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过程中不需要用药的,贮存时为了防止生虫有用药的。常用的是磷化铝片剂熏蒸 ;用编织结实、长宽均10厘米的布,将磷化铝片分片包扎好,用木棍将药包分上、中、下三层,零散地按每1000公斤玉米6-8片磷化铝片,插入盛满玉米的容器内,所插的药包距容器壁约10厘米。然后用0.8毫米塑料薄膜将容器口扎紧,使之密封,以便起到密闭熏蒸的作用。
农药混用怎样复配效果好?一般来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农药复配越来越流行,复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也有一些问题是由于复配顺序造成的。
农药混配次序
一、农药混配顺序要准确。
农药混配顺序要准确,叶面肥与农药等混配的顺序通常为: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
二、先加水后加药,进行二次稀释。
先加水后加药,进行二次稀释混配时,农药厂家建议先在喷雾器中加入大半桶水,加入第一种农药后混匀。然后,将剩下的农药用一个塑料瓶先进行稀释,稀释好后倒入喷雾器中,混匀,以此类推。
三、配药后立即喷用。
配药后立即喷用,很多时候,菜农一般先在家里配好药剂,然后运到棚内喷药,多的时候药剂已经配制了数个小时。药液虽然在刚配时没有反应,但不代表可以随意久置,否则容易产生缓慢反应,使药效逐步降低。
农药混配次序就介绍到这里,无论什么季节使用农药安全最重要,用药时尽量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或者看说明书的情况下进行配置。为延缓抗药性和兼治病虫、杂草以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根据一药多治的原则,按照农药一定的混合比例采用复合配制方法配成的农药称为复配农药。
复配农药是针对害虫的抗药性和开发新农药品种的困难性而发展起来的,近来农药研究的进展表明,要克服和延缓害虫的抗药性,延长老的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进行农药复配使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许多农民朋友就希望通过一次混用两种或几种药剂达到兼治的效果;也有人希望通过混用,提高药剂防治的效果和速效性。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九种快速解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一、直选法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其程序是依据题目衔给条件,借助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例1: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氧气浓同的密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氧气的吸收量和二**碳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氧气相对值 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CO2释放量(mol)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根据以上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0.05molB.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0molC.仓库中贮藏苹果时氧气相对浓度为5%时最好D.贮藏苹果时还可以采取低温、干燥等措施解折:本题因为D选项与题干由所说内容无关,可直接连出D项。A、B选项需根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个反应式进行定量计算可算出。答案:D二、找题眼法找题眼法就是从多个已知条件中找出某一作为解题切入点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其中最先使用的条件就是题眼。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细胞能分解染色剂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腊会阻止染色剂的进入而不着色;如果细胞死亡,则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而使细胞核着色。所以本题的题眼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很快就出来了。答案:D三、信息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示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化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例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教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但以圆形面积图的形式出现,增犬了试题难度。