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蔓枯病,瓜类蔓枯病,如有裂口流胶的必须用咪鲜胺锰盐或者溴菌腈加一点水调成浆糊状涂抹病部,或者络氨铜原液涂抹病部。同时可以用三唑类如丙环唑或者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等,或者溴菌腈或者咪鲜胺锰盐叶面喷雾。络氨铜等等铜制剂灌根预防也有效果。
不是病害,这个是斑潜蝇的危害哈,可以用3%阿维菌素15克+70%灭蝇胺8克一桶水喷雾,同时成蝇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添加10%联苯菊酯10克,消除成蝇
但是最后一图有些水锈旱的病斑,这个怀疑是细菌性的病害
(1)发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子叶发病,初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浅黄褐色、半透明斑点,以后病斑扩大。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浸状小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背面可溢出黄白色“菌脓”,后期病叶干枯,呈黄褐色,病斑处易开裂脱落。茎蔓受害,病斑为褐色,病斑扩展围茎一周后,可引起病斑以上茎蔓枯死。果实发病,果皮上出现绿色水渍状斑点,以后发展为不规则形**隆起的木栓化病斑,病斑周围水渍状,病斑可发生龟裂,向果内扩展引起烂瓜,并引起种子带菌。
(2)防治方法 ①选无病种子留种,种子消毒。55℃温水浸种2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或用0.3%拌种双、敌可松拌种。②与非瓜类作物轮作。③加强田间管理,保护地栽培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温湿度。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25%瑞毒霉可湿粉600~8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链霉素40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等。
上格的嘧菌酯效果非常好
西瓜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细菌性叶斑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茎、卷须及果实上。苗期染病子叶和真叶沿叶缘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坏死干枯,最后瓜苗呈褐色坏死。叶片染病初生针尖大小水渍状半透明小点,以后扩大成具黄色晕圈浅黄色斑,最后**变褐色或呈灰白色破裂穿孔,湿度大时病部叶片背面产生乳白色细菌溢脓。茎和果实染病,初呈水渍状病斑,逐渐变成近圆形、红褐至褐色坏死斑,边缘黄绿色油渍状,湿度大时溢出乳白色菌脓,干燥时变为灰色,且常形成溃疡或龟裂。
以下是叶斑病的几种分类,希望你详细看过后,对症下药。目前我国各地香蕉严重的叶斑病主要是黄叶斑病,其次是灰纹病,煤纹病和缘枯病。此外还有叶瘟病,以及长喙壳菌、小球腔菌等引起的叶斑病。****黄叶斑病黄叶斑病也称褐缘灰斑病,是目前国内外较常见的香蕉叶斑病。(1)症状初期病斑短杆状,暗褐色,后扩展成长椭圆形病斑,大小为10~40毫米X 3~6毫米,大多单独存在,近叶缘表面病斑数量比近中脉处多。当大量病斑出现后,叶片迅速早衰,局部或全部枯死,病斑转为灰白色,雨季或秋季露水多时病斑正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状物。(3)防治方法①冬春季清除蕉园病枯叶,集中烧毁,减少次年病源。生长季节也应酌情割除病叶。②合理密植,兼顾蕉园的通风性和荫蔽性,最好利用宽窄行或双株丛植合理密植。③药物防治。叶片发病时,应对病叶和新叶进行保护性喷药防治。目前最特效的药是三唑类杀菌剂如敌力脱,必扑尔,烯唑醇,三唑醇。“护树将军”+25%的敌力脱(瑞士产)1500倍液,防效达85%。其次,用50%多菌灵(国产)加80%代森锰锌(2:1)800倍液,50%速克灵(日本产)1500倍液,每月1次,防效也达70%。由于香蕉叶片含蜡质多,多数国产药需加0.1%的展着剂增强药效。为了防止该菌产生抗药性,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使用。喷药应重点保护抽蕾后的青叶,苗期未发病或发病轻,可用一般药剂,抽蕾后发病重的,应采用价高特效的敌力脱。病情严重时,可在农药原液中加入等量的新高脂膜乳剂,施肥喷药1小时后不怕天下雨冲刷,不怕太阳暴晒蒸发,大大提高农药化肥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增效300%达以上。并增加喷药次数(每月2~3次)。非全园性发病时可进行局部喷药防治。****灰纹病(1)症状叶面椭圆形病斑或叶缘枯。初期病斑褐色,后扩大为**浅褐色,具轮纹,周围深褐色病斑。病斑背面灰褐色,边缘模糊。病菌沿叶缘气孔侵入,初期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新月形或长椭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于叶中脉的褐色。波浪坏死带,雨季病健部交界出现浅的褪绿带,宽5~20毫米,晚秋以后坏死带褐色转为灰白色,质脆,其上长有小黑点。一般中下层叶发病多。(3)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果园卫生,适当割除发病重的老叶,喷施护树将军乳液,消毒杀菌,防止病菌向新叶蔓延;注意高温干旱天气蕉园覆盖淋水降地温。②化学防治。发病时可喷灭病威、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参照黄叶斑病的防治),注意药液多喷于叶缘处。****煤纹病(1)症状媒纹病常见于中下层叶片。病斑褐色,短椭圆形,有明显轮纹,多发生于叶缘,大小为(6~15)厘米X(4~8)厘米,病健部交界明显,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许多黑色霉状物。大蕉常见典型病斑。(3)防治方法防治同灰纹病。****缘枯病(1)症状缘枯病初期病斑出现在新叶上,水渍状,暗绿色或黄化病斑,后逐渐沿叶缘向中脉方向扩展为波浪纹或锯齿状的坏死带,病健部交界处呈浅。病叶老熟后病斑停止扩展,界线分明,病斑呈灰白色或浅褐色,与灰纹病引起的叶缘枯颇相似。(3)防治方法减少大气污染最为重要。园地选择时,要选择远离砖厂、水泥厂等及其上风方向的地方。大气污染严重的蕉园,要加强肥水管理,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和生命力。抽蕾后经常喷叶面宝、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等,并喷施药剂注意其他真菌性叶斑病的防治,如新高脂膜、敌力脱等,提高叶片的活力和寿命,以弥补减少的叶面积。****叶瘟病(1)症状叶瘟病仅见于薄膜大棚内假植的试管苗,初期病斑起于叶面,为锈红色小点,随后扩展为**浅褐色、边缘锈红色的眼斑,略呈棱形,轮纹极明显,潮湿时病斑产生灰霉状物。(3)防治方法选择透水性较好的地方建棚,棚膜不漏水,畦沟用河沙填满不积水,采用合适的营养土育苗。定期喷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防病,尤其是早春多雨时期。发病时少淋水,喷20%三环唑1000~1500倍液,其他杀菌剂如护树将军10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灭病威600倍液,代森猛锌800倍液,也有一定防效。天气一晴,白天即打开大棚裙膜通气,降低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