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用三唑类产品最好,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间隔5天连续喷施一次。
如果白粉病严重建议你使用20%三唑酮乳油(江苏厂家)100毫升的喷施一亩地。
草莓苗每年都需要繁育新苗,很多朋友问有关草莓育苗的方法,最近几天用空开始整理起来草莓育苗的有关操作流程。
1.园地准备
草莓育苗的土壤类型最好是沙壤土,沙壤土土质疏松,不容易积水,子苗容易在苗床上生根。育苗地块最好是水稻地。育苗的地块最好是山地,因为山地太阳下山早,而且不容易积水,有利于控制草莓的炭疽病。
育苗的苗床宽带最好为1.3米到1.6米
苗床宽带直接影响到草莓母株定值的间距,为了方便管理草莓都是做成单行靠边种植的,亩定值种苗株数一般红颜为800株到1000株,章姬为700株到800株;江浙地区一般草莓是9月10号左右定值,如果要提早到9月初种植,那么相应的种苗数量应该要提高。通常红颜苗床宽度为1.3米时,种苗间距为45左右。
沟的深度为25cm到35cm。(沟的深度为深一些好,夏天雨水多,容易造成沟被冲刷上淤泥,到8月份左右,一般浅的沟就和苗床相差10cm左右,这样病菌容易随着雨水四处传播)
母株定值前苗床准备
草莓育苗苗床应该在3月上旬做好,苗床做好后需要喷施一次百草枯,一般的喷雾器为16L,百草枯剂量为50毫升。
第二次喷施百草枯是在草莓定值的前10天左右,剂量也是一般的喷雾器为16L,百草枯剂量为50毫升。
第三次喷施百草枯是在草莓定值前的前一天,这次的药量是百草枯50毫升,丁草胺40毫升,同样是16L的喷雾器。
关于育苗地块的施肥问题
我不主张育苗地块使用底肥,因为前作是水稻地残留有大量的氮肥,育苗地块肥力太高,苗前期太旺,而且容易徒长,也不利于对病害的控制,因此我不主张育苗使用底肥,但育苗后期母株需要肥料,可以在后期母株附近用复合肥和叶面肥跟上。
.定值时间:草莓于4月3号定值
2.第一次打药:4月10号,一亩地平均2桶水,定值后5天到7天第一次打药,成分是苯醚甲环唑(预防炭疽病)、甲基托布津(光谱性预防真菌病害)、多菌灵(光谱性杀菌剂)、杀蚜虫的药水。
3.第二次打药:4月16号:1.8%阿维菌素(预防叶螨)、尼索朗(杀叶螨卵)、大生代森锰锌(光谱性杀菌药)、咪酰胺(预防炭疽病)、叶面肥
4.第三次打药:4月25日 多菌灵(光谱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光谱性杀菌剂)、
5.第四次打药:5月3号 咪酰胺(预防炭疽病)、多菌灵(光谱性杀菌剂)、磷酸二氢钾、井冈霉素
韭菜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1、灰霉病灰霉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或灰褐色斑点,后扩大成棱形或椭圆形病斑,互相愈合后成大片枯死斑使叶片枯死。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霉状物。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传播。韭菜灰霉病全年危害。防治灰霉病采取的主要方法有:(1)用78%科博600倍液效果好;(2)增施有机肥,适当收割,雨后要及时排水,减少田间湿度;(3)及时去除老叶、病苗。疫病韭菜疫病危害根茎叶,尤以假茎鳞茎受害最重。叶处受害字发为暗初色水渍状病斑,后叶片变黄软腐,茎、根部受害呈褐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稀疏白色霉状物。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温室韭菜可常年发生),为高温高湿性危害,适温25-32℃,危害高峰期8月份左右。防治灰霉病采取的主要方法:在病害发病初期,阴天的时间,可喷施50%灰核威1000倍液或40%菌核净2000倍液防治,在每茬韭菜收割以后都要均匀的喷洒药物。在选择药剂的时候应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并要轮换交替施用。扩展资料:韭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虽然都很高,但是,也不能食用过多的韭菜,食用过多会导致副作用,因此,食用韭菜要注意量的问题。韭菜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一次吃太多往往引起腹泻,最好控制在一顿100克至200克,不能超过400克。不喜欢吃辣味的人不宜吃,易引起过敏的人也不宜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韭菜人民网—韭菜功效多 女性适量吃有7大妙用
一、杀菌剂种类
1、按来源分,除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源杀菌剂外,主要的品种都是化学合成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2、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杀菌剂生产厂家曼哈顿生物科技主要生产和销售杀菌剂,进口杀菌剂,高端杀菌剂,专用杀菌剂,杀菌剂厂家最好的杀菌剂价格,杀菌剂种类服务三农。
二、杀菌剂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铜、**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如井岗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以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根据杀菌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无机杀菌剂和有机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溴、二**氯、臭氧和次氯酸钠等属于无机杀菌剂;氯酚类、季铵盐类、氯胺类和大蒜素等则属于有机杀菌剂。
按药剂杀生的机制来分,一般可分为**型和非**型杀菌剂两类。例如,氯、次氯酸钠、溴、臭氧和氯胺等为**型杀菌剂;季铵盐、二硫氰基甲烷等属于非**型杀菌剂。
大家都明白了吗
都是三痤类药物 ,防治对象都基本相同 但是同一种植物对这三种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浓度高了容易产生药害,抑制植物生长。
——所以可以混用,但如果混用的话,要注意浓度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