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圈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将它们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食物链形式。从图中不难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期物的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根据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写出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然后根据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推理其数量变动情况。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丁因大量被甲捕食,数量将会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数量将增加,乙因甲增加,食物来源充足而数量增加。答案:D四、联想法有些试题的答案,直接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找到,在解答这类试题时,应先采用不同的联想方式,找到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已掌握的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得出答案。例4:首先在一堆垃圾的有机物中检测到放射性,随后又在附近的植物中检测到放射性.接着又在其周围生活的动物体内也检测到放射射性。如果放射性只是来自某一种元素.你认为最可能是什么元素?( )。A.OB.CC.ND.H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附近”、“周围”。该放射性元素由垃圾堆→植物→动物;联想到植物吸收的是矿质元素,所以该元素最可能是矿质元素。答案:C五、拟稿法有些试题,虽然已知条件简短,但推导过程却很复杂。在解答这类题时,应采用拟稿法。拟稿法是指在推导这类试题的答案时,通过打草稿,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以降低答题的难度,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例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变鬣产生的F2中,雄蜂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 aabb×ABB AaBb×abC.AAbb×aD.AABB×ab解析:解答这道试题时,必须首先明确雄蜂是单倍体,它是由上一代雌蜂的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成的,因此雄蜂个体的基因型及种类,应该与雌蜂配子的基因型及种类相同;雄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与雄蜂本身的基因型相同。然后还得明确题干中提到的“亲本”.不是指F2的亲本(如果是指F2的亲本,直接提F1就行了),而是指F1的亲本。解题过程图解(从F2的个体的基因型开始,逆着基因的传递方向列出)如下:F2:♂AB、Ab、aB、ab ♀AaBb、Aabb、aaBb、aabbF1的配子:♀AB、Ab、aB、ab ♂abF1:♀AaBb、♂abP的配子:♂AB ♀abP:♂AB ♀aabb答案:A六、图示法图示法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思维过程,简便、快捷。倒6:氧气分子由肺泡扩散进入红细胞内并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过程,至少需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B.4C.5D.10解析:由题意氧气分子穿过肺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毛细血管壁经过了两层生物膜,穿过红细胞经过了一层生物膜,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而每层生物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答案:D七、筛选淘汰法有些试题,根据已知条件直接找答案,有可能找不到、找不全或找不准。可以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答案即为正确答案。例7:基因型RrSs与rrSs的个体杂交后,子代的表现型之比是( )。 A. l︰2︰lB.3︰1︰3︰1C.1︰l︰1︰lD.9︰3︰3︰l解析:A项是三种表现型比例,直接淘汰;C项是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D项是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均与题中条件不符,一一淘汰,所以答案只能选B项。为求准确,也可单独分析每一个性状,第一个性状分离比为1︰l,第二个性状分离比为3︰1,两个性状结合则为3︰1︰3︰1。答案:B八、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出与答案相关的若干要素,再利用这些要素推导出答案。