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马害虫是由于天气干燥而生的一种害虫,多发于5,6月份,可用强棒,氧化乐果等农药进行防治。
阿维菌素为农用兽用杀虫、杀螨剂,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致死作用较慢。但在植物表面残留较少。作用方式及特点 触杀,胃毒 ,渗透力强。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其作 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 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 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 对根节线虫作用明显。
目前用来防治地下害虫的主要是辛硫磷和毒死蜱。针对不同的地下害虫,也会有一些不一样,这就要根据具体种类来定了。
灭多威是限用农药。
灭多威禁止在茶树,果树,蔬菜等作物上使用。不能用在葡萄上。现登记主要用于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林木上的害虫防治。利用趋黄习性,用黄色诱虫板诱杀。瓜菜采收后及时耕地灭蛹。药剂防治。常用药剂:瓜苗生长到4~5片真叶时,视虫 情及时施药。防治越冬成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功夫乳油乳油防治成虫。
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有熏蒸、胃毒和触杀作用,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例如:用80%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可以防治白术长管蚜、泽泻溢管蚜、桃大尾蚜、红花须蚜、菊花蚜虫、三七短须螨、桔全爪螨、姜弄蝶、党参棱蝗、短额负蝗、豆秆蝇、柑橘潜叶蛾、棉铃虫、白术术籽虫、刺蛾、斜纹夜蛾、金花虫等害虫。80%乳油2000倍液浇根,可以杀死种蝇。
农药对害虫的毒杀作用方式有触杀作用、胃毒作用、内吸作用、熏蒸作用和拒食、驱避作用。
在防治害虫时,选择农药作用方式与害虫的口器和取食方式对应起来,既可根据植物被害状来辨别害虫种类,又可为选用农药提供参考依据。
为害农作物的多为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可用胃毒杀虫剂防治,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可用内吸杀虫剂来防治。此外,了解害虫的为害方式,对于正确选择用药时机也有密切关系。例如,某些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能造成卷叶,因此,用药就必须在害虫尚未造成卷叶之前。
允许使用的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允许使用中等毒性以下的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如植物源农药中的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植浏辣锌(稻 脚青)、甲基胂酸钙(稻宁)、甲基砷酸铵(田胺)、福美甲物油乳剂,大蒜素、印楝素、苯楝、川楝素、芝麻素等;动物源农药中的性信息素、活体天体动物;微生物源农药中的农抗生素井岗霉素、多氧霉素等,以及微生物源农药中的活体微生物,如蜡蚧轮枝菌、苏云金杆拮抗菌、昆虫病原线虫、微孢子、核多角体病菌毒等。
可以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
不同剂型,使用方法不一样,您可以按照产品说明使用更安全。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型杀虫剂品种。
一、人工防治:根据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吐丝结茧、群集习性,及时摘除虫苞,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喷雾防治:对2~3龄幼虫,可以喷25%灭幼脲ⅲ号1000~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阿维菌素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6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等进行防治。 三、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