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原因是:1光照太强 。2水太少了。3.病害。 另一种桃树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桃树出现黄叶失绿症,典型症状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其原因主要是树体缺铁所致。 在桃树生产管理中,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土壤不疏松、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桃树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②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③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这时需要施入翠姆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地缓解土壤问题。④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⑤过重修剪。冬季过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树叶片发黄。
疑似穿孔病
虫子危害的?
卷叶以为是穿孔或者炭疽病呢?
用阿维菌素喷一下
要喷透
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嗪吡蚜酮都可以用
贾老师参考一下
谢谢
很早已经关注了
是的
桃树缩叶病是真菌性病害,用2000倍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或2000倍12.5%腈菌唑乳油,或1500倍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或6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0倍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桃缩叶病的防治应清除越冬菌源为主,加强桃园栽培管理,促进树势健壮生长,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1)农业防治:在病叶未形成白粉状物之前,可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可减少越冬菌源。发病较重的桃树,由于叶片大量焦枯和脱落,应及时增施肥料,合理灌水,加强培育管理,促使树势恢复,以免影响当年和第二年的产量。(2)药剂防治:桃缩叶病菌自当年夏季到第二年早春桃树萌芽展叶前营芽殖生活,不侵入寄主,所以,药剂防治桃缩叶病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要掌握好用药时间,过早过晚效果都不好。桃树落叶后喷1次石硫合剂,或早春桃芽膨大花瓣露红而未展开之前喷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效果良好,但切忌在生长期使用。从谢花开始,可选用代森锰锌,或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进行防治。也可用噻菌铜在桃树新梢10厘米左右时喷雾,但温度高于25℃时停止使用。(3)生物防治:在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喷雾。
桃树缩叶病。防治方法,休眠季节喷雾波美3-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源菌,春季桃芽开始膨大时,是防治缩叶病的关键时期,喷洒药剂有波美3-5度石硫合剂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胶悬剂1000倍液。在桃树生长季节3~6月份,即展叶后至高温干旱天气到来之前,可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交叉使用。注意:要在早期缩叶病病斑直经0.2厘米左右,喷施杀菌剂,病斑受到明显控制。
(1)农业防治。选育具有抗病毒病的砧木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2)药剂防治。在造成桃树病毒病污染的地块重新栽桃树时,可在栽前进行土壤熏蒸,较好的土壤熏蒸剂有甲基溴和二氯丙烷,二氯丙烷用量为每667平方米用90~160千克,施用深度为75—90厘米;选种无病毒苗木可帮助许多桃树品种减轻病害。最好采取下列措施得无病毒植;热处理整株桃树,在38℃下经3个月,然后将亲朋梢尖端剪下放于弥雾环境中生根,或茎尖组培;瓶内热处理;微米型嫁接和分生组织培养等。扩展资料:施肥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 5∶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 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桃
桃缩叶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桃芽鳞片上或潜入鳞片缝内越冬。次年春季桃树萌芽时,越冬孢子也萌发长出芽管侵染嫩芽幼叶引起发病。初侵染发病后产生新的子囊孢子和芽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桃芽鳞片上并潜伏在内进行越冬,当年一般不发生再侵染。 桃缩叶病的发生与春季桃树萌芽展叶期的天气有密切关系:低温、多雨潮湿的天气延续时间长,不但有利于越冬孢子的萌发,而且还延长了桃树萌芽展叶的时间,即延长了侵染时期,因而发病就重,若早春温暖干旱,发病就轻。一般早熟品种较中、迟熟品种发病重。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