例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茵,在产生的子代噬茵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解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碱基,能够标记上15N和35S,而蛋白质含有氨基(一NH2)和甲硫氨基(-SH),能够标记15N和35S。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噬菌体,只有DNA进入噬菌体,并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子代DNA,因这些原料没有放射性元素标记,所以在子代中,只有在某2个噬菌体中可以找到含15N和32P的DNA单链。答案:B九、搭桥法有的试题,在题干中涉及不同章节的知识,构成思维上的鸿沟。需根据生物学搭起思维上的桥梁。例9:水稻的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珠被细胞、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24、24、24B.12、12、12C.12、24、36D.24、24、36解析:此题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植物的个体发育,思维跨度较大。根据已知条件有丝分裂后期有48条染色体,寻找思维的桥梁,即体细胞为24条染色体.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极核均为12条染色体。珠被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为24条;胚细胞是**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其染色体为24;胚乳细胞是一个**与两个极核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采,其染色体为36。答案:D
玉米换常理来说应该是中性的
温性大多是以补为主但容易上火,凉性大多是以降火为主,补过量了容易伤胃。
而玉米却是一种吃多了不会上火但却又有降火效果的食物,因为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纤维与维生素B而含有这两样物质的它会1:有助于人体的肝脏健康2:有助于清理人体肠道的垃圾。而这样可以防止上“火”出现,呵呵~~!!因此玉米属于中性食物。
当然了与此同时还应该适量的补充一些水这样更好的助于清肠。
您好,那种为延缓抗药性和兼治病虫、杂草以提高农药防治效果根据一药多治的原则按照农药一定的混合比例采用复合配制方法配成的农药称为复配农药。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每年所遭受和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过滤过程。整个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变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这将会带来因缺水而产生的冲突和战争。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5、大气中二**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温度上升也会破坏大量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扩展资料:一、相关背景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约攀升0.6摄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二、原因分析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猪的生长速度主要受品种、饲料和管理三因素所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首先就必须采用良种,要挑选生长快、适应好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来饲养;二是按照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饲喂相配套的全价配合饲料;三是实行科学管理,掌握适时屠宰、出售。 合理地配合饲粮 比如使用强立素也可以高猪的生长速度. 饲粮是育肥猪营养的来源,是育肥猪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因此,合理地配合饲粮,是提高育肥猪增重速度、饲料转换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掌握好饲粮的能量水平 提高饲粮能量的给予,虽然可提高增重速度及饲料转换效率,但会使育肥猪的胴体过肥;饲粮能量水平过低,则增重缓慢,饲料转换效率太低。一般每千克饲粮中含消化能11.93兆焦~12.50兆焦为宜。
巴西龟,又称翠龟、彩龟、红耳龟等,原产于巴西等地,其色彩美丽,惹人喜爱,和绿毛龟、金钱龟、四眼水龟被并称为观赏龟中的上品。此龟食性杂、胃口大、生长速度快、****,****,*****,是集观赏、**、**于一体的优良龟类。
1、生活习性 人工饲养时喜食鱼肉、瘦猪肉、螺肉等,也食蕉类、薯类等植物性饲料。一般生长达到750克—1000克体重时,雌龟开始繁殖。一般一年可产3次卵,4月底至9月中旬为交配期,6月至9月产卵,雌龟每年可产卵30枚以上。在25—30℃环境中,受精卵经50天时间的孵化,可分批出苗。
