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卷叶大致有四种情况:
1、干旱时特别是中午卷叶,看一看地面是否干燥,但一般情况下不要浇水,特别是半米高以内,实在是无雨干旱已有5天了,可浇水。卷叶是玉米防止接受更多阳光的自我保护现象。
2、有些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略显卷叶,如蠡玉品种。很正常。
3、如果在1米高以后,肥料特足,生长旺盛幽黑,也略卷叶,这是很正常的。卷叶是叶子背光面生长素过多,生长总是超前的原因。
4、可能是玉米蓟马危害后引起的症状,该虫多在玉米心叶内或幼嫩部位活动为害,另外玉米蓟马以锉吸式口器穿刺、锉伤植物叶片,在叶片上呈现银灰色斑点,重者可造成玉米心叶成捻状展不开,或扭曲,使心叶难以长出,或生长点被破坏,分蘖丛生,形成多头玉米,甚至毁种重种。
防治方法:
(1)苗期加强水肥管理。干旱时适时浇水施肥,可减轻受害。
(2)虫口密度大或有可能大面积发生的田块及时喷施1.8%阿维菌素,5%高效大功臣(吡虫啉)2000倍液。
玉米顶腐病,分真菌和细菌两种, (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 苗期病株生长缓慢、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枯萎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茎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 剪叶促穗,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用手扒开或者用剪刀去头。细菌性的可以用链霉素或者叶枯唑喷施。真菌性的可以用多菌灵或者甲基硫菌灵喷施,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这是玉米蓟马吸食玉米芯叶的结果。蓟马体长0.9-1.3毫米,不易观察的到,其生活习性不利于防治,可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剂尽早防治(参见防治飞灰虱),一般用阿维盐+高含量吡虫啉喷施即可,注意要下午5点后施药,望采纳
很多原因都能造成这种现象比如病害、品种、土壤、气候、肥料等,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有两种:1、过量使用某种除草剂造成玉米生长抑制;2、玉米得了某种病害(比如玉米粗缩病等)。建议你拿着玉米苗到当地农业技术部门进行咨询,最好能够请他们到现场考察一下,综合分析一下查找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
玉米卷叶大致有三种情况,1,干旱时特别是中午卷叶,你看一看地面是否干燥,但一般情况下不要浇水,特别是半米高以内,实在是无雨干旱已有5天了,可浇水。卷叶是玉米防止接受更多阳光的自我保护现象。
2,有些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略显卷叶,如蠡玉品种。很正常。
3,如果在1米高以后,肥料特足,生长旺盛幽黑,也略卷叶,这是很正常的。卷叶是叶子背光面生长素过多,生长总是超前的原因。
今年东北玉米大面积出现卷叶,主要是2.4-滴丁酯(或异辛酯)、2甲4氯等激素类除草剂造成的药害。
这类除草剂玉米受害后症状为叶片卷曲,形成筒状叶,俗称牛尾巴苗,很长时间不打开,茎脆而易折,叶色浓绿,严重时叶变黄,干枯,无雌穗;严重抑制根的生长,根肿大,须根少或无须根;病害加重;雄穗很难抽出,不结棒,或有棒不受粉不结粒,造成严重减产和绝产。
2.4-滴丁酯(或异辛酯)、2甲4氯等激素类除草剂老书介绍在玉米苗后4~6叶期使用,是指农家品种。造成药害原因如下:
1、施药时期问题,施药期早于4叶期或晚于6叶期均敏感,有药害。
2、过量用药,72%2.4-滴丁酯(或异辛酯)用药量应在40~50毫升/亩。今年由于干旱,二次施药比较普遍;高温干旱条件下施药,或喷水量过大,药效不好就增加药量,有的超过推荐用量的2~5倍。
3、玉米品种敏感,玉米对这类除草剂的抗药性是单交种、黏玉米、爆裂玉米抗药性不如单交种,单交种不如双交种和农家种。玉米制种田的单交种敏感,黏玉米、爆裂玉米敏感不推荐使用。随着生产大发展,为追求高产,单交种取代了农家品种、双交种,生产上用的单交种如某个自交系敏感,它就敏感,不在用药量多少,均有药害,玉米新品种上市之前应做对2.4-滴丁酯(或异辛酯)、2甲4氯等敏感性鉴定,鉴定不敏感再使用这类药剂。生产上玉米品种更换频繁,敏感性鉴定无法进行,因此不推荐这类除草剂用于玉米苗后除草,仅用低量用与玉米苗前除草。
4、玉米苗前使用2.4-D丁酯(或异辛酯)主要防治已经出土或拱土期的阔叶杂草,用药量应和苗后相同。药量过高易造成药害,因为此时温度低,苗小,苗弱,抵抗能力差,药害症状甚至于重于苗后。特别是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低,低温或遇降雨,受害更重;与乙草胺、嗪草酮、扑草净等加重会药害,在土壤有机质2%以下的沙质土、壤质土可造成死苗,也出现卷叶药害。苗后再使用2.4-D丁酯(或异辛酯)会加重药害。
5、前茬使用过长残留除草剂如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甲磺隆、氟磺胺草醚、氯磺隆异恶草松等再用2.4-D丁酯(或异辛酯),2甲4氯会增加药害。
6、玉米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含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会(如复硝酚钠、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芸薹素等),再用2.4-D丁酯(或异辛酯),2甲4氯会增加药害。
7、低温障碍。
玉米如果播种过早或播后到出苗后长时间低温高湿,会出现低温障碍,再用2.4-D丁酯(或异辛酯),2甲4氯会增加药害。
解决方法:当物之急是选用功能性的植物营养剂缓解药害,如益微、碧护、禾生素(禾甲安)等混用;千万不要选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不推荐含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