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造成的
(1)实行合理轮作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病菌残留体,结合深耕晒垡,促使病菌残留体腐解,加速病菌死亡。(2)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选用无病优良品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防止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3)加强田间管理定植前要平整土地,深翻土壤,并采用高垄栽培;及时中耕松土和施肥;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保护地内土壤灌水后,应及时通风排湿;温室内的蓄水池要用薄膜覆盖,防止室内温度升高时水分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发现病叶及时清除深埋或烧毁。(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交替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5~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西农时春喜教授;辣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可喷施曼哈顿侯导师8号杀菌剂,进行病害预防
可以,掌握好用量就行,否则容易出现畸形果。辣椒坐果期管理技术辣椒对水分要求严格,它既不耐旱也不耐涝,而喜欢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辣椒在土壤相对含水量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80%时,对其生长有利。湿度过大或过小,对生长和开花坐果都不利。辣椒单株需水量并不多,但由于其根系不太发达,因而其耐旱性不如茄子,更不如番茄,不经常供水则较难获得丰收,特别是大果型品种,对水分的要求更为严格。辣椒被水淹数小时植株就会出现萎蔫,严重时死亡。但开花坐果期浇大水,供水过多,湿度过大,植株生长过旺,消耗养分过多,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花芽分化质量差,造成落花落果。一般在辣椒初花期几天前可以浇一次水,以供开花坐果所需,盛花期如果土壤不是过于干旱,不要浇水,更不宜大水漫灌。在辣椒坐果后,果实长至直径3~5厘米时才可浇大水,供应水分满足膨果需要。此时如果底肥充足则不需随水冲肥。注意此水不可浇得过晚,否则就会因养分水分供应不足,影响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膨大。结果后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可以选用“沃叶高钾肥”,促进辣椒多结果,增加产量。追肥可与浇水交替进行,浇1次清水后,再结合浇水追肥1次。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温度管理当棚外气温还高于15℃时,昼夜尽可放风,通风掌握的越好,辣椒棵越壮,落花、落果现象越少。若夜间棚外气温降至15℃以下时,辣椒生长缓慢,果实膨大也缓慢,夜间应当把棚膜和棚门盖严,只能在白天气温高时进行放风,使棚温保持在20℃~25℃,以利于果实的膨大。在夜间外界***低气温降至接近0℃之前,应立即加扣临时小拱棚,进行防寒保温。若来不及加扣小拱棚,可用塑料薄膜在辣椒棵上再覆盖一层以免冻坏植株,确保幼果生长。在晴天中午时还应在背风处进行短时间放风,排除棚内有害气体,补充氧气和二**碳,降低棚内温度,减少病害发生。2.化学调控当辣椒初花期生长过旺徒长时,可用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3.整枝大棚中生长的辣椒,生长旺盛,株型高大,枝条易折,为作业方便和便于通风透光,可用塑料绳吊枝或在畦垄外侧用竹竿水平固定植株,防止植株倒伏。对过于细弱的侧枝以及植株下部的老叶及无果侧枝可以疏剪,以节省养分,有利通风透光。开花坐果期控制水分,并不等于可不浇水。如果土壤干旱、水分严重不足,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抑制辣椒对水分的吸收,空气湿度过低,也能引起落花落果,并影响果实膨大,果面往往出现皱缩、光泽差,果形弯曲等情况。因此,在辣椒开花坐果期浇不浇水,还要结合土壤墒情,若土壤和空气过于干燥,为怕引起落果,应浇一次小水来解决,但切忌大水漫灌。
(1)要做好雨季排水措施
雨季来临,部分低洼易涝地块易出现积水,造成根部生长不良,甚至出现沤根或根腐病,建议提早做好排水措施,避免出现积水情况。
对于已经出现积水的地块,建议排水后及时冲施清水,可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可在铜制剂如氢**铜、喹啉铜、硫酸铜钙这些药物中选择其中一种,加入霜脲锰锌或甲霜灵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中的一种,加生根剂灌根或冲施,用药浓度与喷雾浓度相同即可。
(2)要及时保花保果
气候过于干燥,或雨水过大,或者是高温时间过长,或是植株生长过旺,都容易影响辣椒植株的正常生长,容易出现只开花不坐果以及畸形果增加的情况。建议在开花前喷洒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以促进花芽分化,或者是花期喷洒含有硼钙的叶面肥,可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肥水管理方面,则要注意小水勤浇,肥料少量多次,高氮的肥料应尽量少用,以高钾的硫酸钾型肥料或硝酸钾型肥料为主。像天脊小包装的硝酸钾稀释1000倍后进行喷洒,效果也不错。
(3)要注意预防炭疽病
高温高湿情况下易出现炭疽病侵染,建议提前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如溴菌腈、代森锰锌、异菌脲、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或氟硅唑等药剂中任选1~2种,7~10天预防一次,连续喷洒2次,同时要加强植株的田间管理,提高辣椒对炭疽病的抵抗能力。浇水前后或者是降雨后是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时期,如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则需要重喷。
(4)要预防虫害
露地栽培的辣椒易出现斑潜蝇、白粉虱、蚜虫、蓟马、螨虫、棉铃虫、烟青虫和夜蛾类的为害,可选择吡虫啉或阿维菌素或虫螨腈或多杀菌素或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轮换交替用药,7~10天喷洒一次进行预防。
①施用腐熟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在定植前施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这样可减少因有机肥料未腐熟而施入土壤中造成的虫害、气害或烧根烧苗现象。目前,最好使用工厂化生产的商品有机肥,像市场上常见的天脊沃丰康等优质的有机肥。农民自制的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彻底,不仅防止烧苗,而且也防止将未杀灭的虫卵带入田中,加重虫害的发生。
②定植前浸泡穴盘:为保证椒类在定植后缓苗快,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可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62.5%咯菌腈·精甲霜灵1500倍液,加入46.1%氢**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也可加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5000倍液等进行穴盘浸泡处理,可提高植株抵抗能力,促进植株生长,同时可防治苗期虫害。