2、饲养设备和放养密度 水源充足、有光照的家庭均可饲养巴西龟。专业饲养时,应建水陆两栖池(即水池占三分之一,陆地占三分之二);家庭饲养,可用水缸、胶盆或简易水池等,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胶盆,可放养50克以下的幼龟10只;50克以上的成龟或亲龟,宜用水泥池饲养,密度控制在2—3公斤/平方米以内,密度过高对其生长不利。
3、管理要点
①坚持“四定”投饲。巴西龟食性很广,但以新鲜肉类(如鱼虾类、瘦猪肉等)为佳,喂料时,坚持四定投喂,喂饲肉类饲料后,再喂蕉类、苹果等。
②水质保持良好。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到巴西龟的生长与发育,因此必须保持水质的清洁,夏季必须天天换水,还要防止化学污染物的危害。
③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在20—28℃环境中过冬,可不休眠,会加快巴西龟的生长。对体弱以及50克以下的幼龟,更应采取冬季加温措施。
④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经常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龟进行消毒;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土霉素或痢特灵喂食,对龟防病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要防老鼠、蛇、猫等敌害对龟的侵袭。
健康和疾病
百分85以上的疾病是由于不真确的管理和食物管理。脏水和不正确的温度控制而导致疾病是最不可原谅的。因为干净的水和正确的温度不需要多大的成本而且随处都可以买到。由于不正确的食谱导致的疾病也很正常,也是导致龟死亡的主要原因。龟也会跟其他动物一样生病需要治疗,如果及时的治疗的话都可以成功的挽救。病龟需要保持温度,最好的温度范围是27到30度,在这种温度下他们的自身免疫系统可以在有效地高峰运行。病龟不能很好地游泳,你要降低水位,让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露出水面。如果你的龟是受感染的话,马上隔开,同时注意卫生环境。
下面介绍几种红耳常见的病:
症状:肿胀的眼睛,通常闭合着可能会流出白色的东西。
原因:细菌感染,通常由水质引起,不正确的温度也会引起这种病。
治疗:涂抗生素,是那种不溶解性的药膏,同时注意卫生。
症状:壳软,四肢软弱喂食困难
原因:缺钙
治疗:补充钙,修正食谱,多晒阳光,还有严重注射钙液。软家病不能放在鳖身上,幼龟也不行。
症状:外伤,受伤
原因;打架,岩石磨损
治疗:干放,涂碘酒。观察症状知道完全恢复。
症状:身上皮肤上有白点,毛絮状,可擦拭,会传染
原因:水质或忽高忽低的温度或长期低温
治疗:稀释高锰酸钾浸泡,效果好,只是龟皮肤会变成紫色,要到蜕皮时候才消失。食盐水泡,效果低,起消毒作用。庆大霉素加水泡。
建议食盐水消毒加庆大霉素泡,每天2次,坚持晒太养,干养。
症状:嘴里有象金属般的坏死舌苔。可能拒食甚至眼睛也会浮肿。
原因在:细菌感染,会传染
治疗:隔离。环境要急需调查改善,除了每天几次的碘酒涂抹外还要切除坏死的组织。还有有效治疗阴性革兰氏病菌的抗生素要提供。
症状:
龟瞌睡,高举着头,前后腿虚弱,鼻子嘴巴会喘息。
原因: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是肺炎
治疗:马上找兽医注射抗生素,不要口喂,只能注射
症状:背甲跟腹甲展现出软软的地方甚至带血还有 可能很难闻,受影响的地方迅速扩展。
原因:可能是外伤(加热器的烫伤)引起的细菌感染,可能是阴性革兰氏病菌
治疗:用碘酒整齐地涂抹干净坏死地地方要去掉,接着隔离,上抗生素。
症状:虚弱,无力,四肢或腹甲有红点
原因:败血病,你的水质不但不会流动还严重污染。肝机功能障碍
治疗:治疗前到兽医那验血,接着注射抗生素。
龟有牙齿吗?
龟没有牙齿。但它的上颚和下颚外面有一层类似鸟嘴那样的硬东西,龟就是靠这样的嘴巴把食物撕碎的。龟在吃饲料时,用前脚把饲料按住,靠嘴把饲料撕碎吃下去。龟越大,它的嘴巴也越大,而且咀嚼力越强。因此,给龟喂饲料时,千万要小心不要被它咬了手指头。
龟有血液吗?
龟也有血液。当它的脖子或脚受伤时,血液就会从伤口流出来。另外,当你用力打龟甲,龟甲裂缝时也会出血。龟的血液和我们人类的血液一样,都是红色的。我们说爬行类动物是变温动物,是因为它们的体温随着身体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面变化。也有人把这类动物叫做“冷血动物”。一说冷血动物,可能你会认为它的血是冷的吧,其实,它们的血一点也不冷。
如何判断龟的年龄?
切开树**会看到截面上有许多曲线,这些曲线就叫年轮,其数目记载着树生长的年龄。判断龟的年龄和判断树的年龄方法相同,在龟的龟甲上也有年轮。这是因为龟在冬天生长得很慢,于是就在龟甲上留下了一圈圈的线,数一数龟甲上的线条数,就知道龟经过了多少个冬天,因此,龟甲上的年轮就成为判断龟的年龄的标准。可是,有的龟在幼年期龟甲上留不下年轮,有的龟上了年龄以后年轮就消失了。由此可见,通过年轮来判断年龄的方法未必都是可靠的。
如何辨别龟的雌雄?
虽然辨别龟的雌雄很困难,但还是有辨别的方法。如果你想辨别龟的雌雄,就把龟掀翻个个儿,观察它的尾部,雄龟的雌龟的*门所在的位置不一样,雄龟的*门距离尾巴要较远,雌龟的*门距离尾巴要较近。其次,雄龟和雌龟尾巴的长短和粗细也不一样,雄龟的尾巴又粗又长,雌龟的尾巴短而细。
龟为什么必须沐日光浴?
龟沐日光浴很有必要,这是因为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因为龟是变温动物,为使体温上升,它就必须沐日光浴;二是因为龟生长需要维生素D,通过日光照射才能在它体内生成;三是沐日光浴能赶走沾在龟身上的寄生虫,同时也有防止龟甲长藻的功效。如果让龟隔着玻璃沐日光浴,必要的光就照不到龟身上,所以,让龟沐日光浴时,最好能让阳光直接照身到它身上。
接触龟会生病吗?
