不等,药物有效成分的每亩使用量一般在0.8克到1.5克这个范围内不等(防治病毒病使用量需要略大一些)。
所以,大家在购买和使用农用壳糖素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剂型,一定要注意查看所购买的壳糖素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然后再根据外包装上规定的用量浓度说明按要求使用,一定不可私自加大用量浓度,因为再好的东西,用量过大了则会起到事则其反的负面作用。
二、农用壳糖素的最佳使用期与常见的使用方法
在农用壳糖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效果上,它可以广泛地在各种常见性的农作物上使用,也可以广泛在作物的种子、苗期、成株期、花果期等整个前、中、后的各个生长期内使用,它可以防治病害、虫害(主要是线虫)、病毒病,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被作物吸收,可以调控作物生发育、增强作物综合抗性,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促进根系发达、促进植株健壮,从而达到使作物增产增收的最终效果。
在农用壳糖素的使用方式上,它可以用来浸拌种,可以用来药液灌根,可以用来淋浇冲施,可以用来喷滴灌,也可以用来直接进行药液喷施,同时,因为农用壳糖素具有非常好的复配适用性,除了碱性的肥药以外(一定不能和碱性物质一起用),壳糖素可以和市面上绝大数常见的微生物菌、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进行复配使用,从而起到互相增效的作用,这也是壳糖素非常突出的一个优点。
在农用壳糖素的最佳使用时期方面,农用壳糖素在经济作物(如瓜果蔬菜和果树作物)的播种前、苗期、定植前后、萌芽期、花果期、**块茎膨大发育期,以及在大田粮食作物的播种前、苗期、分蘖期、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以及在作物发生病害前或刚发生病害时,或者作物在遇到旱情、水灾、冻害等极端恶劣天气环境前后的5-7天内,在这些条件下如果能够及时使用农用寡糖素,一般都能取得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在农用壳糖素的常见使用方法上,如果是用来浸拌种包衣使用,一般是按照600-1000倍的浓度使用,如果是用来叶面喷施使用,苗期时一般是按照8000-1000倍使用、成株期时一般是按照600-800倍使用,果蔬作物一般是按照800-1000倍使用,粮食作物一般是按照600-800倍使用,如果是土壤消毒或防治病毒病时一般可以按照600倍左右使用,如果是冲施、滴灌使用,一般是按照800倍左右的浓度使用,如果是对作物发病后灌根防治病虫害使用,一般是按照400-600倍使用(小苗每棵灌药量150毫升左右,成株每棵灌药量250毫升左右)。
上面说的用量浓度是以最常见的农用壳糖素有效成分含量0.5%的剂型举例的,剂型含量不同,大家要注意严格按照外包装上的规定说明进行按量、按浓度使用,如果用量过大会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农技小背篓在给大家一点提醒:①农用壳糖素一定不要在高温强光的时间段使用;②农用壳糖素使用时,一般每隔7-10天使用1次,需要连续使用2-3次,但作物每个生长季内的使用次数应当控制在3次以内。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