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岗位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公司、油库HSE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2、严格遵守自己的HSE承诺,上级的HSE标准、制度及本岗位HSE作业指导书,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作业负直接责任。3、积极参加各种HSE活动,自觉接受HSE教育培训,增强自身HSE意识和防护能力。4、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并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 5、有权拒绝不具备HSE条件的作业任务,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应劝阻和制止。 6、认真识别、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7、发生事故时,按应急预案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的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
一、正面回答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1、为了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2、农药经营许可的申请、审查、核发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农药的,应当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4、农业部负责监督指导全国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工作;5、农药经营许可实行一企一证管理,一个农药经营者只核发一个农药经营许可证;6、县级以上地方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经营许可信息化管理,及时将农药经营许可、监督管理等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二、分析经营农药的单位,必须持有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配备熟悉农药商品基本知识的业务人员。任何个人均不得经营农药。经营农药的单位在销售供本市使用的农药时,其品种和数量均应分级纳入农药供应计划。如需要扩大经营品种及经营数量的,应向市农业局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扩大经营范围。三、如何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1、申请:线上在政务服务网申请,线下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窗口申请;2、受理:县政务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窗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3、审查:县农业农村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勘察,签署审核意见,上报农业农村局审批;4、决定: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审批通过,填写审批意见,签发许可证;5、办结:邮寄送达申请人的许可证或到窗口领取。
HSE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载体和依据,根据地位不同可分为三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如图9-3所示。HSE管理体系文件之间的关系如下:(1)管理手册:它是阐述企业HSE方针和描述其HSE管理体系整体信息的文件,是体系的主要文件,也是企业体系运行中应长期遵守的纲领性文件。管理手册对内是实施HSE管理的基本法规、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外是向相关方表明其HSE管理准则和管理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的证明,同时也为审核HSE管理体系提供文件根据。图9-3 HSE管理体系的文件体系(2)程序文件:它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上接管理手册,是管理手册规定的具体展开;下接作业文件,为有效控制危害因素创造条件。程序文件规定了企业内部HSE活动的目的、职责和权限、工作流程和活动结果,每个程序文件可包含一个要素,或要素中的一部分,或各要素要求的一组活动,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程序文件是企业内部进行HSE活动的依据,具有法规性,各部门、岗位必须严格执行。通过对程序文件的审核,可以证明企业的HSE管理与体系标准的符合程度。(3)作业文件:它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描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做法,是详细的工作文件,包括管理性作业文件(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文件、项目HSE计划书等。作业文件主要供基层单位、个人使用,其核心部分是管理内容或作业步骤,应明确各项活动由谁做、什么时间做、什么地点做、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控制及达到什么要求、需要形成哪些记录、出现意外或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必要时有管理或作业流程图。作业文件又具体细化为《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和《HSE检查表》,简称“两书一表”。《HSE作业指导书》重点解决HSE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实的“人、机”管理问题;《HSE作业计划书》重点解决HSE管理体系在基层落实时的“环”(环境变化)适应问题;《HSE检查表》则是根据《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的要求规范现场HSE检查,使HSE管理体系在基层得到落实。编写《HSE作业指导书》和《HSE作业计划书》是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基层组织运行HSE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
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HSE风险和环境影响。围绕控制风险与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有一套明确各层次、各岗位职责和作用以及如何去做的体系文件,进而依靠体系文件来实施管理,控制作业活动、生产过程和作业人员的行为。一般情况...
1.这里安葬着(here lies buried);2.健康与安全执行局(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完善农药登记制度,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农药产品,其标签和说明书应当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标签和说明书,是指农药包装物上或附于农药包装物的,以文字、图形、符号说明农药内容的一切说明物。
农药产品应当在包装物表面印制或贴有标签。产品包装尺寸过小、标签无法标注本办法规定内容的,应当附具相应的说明书。第四条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由农业部在农药登记时审查核准。申请农药登记应当提交农药产品的标签样张。说明书与标签内容不一致的,应当同时提交说明书样张。申请者应当对标签和说明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准确性负责。
农业部在作出准予农药登记决定的同时,公布该农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内容。标签和说明书样张上标注核准日期,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登记审批专用章”。第五条 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应当真实、规范、准确,其文字、符号、图案应当易于辨认和阅读,不得擅自以粘贴、剪切、涂改等方式进行修改或者补充。第六条 标签和说明书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化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其他文字。其他文字表述的含义应当与汉字一致。第二章 标注内容第七条 标签应当注明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剂型、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重量、产品性能、用途、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毒性及标识、注意事项、中毒急救措施、贮存和运输方法、农药类别、像形图及其他经农业部核准要求标注的内容。