大家知道,龟身上带有一种沙门氏菌,这种菌能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并不只是龟身上有,自然界到处都有这种病菌。不过饲养龟的环境却很适宜沙门氏菌的繁殖,因此,必须十分注意。虽说不会因为触摸可爱的龟而得病,但也不要用触摸过龟或水槽的手吃食物,手触摸这些东西之后,一定要用香皂洗手才好。
龟甲为什么会变软?
扁平龟和甲鱼的甲从小就是软的,除此以外,如果其他龟的龟甲变软,就说明龟患了佝楼病或软骨病。一般认为龟患上这些病的原因是体内的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不足,缺少日光浴以及它的肝脏或肾脏有病等造成的。治疗这些病,你可以给龟补充维生素D,让它充分沐日光浴,如果仍不见效,就把它送动物医院诊治。
龟的口和鼻子为什么会冒沫?
龟的口和鼻子冒沫,恐怕是因为长时间受到日光照射而中暑了。在冬天隔着窗子让龟沐日光浴时,如果水槽的水温上升过快,龟也会中暑。当龟中暑时,要马上把它移到阴凉的地方,使它的体温慢慢降下来,而不能突然把它放进冷水里,这样对身体很不好。过一段时间,如果龟仍然不能康复,显得四肢无力,就要带它上动物医院。
龟不吃饲料怎么办?
龟不吃饮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当笼中的温度低时,龟运动迟缓,不吃饲料,或者让龟沐日光浴不足以及水污染等,都会使龟食欲减退。因此,请你先检查一下龟的生活环境。你也要考虑,龟不吃饲料也可能是患病,要仔细观察它的龟甲、皮肤及粪便等。
如何让龟从龟甲里伸出头来?
当龟认为你要给它喂药时,它会很讨厌地把头缩进龟甲里不伸出来。这时,请你从两侧用手把龟的前脚钳住。轻轻地按它的前脚,它就会把头从龟甲里伸出来。即使龟无论如何也不把头伸出来,也不要捅它的头或者强拉它的头。按它的前脚时,还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弄伤它的脚。
龟的疾病和治疗
出现症状的部位 症 状 产 生 原 因
眼睛 睁不开眼、眼肿、眼的颜色出现异常 缺少维生素A,另外,眼睛受伤会出现青眼窝
嘴 总是张着、有白色块状物、有白色物 可能是患了口腔病,要迅速带它上动物医院
皮肤 长脓泡、出血 水槽里的水脏会引起皮肤病。皮肤出血可能是拉伤或烧伤
龟甲 变软、变形、有孔 缺钙或维生素D会使龟甲变软。龟甲上有孔可能是龟甲受了病菌的感染
粪便和尿 痢疾、便秘、尿的颜色异常(呈红色或绿色) 下痢时的粪便稀、水多,是因为吃食过量消化不良或是有寄生虫。便秘是因为饮水不足,体内缺乏水分
[龟卵的孵化
一、产卵前的准备工作
每年的5~10月为龟的产卵季节。在此之前,必须做好龟产卵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产卵场的沙上是否充足,沙土潮湿是否适宜。
(2)检查孵化箱、沙土是否准备好,温度计、湿度计、海绵等用具是否配备。
(3)将孵化用的沙土清洗、消毒、曝晒。龟产卵多数在凌晨、傍晚及夜间,也有少数在中午。产卵时需环境安静,除收集卵外,尽量少进入产卵场,以免影响产卵。
二、卵的收集
科研工作者发现:龟卵在原肠发育的早期对振动很敏惑。因此,取卵宜在早上6~8时。取卵前先根据龟爪和腹板达到痕迹,找出产卵的地方,也可用五指轻轻插入沙中,当手感觉到有物时,轻轻扒开沙土,但不能立即取卵。由于当天产的卵,动物极不明显,移动后对卵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发现卵后,应在沙上插上标签,待第2天再取。取卵时宜顶着卵的排列轻轻拿起,不可用单指勾拿。卵取出后平放在沙盘上。若卵**有白色圆环或白斑,则是受精卵,否则是未受精的卵。将受精卵表明时间,便于日后计算龟的出壳时间。卵取完后,将沙土整平,使龟可再次产卵。
三、孵化方法
