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
乙酸铜经常用作分析试剂、农药助剂,且其有毒呈碱性,不建议与冲施肥一起使用,因为冲施肥多为酸性,会发生中和反应,使冲施肥失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以下是个人意见:
乙酸铜是弱酸性杀菌剂,如果和肥料混用的话应该避免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盐酸吗啉胍是用于医疗上防治病毒引起的疾病,也广泛应用于农业,如蔬菜、瓜果类作物及烟草等作物病毒病的防治。那么盐酸吗啉胍可以跟哪些农药复配?盐酸吗啉胍该如何使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盐酸吗啉胍农药复配和使用方法,一起看看吧!
1、盐酸吗啉胍+丙硫唑
可将16%盐酸吗啉胍、2%丙硫混合使用,丙硫多菌灵为低毒、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能有效阻止病原菌三磷酸腺苷合成,具有保护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盐酸吗啉胍具有内吸作用,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二者混配,可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
防治烟草病毒病制剂用药量63-75克/亩,施用方式喷雾,于烟草病毒病发病初期,兑水均匀喷雾。需注意对赤眼蜂有毒,天敌放飞区禁用;对鱼在等水生生物有毒,不得污染各类水域。
2、盐酸吗啉胍+烯腺嘌呤+羟烯腺嘌呤
使用0.002%烯腺嘌呤、0.002%羟烯腺嘌呤、39.996%盐酸吗啉胍混配制剂,稀释后的药液喷施到植物叶面后,药剂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并且能够**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有机体迅速增长,促使作物早熟丰产,提高植物抗病抗衰抗寒能力。
防治番茄病毒病制剂用药量100-150克/亩,水稻黑条矮缩病制剂用药量125-150克/亩,施用方式喷雾。在发病初期使用,间隔7-10天施药一次,连续使用2-3次。在番茄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天,在水稻上21天。使用时浓度不低于300倍,否则易产生药害。
3、10% 盐酸吗啉胍+10%琥胶肥酸铜
这种混配制剂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抗病毒作用。防治番茄病毒病在发病初期,每亩使用制剂 150-250克,对水45-75公斤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全部生长期施用2-3次或病情而定,安全间隔期为5天。
4、16%盐酸吗啉胍+4%乙酸铜
稀释后的药液喷施到植物叶面后,药剂也是通过水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的作用。防治番茄病毒病,制剂用药量167-250克/亩,兑水喷雾。应于病毒病发生初期施药,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不要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滥用或紧接使用。
硝态氮肥即硝酸盐,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硝酸盐诱导硝酸还原酶的合成,为实验提供足量的酶。晴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足够的NADH和碳水化合物(能量)提供反应。
硝酸还原酶位于细胞质内或细胞膜外,在硝酸盐还原途径中是限速因子,通过 NADH和 NADPH 其中之一或两者(双功能)提供两个电子催化反应,使硝酸盐转换成**酸盐。
扩展资料
研究植物硝酸还原酶和**酸还原酶活性的意义
植物通过硝酸盐同化途径以硝酸盐和氨的形式吸收氮元素。硝酸盐的同化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其中两个先后参加反应的酶——硝酸还原酶(NR))和**酸还原酶(NiR)对初级氮的同化起主要调控。
在高等植物中,NR和NiR基因的转录及转录后加工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翻译后调控是消除**酸盐积累的重要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容易地通过突变体和转基因方式来研究NR和NiR基因的调控。
吗胍·乙酸铜是盐酸吗啉胍与乙酸铜复配的混剂,也算是铜素杀菌剂(简称:铜制剂)中的一种。
吗胍·乙酸铜是一种植物病害治疗制,能抑制作物体内病毒RNA的复制,使病毒粒体的蛋白质外壳变性,对病毒起钝化作用,防止病毒再侵染。本品喷施到作物叶面,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抑制破坏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并能激活植物细胞活性,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及组织修复力,从而有效地防治病毒病的发生发展,对番茄病毒病具有较好 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反应。
这个反应可以看做是浓硫酸与铜的反应,生成了SO₂气体。
因为硫酸铜溶液呈酸性,那么当加热蒸发到一定程度,就会有等效于浓硫酸的体系产生,然后**了铜单质,最后生成了**铜固体~反应方程式可以写为:CuSO₄+Cu====2CuO+SO₂。
开始加热反应时的现象与前者相同。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试管和长导气管内壁有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凝聚;露置于试管液面上方的光亮铜丝逐渐变黑;试管里的硫酸全部反应完后,试管内的物质变为灰黑色的固体。
取出试管中原露置于液面上变黑的铜丝,将其分别置于盛有一定量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震荡,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溶。
设计对比实验,将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后,再分别置于盛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时,振荡,发现置于稀硫酸中的铜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溶解,光亮的铜露出;浓硫酸中的铜表面的黑色物质有部分溶解,据此推测:该黑色物质应含铜的硫化物。
扩展资料
当浓硫酸过量时。依据实验进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反应,反应开始时无现象;加热后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铜丝(或铜片)表面变黑,产生无色气体,细小的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或铜片)表面进入浓硫酸,形成黑色的悬浊液。
继续加热至沸腾,颗粒状物质由黑色转变成灰白色,同时试管里还产生了大量的白色烟雾;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处冷凝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后,淡黄色固体物质最终消失。导出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品红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
待铜全部反应后,停止加热,静置后,试管内的烟雾随之慢慢消失,试管中的液体呈浅蓝色,管底沉积的固体物质呈灰白色。继续冷却试管,溶液颜色慢慢变浅,至室温时几乎无色;将此无色溶液注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所得溶液变为浅蓝色。
再向残留有灰白色固的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时,所得溶液呈蓝色,试管底部未溶固体的上层部分呈蓝色,下层仍为灰白色(久置时可变蓝)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铜
吗胍乙酸铜属于铜制剂.铜制剂一般很难与其他农药相配,不可以与标有“不可与碱性农药和铜汞制剂农药混配”的农药混配.它一般与酸性农药或叶面肥混用.
并不能治疗某些病种。建议最好咨询医生。
醋酸铜,一水物为蓝绿色粉末性结晶,240℃时脱去结晶水,可溶于乙醇,微溶于乙醚和甘油。用作分析试剂、色谱分析试剂,还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油漆快干剂、农药助剂、瓷釉颜料原料等。
物质毒性
无毒至轻度毒性,一数据为LD50(口服,啮齿-鼠)为710 mg/kg,另一数据为LDLo(口服,啮齿-鼠)为1600 mg/kg
混用农药要试验才知道。标有“不可与碱性农药和铜汞制剂农药混配”的农药,是与吗胍乙酸铜绝对不能混用的.混用最简单的可配原则,混好的药液不变色,不反应,不沉淀。
有机铜农药有噻菌铜、松脂酸铜、喹啉铜、胺磺酸铜等。
铜制剂农药一般不能和其他农药混用,铜制剂通常是碱性,大多数农药是酸性。
注意:部分作物或关键时期不适宜用铜制剂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