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办法:
1、是用100倍敌敌畏药液灌虫眼,或用磷化铝制成毒签塞入倒数第一或第二排粪孔内,并用湿泥将全部粪孔堵死。
2、每一公斤水加入:柔水通3-5毫升+斯德考普一袋(2.5克)+金力士3-5毫升+敌敌畏20毫升(果树落叶后至发芽前用敌敌畏,发芽后用安民乐50倍)+白糖一小勺。将兑好的药水灌入虫眼就可以了。
1、抹涂白剂

树长虫后,可以向树干涂抹涂白剂。因为树上出现的害虫,多半是由树皮缝隙中的虫卵孵化来的,所以在出现害虫后,向树干上涂抹涂白剂,就可以避免害虫继续在树干上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消灭虫害的目的。
2、浇灌白酒
树长虫后,也可以向其浇灌白酒。首先需要准备一杯白酒, 并将其与两杯清水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浇灌在栽种土壤中,就可以将土壤中的害虫全部消灭,树根吸收含有白酒的水分,也可以提高抗虫害性。
3、使用食醋
树长虫后,还可以对植株使用食醋。也就是直接使用棉签或者棉球,蘸取食醋后,将其涂抹在树干上害虫活动的区域,就可以将害虫消灭。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于高度在两米以内的树,对于生长高大的树木无法采取这种方法去除害虫。
4、喷洒药剂
树长虫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树干上喷洒药剂。首先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专用的**乐果杀虫剂,然后将其按照包装上的比例稀释后,喷洒在树干上害虫活动的部位,每隔一周喷洒一次,连续三次后就可以消灭害虫。
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方法有四种,即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
一:硬核前幼果染病
果面上发生褐绿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扩大凹陷,并产生粉红色粘质的孢子团,幼果上的病斑顺果面增大并达到果梗,其后深入果枝,使新梢上的叶片纵几向上卷,这是本病特征之一。被害果大多在5月间脱落。果实近成熟期发病,果面症状与前相同,还具有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缩,最后果实软腐脱落。早春桃树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有利发病;果实成熟期则温暖、多云多雾、高湿环境发病重。
处理与防治方法:
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地段建桃园。
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改善树体风光条件,摘除病果,冬剪病枝,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倍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源,开花前、落花后、幼果期每隔10-15天,喷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
二:桃蚜
以卵在桃树上越冬,也可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波菜或随十字花科蔬菜在菜窖内越冬。以卵在桃树上越冬的,翌年早春桃芽萌发至开花期,卵开始孵化,群集在嫩芽上吸食汁液。3月下至4月间,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为害。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被害叶片从叶缘向叶背纵卷,组织变肥厚,褪绿,并排泄黏液污染枝叶,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老树皮,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
保护好蚜虫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尽量少喷或不喷广谱性杀虫药剂。
处理与化学防治:早春在桃芽萌动,越冬卵孵化盛期是防治桃蚜的关键时期,此时用菊酯类农药或硝亚基杂环类杀虫剂——吡虫啉(3000倍)、3%啶虫脒2500-3000倍喷一次“干枝”,可基本控制危害。危害期,应在虫口数量没有大发生之前喷药,可用10%吡虫啉3000-4000倍,48%乐斯本乳油2000倍,山地缺水桃园可采用甲胺磷涂干,此法省工、省水,不伤天敌,在芽萌动期和危害期均可使用。首先将树干老粗皮轻轻刮去(勿伤树皮),再将吸水卫生纸折叠4-6层,使长宽分别等于周长和干径,然后把折叠好的卫生纸饱蘸50%甲胺磷乳油2-4倍液。用塑料薄膜包扎到树干上。因药剂浓度高,操作过程中应带橡皮手套,工作完后用肥皂洗手,以防中毒。桃粉蚜、桃瘤蚜的防治参照桃蚜防治
三:桃蛀螟
桃蛀螟以幼虫蛀食危害桃果,黄河流域每年发生3-4代。越冬幼虫在4月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5月下旬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7月上、8月上中、9月上中,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代成虫盛发期,第一、二代主要危害桃果,以后各代转移到石榴、向日葵等作物上危害,最后一代幼虫于9、10月间,在果树翘皮下、堆果场及农作物的残株中越冬。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对花蜜及糖醋液也有趋性。
处理与防治方法:
清除越冬场所,冬季清除玉米、高粱、向日葵的残株,刮除老树皮,清灭越冬茧。生长季节,摘除虫果,拾净落果,消灭果肉幼虫。
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喷酒农药。在第一、二代卵高峰期树上喷布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90%敌百虫1000倍,每个产卵高峰期喷2次,间隔期7-10天。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
四:茶翅蝽
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果、嫩叶、嫩梢的汁液,果实被害后,呈凸凹不平的畸形果,受害处果肉变空,木栓化。桃果被害后,被刺处流胶,果肉下陷,成僵斑硬化,幼果被害常脱落,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村舍屋檐下将缝及石缝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蛰活动,飞到桃园为害。6月份产卵于叶背面,卵期10天左右,7月下旬开始孵化,群集于卵块附近危害,而后渐分散,7、8月向成虫开始羽化,为害至9月份,寻适当场所越冬。
处理与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果园及附近的残叶枯草,集中烧毁。房屋密封后用敌敌畏薰蒸杀成虫。
危害严重的果园,可进行套袋。成虫出蛰后(5月上旬)和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喷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或万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敌百虫1000倍,敌敌畏1000倍,乐斯本1500-2000倍。
驻干,吃叶
发现果树发生要害,应立即喷水冲洗受害植株,以稀释和洗掉沾附于叶面和枝干上的农药,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此项措施越及时效果越好。
果树休眠后期,越冬害虫大量出蛰时,由于其抗性最弱,更重要的是此时害虫天敌尚未出蛰,防治时机最佳,尤其是果树发芽之前。
果园生草,行间生草虽然可有效调节土壤肥力、水分供应外,还由于其发芽早、生长期长,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繁衍和活动,促使天敌数量明显偏多,可有效地维护果园虫群生态平衡。
在防治害虫时,天敌可躲避于草中避免被杀。果园行间生草,一般以豆科牧草为主,如紫花苜蓿,白三叶草、鱼麦草等。
扩展资料
果树种植的注意事项
1、果树遭受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衰弱,须及时追肥(氮、磷、钾等化肥或稀薄人粪尿),以促进受害果树尽快恢复长势。
2、如药害为酸性农药造成,可撒施一些草木灰、生石灰等,药害发生严重的可用1%的漂白粉液进行叶面喷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