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柿子长到成熟的时候,会有很多白点。这其实就是柿树被柿介壳虫入侵的事实。这种虫害容易发生在柿树上,一年可能发生几次。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不容易被人发现。它通常侵害柿树的果实和叶子。如果前期没有防控,8-9月份左右就会变成白蜡虫,比较难消灭。柿子上的白点不是病害,而是一种虫害。起初大多数人误以为这也是一种病,其实也是一种介壳虫留下的痕迹。
介壳虫种类很多,如草介壳虫、柿介壳虫等。其中,柿子上的白斑是由柿蒂造成的,柿蒂对柿树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白斑是柿子上长的柿子虫造成的。剪去被柿子虫损害的枝条,在柿树发芽时,用波美乐果喷洒枝条。如果产生了乳白色的蜡蚧昆虫,就要用蜡蚧杀死这种昆虫。采用冬剪的方法,将会受到病虫害危害的枝条。
以及老树皮,剪去剪掉,最后烧去越冬幼虫。另外,剩下的柿蒂也可能有幼虫,要及时剪掉。发芽前,用博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树干,杀死其幼虫。在幼虫变成蜡壳之前,喷洒杀虫剂或敌敌畏。如果已经变成了白蜡蚧虫,就要用蜡蚧喷洒杀灭。如果所有的虫都从壳里爬出来,这就是虫灾最严重的时期,第三代也是最难治疗的。
最好用敌敌畏或辛硫磷喷洒。柿树的若虫通常潜伏在根皮的缝隙或柿蒂的顶端,在柿树上越冬。每年4月以后,天气变暖,沉默的若虫逐渐活动,会对柿树造成危害。5月以后,幼虫进入柿子为害,在柿子表面产生白斑。对柿蚧的防治,应从每年9月中下旬开始,在柿蚧种植前逐步进行,可采用诱捕成年柿蚧的方法。方法是在柿树根部底部绑一点稻草,让柿鳞进入冬季,然后在春天到来之前把稻草去掉,进行清理。
衣鱼银白色的,这个应该是蟑螂的一种
柿子树蚧壳虫。
蚧壳虫每年发生3~4代。初龄若虫在3~4年生枝条和当年生枝条基部主干皮缝、树孔、果柄基部处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出蛰为害幼嫩枝叶,5~9月为各代若虫为害盛期,主要为害果实,以第三代若虫为害最严重。
蚧壳虫主要有四种状态:一是成虫,蚧壳虫外有蚧壳包裹,如果用手挤压蚧壳虫会出现红水,此时不能用药,任何药剂对蚧壳虫都无效。二是卵,此时如果用手挤压虫茧会呈白色粉末状,此白色粉末就是蚧壳虫的卵,每壳约1500粒卵。此时不能打药,任何药剂无效。三是若虫,为蚧壳虫的移动期,此时是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一周后白色粉末转变为肉粉色小虫时并从壳中爬出。10天后,肉色小虫变为灰褐色小虫,同时大部分已从壳中爬出,此时是若虫为害严重期,须再次喷施药剂。四是成虫,从白色粉末的卵变为灰褐色若虫,最终又形成壳,即成虫,时间为15~20天。所以,要抓住防治蚧壳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只能在若虫移动期打药,其他时间打药无效。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春刮树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9月上旬(虫下树前),在树主干距地面30厘米处绑一个草环,诱虫越冬,第二年春季果树发芽前解下,集中烧毁,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树木休眠期即3月份清园,喷1~3遍波美度石硫合剂+乙酰甲胺磷1500倍。
2.在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用20%%毒高或20%%除毒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福蝶(70%%吡虫啉水分散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或4A(4%%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均匀喷施树体即可。
3.4月下旬5月上旬为若虫为害盛期,可以喷施20%%毒高或20%%除毒1500倍液+5%%啶虫脒30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在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等各代若虫危害盛期,再连续喷施几次药剂,就可以有效防治蚧壳虫了。
1、柿蒂虫
防治方法:
①冬季刮去枝干上的翅皮、老粗皮,摘去遗留的柿蒂,集中烧毁,可以消灭越冬幼虫。
②6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至9月初,一定要将幼虫危害果及时摘掉,并要摘净、拾净、深埋,以消灭当年蛹和幼虫。
③8月中旬,在刮过粗皮的树干和主枝上缚草把,引诱幼虫在内越冬,入冬后解除烧净。
④在成虫发生盛期,用可用20%菊马乳油1500-2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可消灭成虫。防治1-2次,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2、血斑小叶蝉
防治方法:
①清园,清理树下杂草和落叶,减少越冬虫源。
②在5月下旬,柿树开花后,第一代若虫大量出现时,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或50%辛硫酸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均可。
③保护天敌红色食虫螨。
扩展资料:
柿树整形修剪的原则
1、要符合柿树特性
做到有形不死,随树造形;均衡树势,主从分明;以疏为主,抑强扶弱。
2、适合立地条件
肥地冠大、疏散,瘠地冠小、紧凑;坡地树冠上高下低;光照不足处骨干枝要稀,叶幕层要薄。
3、树势强而不徒长