(一)影响龟卵孵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龟卵孵化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1. 温度
温度在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温度的高低影响胚胎的发育、孵化期的长短、稚龟的性别。在22~33℃范围内,温度越高,胚胎发育愈快,孵化的时间愈短;反之,温度、偏低,胚胎发育较慢,孵化的时间愈长。当温度达23~27℃时,绝大部分稚龟呈雄性;而当温度在30~33℃时,绝大部分稚龟呈雌性。
2.湿度
湿度是指孵化用的沙土和空气中的含水量。湿度的控制可用干湿度计。沙土潮湿的程度直接影响卵胚胎发育,湿度过大,沙的含水量过高,卵易闭气死亡;湿度过小,卵内水分蒸发,卵因“干涸”而死亡。一般来说,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沙土湿度控制在8%~12%,检查沙的含水量,以用手捏沙土成团,松开后即散开为经验性尺度。
(二)孵化方法
目前,国内龟的孵化方法主要有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室内恒温孵化和无沙孵化。
1. 自然孵化 龟产卵后,不取出卵,凭借自然界的光照、雨水而产生的温度、湿度进行孵化。
2. 人工孵化 龟产卵后,将龟卵取出,移人容器中,适当加温、保湿进行孵化。
具体操作方法为:选择大小合适的木箱、陶缸。将清洗消毒曝晒厚的沙置于容器或孵化房内,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海绵或纱布若干。将收集到的龟卵平放在沙上,每个卵之间相隔2厘米,卵上覆盖3--5厘米沙土,最上层铺盖海绵(将海绵浸泡水后,用手轻轻挤出部分水)。温度控制在22--33°C之间,沙土湿度控制在8%~12%。日常将容器移到室外照射阳光,增加温度,每天根据沙的干湿情况泼洒水分。经过50~65天的孵化,稚龟将破壳而出。在孵化过程中,避免容器碰撞,预防蚂蚁及鼠患。
3. 室内恒温孵化
购置恒温孵化箱1台。配备27厘米X34厘米X8.5厘米(最好依据恒温箱的内部空间定做)的塑料箱或木箱1~3个。箱底铺2~4厘米的沙,将收集的龟卵平放在沙上,上层铺盖3~4厘米沙土,沙中插入温度计,便于掌握沙温。恒温箱的温度调为30C,箱中湿度控制在80%~90%。每天查看3~4次,并记录沙温,待孵化末期计算积温和出壳时间。
4.无沙孵化 无沙孵化方法是利用恒温箱,将卵直接放在一凹槽内,控制温度、湿度进行孵化。
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准备好大小合适的木箱、塑料凹槽或泡沫板,底层垫2厘米厚的普通无毒海绵,其含水率为90%,中层放木箱、凹槽或将2厘米厚的泡沫板表面挖数个直径比龟卵略大的洞;然后将收集到的龟卵置于凹槽内,龟卵上方盖海绵,其含水率为50%,恒温箱内温度控制在28~30℃,空气湿度为85%~90%;每天观察龟卵表面的干湿情况,一般以龟卵表面有针尖状细小水珠为宜;白天将透气孔打开,尤其是孵化后期,更应注意通风。
龟的胚胎发育
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母体内发育时期、神经胚时期、卵黄囊血管区时期、胎膜和形态建成时期、骨化时期和孵出时期。
1.母体内发育时期
龟卵在产下来以前已在母体的输卵管中经过了卵裂、囊胚、直至原肠等发育阶段。产后24小时的龟胚**部分,外表清亮和半透明,称为明区。沿着胚盘周边致密的表面层变薄,这**加厚地方开始呈圆形,后来呈卵圆形,称胚盾。
2.神经胚时期
孵育的第3天,随着胚胎的增长,胚盾表面出现两个平行的神经褶,当第一对体节分化出来时,神经褶在这一阶段由颈部到身体的后端内部都已愈合,形成神经管。