产品附具说明书的,说明书应当标注前款规定的全部内容;标签至少应当标注农药名称、剂型、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重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毒性及标识,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杀鼠剂产品标签还应当印有或贴有规定的杀鼠剂图案和防伪标识。
分装的农药产品,其标签应当与生产企业所使用的标签一致,并同时标注分装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分装登记证号、分装农药的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分装日期,有效期自生产日期起计算。第八条 农药名称应当使用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直接使用的卫生农药以功能描述词语和剂型作为产品名称。农药名称命名规范和名录另行规定。
对尚未列入名录的农药制剂,申请者应当按照农药名称命名规范向农业部提出农药名称的建议,经农业部核准后方可使用。第九条 进口农药产品直接销售的,可以不标注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产品标准号。第十条 企业名称是指生产企业的名称,联系方式包括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进口农药产品应当用中文注明原产国(或地区)名称、生产者名称以及在我国办事机构或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除本办法规定的机构名称外,标签不得标注其他任何机构的名称。第十一条 生产日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分别用两位数表示。第十二条 有效期以产品质量保证期限、有效日期或失效日期表示。第十三条 重量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表示。液体农药产品也可以体积表示;特殊农药产品,可根据其特性以适当方式表示。第十四条 产品性能主要包括产品的基本性质、主要功能、作用特点等,对农药产品性能的描述不得与农药登记核准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不符。第十五条 用途、使用技术和使用方法主要包括适用作物或使用范围、防治对象以及施用时期、剂量、次数和方法等。
用于大田作物时,使用剂量采用每公顷使用该产品的制剂量表示,并以括号注明亩用制剂量或稀释倍数。用于树木等作物时,使用剂量采用总有效成分量的浓度值表示,并以括号注明制剂稀释倍数;种子处理剂的使用剂量采用农药与种子质量比表示。特殊用途的农药,使用剂量的表述应与农药登记批准的内容一致。第十六条 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个级别,分别用(图略)标识和“剧毒”字样、(图略)标识和“高毒”字样、(图略)标识和“中等毒”字样、(图略)标识、“微毒”字样标注。标识应当为黑色,描述文字应当为红色。
由剧毒、高毒农药原药加工的制剂产品,其毒性级别与原药的最高毒性级别不一致时,应当同时以括号标明其所使用的原药的最高毒性级别。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农药登记行为,加强农药登记管理,保证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应当取得农药登记。
未依法取得农药登记证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第三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制定农药登记评审规则。
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全国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第四条 省级人民**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受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申请,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提出初审意见。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第五条 农药登记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的原则。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登记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加快淘汰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等风险高的农药。第二章 基本要求第七条 农药名称应当使用农药的中文通用名称或者简化中文通用名称,植物源农药名称可以用植物名称加提取物表示。直接使用的卫生用农药的名称用功能描述词语加剂型表示。第八条 农药有效成分含量、剂型的设定应当符合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制剂产品的配方应当科学、合理、方便使用。相同有效成分和剂型的单制剂产品,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混配制剂的有效成分不超过两种,除草剂、种子处理剂、信息素等有效成分不超过三种。有效成分和剂型相同的混配制剂,配比不超过三个,相同配比的总含量梯度不超过三个。不经稀释或者分散直接使用的低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单独分类。有关具体要求,由农业部另行制定。第九条 农业部根据农药助剂的毒性和危害性,适时公布和调整禁用、限用助剂名单及**。
使用时需要添加指定助剂的,申请农药登记时,应当提交相应的试验资料。第十条 农药产品的稀释倍数或者使用浓度,应当与施药技术相匹配。第十一条 申请人提供的相关数据或者资料,应当能够满足风险评估的需要,产品与已登记产品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相当或者具有明显优势。
对申请登记产品进行审查,需要参考已登记产品风险评估结果时,遵循最大风险原则。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当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第三章 申请与受理第十三条 申请人应当是农药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或者新农药研制者。
农药生产企业,是指已经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境内企业。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是指将在境外生产的农药向中国出口的企业。新农药研制者,是指在我国境内研制开发新农药的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多个主体联合研制的新农药,应当明确其中一个主体作为申请人,并说明其他合作研制机构,以及相关试验样品同质性的证明材料。其他主体不得重复申请。第十四条 境内申请人向所在地省级农业部门提出农药登记申请。境外企业向农业部提出农药登记申请。第十五条 申请人应当提交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影响等试验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标签或者说明书样张、产品安全数据单、相关文献资料、申请表、申请人资质证明、资料真实性声明等申请资料。
农药登记申请资料应当真实、规范、完整、有效,具体要求由农业部另行制定。第十六条 登记试验报告应当由农业部认定的登记试验单位出具,也可以由与中国**有关部门签署互认协定的境外相关实验室出具;但药效、残留、环境影响等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试验以及中国特有生物物种的登记试验应当在中国境内完成。第十七条 申请新农药登记的,应当同时提交新农药原药和新农药制剂登记申请,并提供农药标准品。
自新农药登记之日起六年内,其他申请人提交其自己所取得的或者新农药登记证持有人授权同意的数据申请登记的,按照新农药登记申请。第十八条 农药登记证持有人独立拥有的符合登记资料要求的完整登记资料,可以授权其他申请人使用。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转让农药登记资料的,由受让方凭双方的转让合同及符合登记资料要求的登记资料申请农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