幼树扩冠、提早结果;结果母枝有定量;果果见光而无日灼;结果部位靠近骨干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柿子树
柿子树,如没有病虫害,不需要打药。
柿子树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甜柿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坡宜林地,还是四旁闲置地块都能种植。由于柿的主根分布深,须根少的特点,要选择土层深厚、弱酸性沙质壤土种植为好。一般常选择水分、肥力、光照条件好的庭皖种植。也可以充分利用小地形、小环境,选择地势平缓的山坡地,只要土层深,有烧灌条件亦可种植。种植园规模以10至50亩为宜,这样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定植沟种植的,植穴沟设南北走向,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通风透气。
整地种植
园地选定后,在种植前数月内提前整地,预整地能使土壤充分熟化。按照栽植计划设计需要整地,整地与打塘的要求是:塘大坑深,定植穴规格要求1米乘1米乘0.8米;坡地上沿等髙线开定植沟,规格为宽、深0.7米乘0.8米,长度随地形地势而定。
预整地结束后,在栽植前10天施足底肥。山坡地栽植的可按每亩施农家肥或土杂肥5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与表土充分拌和后回填,整平土表后定点开穴定植。打塘定植的每塘施厩肥50千克、怜肥1千克与表土拌匀。打塘和开挖定植沟时注意将表土、底土分开;栽苗时先回填表土,填土厚度略高于嫁接接口,踩实,浇透定根水再覆土,最后在树盘上覆盖干草保温。栽植前用50至100毫克LABT3生根粉液蘸根处理1至2小时,能够提高栽植成活率。提倡秋季(11月中下旬)栽植,促进早发根以缩短翌年春天的缓苗时间。
栽植时苗木的选定亦很重要,要选用根系发达,嫁接愈口好,地径在1厘米以上,苗髙0.7米以上,定干带内有4至5个饱满芽无病虫害的壮苗。栽植时间确定的大原则是苗木落叶后发芽前栽植。
栽植密度
为了充分利用园地面积,保证栽植前期的产量,达到早实丰产的目的,通常初植密度要大一些,株行距采用2米乘3米或3米乘4米为宜;待进入结果期树冠郁闭时再根据情况可移栽部分植株建造新园。
大树移栽
在栽植甜柿的现实中,常会遇到以下情况:初植密度过大,随着树龄增大,果园过密,需移走部分果树;原栽植点环境不佳,限制了甜柿的生长,需要移植;有些种植点因工程需要必须腾地移树让路等等。保山市隆阳区林业局对树龄5年以上,地径8厘米以上,冠幅大于1.5米的大树移栽经验是:尽量多使用原生环境的土壤,毎株带土团不少于100千克,新栽植地的土壤、光、热、水肥条件要优于或相近于原植地水平。要严格掌握控制树体移栽前后地上**部分的生理平衡。
保水施肥
苗木定植后,在离地面40至60厘米处定干,浇足定根水,随天气变化和土壤的干燥程度及时浇灌数次保苗水,以保证树苗的成活。果树施肥是丰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措施,要根据树体的发育状况,在抽梢、开花、果实发育等时期及时施肥。
甜柿产量高,需肥量大。有专家研究过,每生产100千克果实需施入氮0.8千克、纯磷0.94千克、纯钾0.94千克。定植1至2年的幼树果园施肥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施入,做到薄施、勤施,若有条件每月一次为佳。成年果园的施肥,每年施追肥三次。第一次3月中下旬萌动前,此时施肥有利于春梢生花;第二次7月份进行,为促进芽的分化和果实的膨大,应及时补充氮肥和钾肥,可按每亩施尿素4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有机肥3000至4000千克。第三次施肥在10月份,此次施肥定义为秋季施基肥,目的是为来年丰产提供充足的养分来源,此次施肥用肥量占全年的50%左右,每亩施有机肥4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为增加果实的光泽度和果肉的甜度,还可以进行根外叶面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农药时进行,可施0.3%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0.1%的微量元素。春秋两季的中耕除草亦很重要。
花果管理
促花保果:促花保果的目的是加强树体营养和积累、调整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对于幼龄树和单性结实弱和花量较少的果树要采取促花保果措施。可以喷1000倍15%的多效唑+0.2%的磷酸二氢钾及微量元素,或者进行人工授粉;在雄花瓣呈黄白色而尚未开放时,采集花粉或采用刚开放的花收集花粉。在幼果期喷500毫克/升的青霉素,保果效果亦很好。
疏花疏果:甜柿结果数量过多,必然果小质劣,而且落果亦多。对开花量大的果树,要疏除过多的花蕾和花,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果树的发育。疏花时应注意保留早期开放的雌花;保留朵形比较大的花,疏去小花、弱花。甜柿结果枝上常能结出1至3个果,结果数量多,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要使其年年结果,则要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7至8月)进行疏果。留果量要依据甜柿品种特性、树势的强弱、树龄大小和栽培措施综合考虑。一般大果形品种,可按20片叶留1个果,中小型品种按15片叶留1个果的比例操作。尽量做到树冠各部位挂果均匀分布。
这种小白虫用手一捻会有红色乳液,他叫介壳虫,用毒死蜱乳油直接喷洒,发芽前就应该喷一次,花前一次,果中一次,就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