3.卵黄囊血管区时期
孵育第5天,胚体已清楚可见,全体呈乳白色,头尾分明,有鲜红色的毛细血管。到孵育的第7天,头微向右侧扭转。眼、前肢的原基已形成,体节增多,尾芽出现。
4.胎膜和形态建成时期
孵育的第9天,胚体明显增大,心脏原基形成,尾从躯干部分离出来。这时期的胚胎出现一个显著特点:胎膜和胚胎器官形成,出现胚外器官,称尾尿囊,它是胚胎呼吸的重要器官,也是胚胎排泄废物的储藏场所。孵育第11~13天,胚体显著增大,眼球的色素增多,心脏已建成,血液循环已建立,尾变得细长,肺己分成叶状,胚体向腹面弯曲,头尾几乎相接。
5. 骨化时期
孵育的第15--19天,出现椎弓和椎体、背甲原基已发育为透明的膜状。胚胎的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界限分明。前后肢已分化,腹甲也隐约可见。孵育第21~27天,颈部细长,前后肢增粗。眼与头的增长相对缩小,背甲盾片清晰可数。孵育第30~35天,心脏已经看不见,颈部更加清楚地从躯干部分离出来,口已张开。至此,新生命的内部器官已完善,卵壳龟裂变软,变脆。
6.孵出时期
孵育的第38~44天,胚体成倍增加体重。胚体的眼睑活动自如,头部已能灵活转动,四肢表面覆以角质鳞片,尿囊开始萎缩。卵黄囊缩小到最小程度。龟的头部朝向卵的大端,两前肢弯曲在平肩处,稚龟即将出世。孵育的第45~48天,稚龟用头或前肢将卵顶破,稚龟在大气中的呼吸循环正式开始,破壳后经8~48小时,稚龟便可从壳中自行爬出,稚龟破壳后,羊水干涸,卵黄囊全部缩人体内。
稚龟的培育
稚龟培育是指当年孵化个体重5~10克的龟。出壳的稚龟,身体幼嫩,活动力弱,对环境不适应,若不精心照料,易造成死亡。
一、稚龟的收集
当稚龟从壳中爬出后,不能立即拿出,应让其在沙上爬动1~3小时,待稚龟的卵黄囊全部吸收后再取出放在浅水中暂养,有些龟的卵黄囊尚未吸收,这些龟应加倍照料,以防止卵黄囊擦破而被细菌感染。
二、稚龟的入池
刚出壳的稚龟非常娇嫩,背甲、腹甲均软,放在水泥池内饲养易擦破腹甲、四肢及爪。故应放在搪瓷盆、塑料盆内,水深2~4厘米,加水时应缓缓倒入,速度不能快,以免稚龟呛水。盆内铺上细沙。稚龟人盆前需用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5分钟。暂养1~2周后移人水泥池。
三、投 喂
刚出壳的稚龟一般不捕食,其早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营养物质完全由卵黄提供。有关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稚龟的卵黄在第一周内消耗40.56%,且卵黄于第15天和第9天消失。根据这一结果,在培育稚龟时可通观察卵黄大小的变化,推断剩余卵黄利用情况,从而确定投喂的日期和投饵量。
暂养后的稚龟,活动较大,摄食能力强。一般投喂熟蛋黄、红虫、蝇蛆及瘦猪肉糜等,不能投喂含脂量高或盐腌过的饵料,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初春,龟刚刚苏醒,活动能力较弱,温度稳定,不可多喂食,每3天喂1次,宜在11~14时喂食。春季、夏季稚龟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下午5~7时为宜。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喂食宜在中午10~11时,每天1次。投喂量以投喂后1小时能吃完为宜。当温度20~33°C时,龟能正常进食,其中25~28°C时摄食量最大。当温度15~17℃时,大部分龟已停食,活动少,少部分龟仅食少量。随着环境温度的逐渐降低,稚龟进入冬眠。
四、水质管理