③定植时穴施药土或生物菌剂:定植时穴施药土,药剂可选择乙膦铝加DT,或氢**铜加霜脲锰锌,按照药剂∶土=1∶10的比例配制药土,混合均匀**施。如果选择施用预防死棵的生物菌剂,则不用拌药土,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和根系生长,可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④定植后灌根:可选择氢**铜、喹啉铜、硫酸铜钙、琥胶肥酸铜等药剂中的一种,加入霜脲锰锌或甲霜灵或吡唑醚菌酯或恶霜灵锰锌等药剂进行灌根,每棵灌药剂100~200克为宜。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辣椒的坐果率,为辣椒的高产打好基础。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施用方法
1.防治麦类病害
(1)麦类黑穗病。用多菌灵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kg均匀喷洒100千克麦种,再堆闷6小时后播种。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搅匀,浸麦种100千克36~。时,然后捞出播种。药液可连续使用。
(2)麦类赤霉病。如小麦扬花初有连续阴雨天气,每667米2用25%可湿性粉150~200克,对水50~80升喷雾,隔5~7天视天气状况和病情发展,决定喷第二次药与否,用药量同第一次。
2.防洽水稻病害
(1)稻瘟病。每667米z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稀释作常量或低容量喷雾。防治叶瘟,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次。
(2)水稻纹枯病。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各喷药一次。每
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
喷水稻茎部。
(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药。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50~80升喷雾。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
3.防治棉花病害 防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每100千克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采用浸种方法,用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克,对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种子24小时。
4.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在油菜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50~80升喷雾。
5.防治花生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克。也可先将花生种浸泡24小时或将种子用水湿润,再按上述的药量拌种。
6.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3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10次。
7.防治蔬菜病害
(1)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37.5克,对水50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5次。
(2)黄瓜炭疽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杂肥2000千克,配成药土覆盖。
8.果树病害的防治
(1)梨黑星病。在梨树萌芽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第一次药,落花后喷第二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3~4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
(2)桃疮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灵呵湿性H剂2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灭喷一次。
(3)苹果褐斑病。在病害始见后,使用25 cYo多菌灵W湿性粉剂25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
(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葡萄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一次。
9.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法是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25%多菌灵25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隔7~10天喷一次。
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精选品种。选好并整好育苗地块。选择优质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浸种,并适期播种。 2、实行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进行3至5年轮作。 3、精耕细整土地,悉心培育壮苗,在移植时不伤根,精心整理,保证不积水沤根,施足基肥。 4、定植后根据气温变化,适时适量的浇水,防止地上水分蒸发、苗体水分蒸腾,隔绝病毒感染。 5、分别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辣椒壮蒂灵,增强植株营养匹配功能,使果蒂增粗,促椒体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6、定植后,温度控制在20至30摄氏度、地温25摄氏度、湿度不高于百分之九十。使幼苗茁壮成长。 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或浇灌百分之三十六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百分之五十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百分之五十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百分之四十的混杀硫胶悬剂500倍液。
防治辣椒根腐病应做到:高畦栽培、精细整地、施足腐熟粪肥,适时定植无病壮苗,合理灌水,灌水和雨后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部伤口愈合和根系发育。重病地与非茄科或瓜类蔬菜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在发病初期可喷淋或浇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或灌1次,连续灌2~3次。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