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拌磷是可以用于花卉拌±使用的,营养还是非常好。
管用! 一般治棉铃虫的药都可以。放心用吧 ,不过时间好像晚点了。
不能使用在小果树苗上。
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199号令已经禁止了甲拌磷在果树、蔬菜、茶叶、中药材上使用。甲拌磷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是2-14天,完全降解没有资料有说明。如果是果树的话,建议使用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二嗪磷等中低毒农药。
扩展资料: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拌磷
玉米长到中后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穗腐病、青枯病和钻心虫、蚜虫等病虫害危害。中后期玉米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在于及时准确地把握防治时机,科学用药。坚持“预防为主,治早治小,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高中后期病虫防治效果。
1、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
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兑水50―60公斤,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
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这种办法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能
防治纹枯病,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
2、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
药剂防治措施: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3、青枯病
青枯病又叫茎腐病或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常发生在暴风雨过后。
药剂防治措施:在发病严重地块,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
4、蚜虫
玉米蚜虫在玉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蚜虫边吸食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密露,覆盖叶面上的密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玉米蚜虫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喷药防治比较困难。
当每10株玉米平均蚜量500头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8000倍液,或
70%艾美乐水分散剂20000―25000倍液,0.36%绿植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
5、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6月中下旬进入上苗盛期,7、8月份为为害盛期,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
药剂防治措施:可选用0.2%阿维虫清乳油2500倍液、15%扫螨净3000倍液、20%扫利乳油2000倍液、1.8%集琦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
等药剂喷雾中下部叶片;同时还可采取每亩用1―1.5公斤甲拌磷颗粒剂或甲拌磷乳油拌适量细砂隔行均匀撒于玉米行间。
你好,如果撒过甲丙磷蔬菜只要长出来了就能吃,因为那是防虫药,对蔬菜没有影响!
1、花生病害。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1)茎腐病。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2%进行药剂拌种;当病墩率达到5%时,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喷淋茎部。 (2)根腐病。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2%拌种,发病初期病株率达到5%时用多菌灵8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时,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4)花生锈病。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0%粉锈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2、花生虫害。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 (1)蚜虫。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当每墩达到10头时,用40%**乐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蛴螬。地老虎和蛴螬是**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因**害虫常在**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迎茬。 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种子包衣: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地防止鼠害。 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甲拌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施用。 防治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甸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5~45公斤加细土250~300公斤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甲拌磷为高毒、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虫、杀螨剂,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甲拌磷进人植物体后,受植物代谢的影响而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物,在植物体内能保持较长的时 间(1 ~2个月,甚至更长),因此药效期长,要特别注意残留毒性。
不能使用在小果树苗上。
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的199号令已经禁止了甲拌磷在果树、蔬菜、茶叶、中药材上使用。甲拌磷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是2-14天,完全降解没有资料有说明。如果是果树的话,建议使用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二嗪磷等中低毒农药。
扩展资料: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拌磷
甲拌磷喷施在植物上,浓度不超标,对植物生长没有影响,能杀死植物上面的多种虫子,使植物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