稚龟进食多,排污也多,水质极易败坏,每次喂食后,应及时清除残饵。换水时应彻底清洗池底并消毒。夏季,由于气温高,应搭建遮荫棚,适当提高水位,加温饲养的池塘,换水时要特别注意新、陈水水温的差异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2~3℃。由于稚龟池的水位浅,水温变化快,在初春、秋季应勤测量水温,尤其是冬季进行加温时,必须测量水面和水底的温度,温差不宜超过3~5℃,否则龟极易患病。
五、冬季饲养管理
在自然条件下,每年10月至翌年的4月,稚龟进人冬眠。在人工饲养情况下,则应根据稚龟不同的出壳时间,采取不同的方法。若7~8月左右孵出的,必须强化培育,增投营养全面的饵料,使稚龟体内贮存较多的能量,体重达10克以上,使稚龟进入自然冬眠;若9月下旬、10月初孵出的稚龟,因其体内贮存的物质,不能满足漫长的冬眠期龟体内能量的消耗。因此,应加装增温设施,使水温恒定在28~30°C,稚龟则不冬眠而继续生长。
新手养龟推荐巴西龟、草龟、花龟这三种龟,都很便宜、都好养,都不贵。3-4厘米左右小龟苗每只的价格:巴西龟5元左右,草龟10元左右,花龟价格跟草龟类似或者稍贵,约15元左右。大一些的5-6厘米的巴西龟大约10元左右,草龟大约20-25元左右,花龟价格跟草龟类似。这些常见龟一般最贵都不超过20-40元。特别需要注意的事,巴西龟(红耳龟)是外来物种,一旦放生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链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草龟和花龟是国龟,花龟在我国长江以南分布很广,草龟更是遍布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因此从生态环保的角度选择草龟和花龟就没错了。这三种龟我都养过很多年,负责任的告诉你,巴西龟(红耳龟)抗病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好,相对最好养,但是养巴西龟的弊病也比较明显,那就是长的快,长大了难看,不好处理(无法放生,会破坏环境)。别看它小时候绿绿的很鲜艳、很可爱,但是长大会变成黄绿色甚至棕绿色,不太好看,而且大龟爱咬喂食者的手指头,性格太凶,更会主动伤害同缸度其他龟(肉食性的,个头大,排泄多,这都是缺点)。草龟居中,性格比巴西龟胆怯,草龟一旦遇到环境剧烈变化,受惊容易停食(比如换新家或新买来的草龟,一周内不开食都很正常,不必着急,饿一个星期它就会自己吃食物的)。三者之中属珍珠龟最胆小,也相对娇气,它最喜欢温暖的阳光晒背,一遇到环境和水不适应,就很容易腐皮(遇到腐皮,在患处涂点红霉素软膏。每天涂一次,一般一两周就治好了)。综合对比下来,推荐你还是养草龟,尽管巴西龟(红耳龟)适应性更强,花龟太爱腐皮了。冬天如果天气冷,龟的最低耐受温度也不能低于15度,15度以上的水温,巴西龟或草龟都没有问题的。20度以下龟就明显不爱吃东西(新陈代谢慢了,这不是得病,不要乱用药,只要加温,温度上来了就会恢复吃食的),而且低温下龟抗病的抵抗力也就变差了,15度以下,龟就要进入冬眠了。长时间低于10度以下龟就很容易冻死了。所以对缺少经验的新手来说,天冷时要尽量放在室内,防止意外发生。养龟主要关注三点:温度、水、食。一般常见的龟,包括上述这三种龟活跃和正常进食(隔天一喂,尽量不每天喂)的温度是25度以上,20-25度区间可以每周喂2-3次的频率。而且温度低的时候就更加要注意水体保持干净(用晒过3天的自来水,根据水体的大小来决定,每周适当更换1-2次水,水深且缸大的话不需要一次都换完,而是可以换部分水,换水的时候注意把水里的排泄物清理出来。或者干脆在水里加过滤器,这样可以保持一个月不用换水,随时补充蒸发掉的水或每个月换一次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