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缩叶病:
防治措施
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桃缩叶病是可以防治的,至少可以大大减轻其为害程度。
1、由于桃缩叶病只在早春侵染一次而没有再次侵染,因此,在关键时机喷一次药便可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喷药时间应掌握在桃树花芽露红而未展开前喷1次1~1.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波尔多液,就能控制初侵染的发生。
2、在桃树生长季节的3~6月份,即展叶后至高温干旱天气到来之前,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或再与70%代森严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交替使用。特别在雨后最好喷药防治。
3、少数枝叶发病集中时,可用手摘除后烧毁,然后再喷药防治。
4、用夏季修剪下来的枝叶浸水,取出汁液喷洒,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5、若发生严重的桃树缩叶病时,这时会造成叶子不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营养供给不能满足果实的发育需求,因此应在放弃果实、坚持保树的前提下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即:对皱缩严重的病叶先全部进行摘除,带出地外进行焚烧,然后对皱缩不严重的病叶和好叶进行喷药防其扩展。药品选用大生500倍液加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喷一次,喷2-3次即可控制住。这种防治方法不仅有效,还有几个好处,一是这种药剂不会对幼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发病不严重的,还可保叶保果;二是加入叶面肥可促进新叶片快速生长,有利于恢复树势。
从图片看,这属桃缩叶病。该病病原菌在树皮、芽鳞上以芽孢子越冬或越夏,于次年春季侵入叶片,使叶片呈现皱缩卷曲症状。感病叶片皱缩卷曲,颜色变为红褐色,质地变脆,最后干枯脱落;感病嫩梢节间变短,有些肿胀,病枝上的叶片多成丛生状,严重时病枝梢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①桃树花芽刚露红但尚未展开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矿物油·石硫200倍。如果现蕾期持续遇冷凉多雨天气,则利于病菌侵染,可再喷70%海利甲基硫菌灵800倍1-2次。早春及时喷药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措施,若连续防治2-3年,可根治此病。②发病初期及早摘除病叶,剪除病梢、病果,集中烧毁。
桃树叶子卷曲是桃树种植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桃树的生产及其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桃叶子卷曲是什么原因呢?桃叶子卷曲用什么药呢?本文将为详细介绍桃树叶子卷曲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一、桃树叶子卷曲的原因
(1)春季桃树萌芽期气温低。气温低,桃幼叶生长慢,有利于病菌侵入。气温高,桃叶生长较快,就减少了染病的机会。一般气温在10~16℃时,桃树最易发病,而温度在21℃以上时,发病较少。
(2)湿度高的地区,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早春(桃树萌芽展叶期)低温多雨的年份或地区,桃缩叶病发生严重;如早春温暖干燥,则发病轻。
(3)从品种上看,以早熟桃发病较重,晚熟桃发病轻。
二、桃树叶子卷曲用什么药
(1)选用抗病品种.
(2)休眠季节喷布波美3-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原菌。
(3)春季桃芽开始膨大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者多菌灵胶悬剂。
(4)3-6月份展叶后至高温干旱天气到来之前,可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或再与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水剂交替使用。
(5)发病严重的桃园应及时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同时摘除病叶带出园地焚烧,对皱缩不严重的病叶和好叶进行喷药防其扩展。叶面喷施采法特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喷一次,喷2-3次即可控制住。
主要侵害桃树幼嫩部分,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时也可侵害花、嫩梢和幼果。春季嫩梢刚从芽鳞抽出时就显现卷曲状,颜色发红,随叶片逐渐开展,卷曲皱缩程度也随之加剧,叶片增厚变脆,严重时全株叶片变形、枝梢枯死。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枝条节间变短且略为粗肿,严重时整枝枯死。花与果实受害后多半脱落,花瓣肥大变长,病果畸形,果面常龟裂。
桃缩叶病危害状
(1)农业防治。选育具有抗病毒病的砧木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
(2)药剂防治。在造成桃树病毒病污染的地块重新栽桃树时,可在栽前进行土壤熏蒸,较好的土壤熏蒸剂有甲基溴和二氯丙烷,二氯丙烷用量为每667平方米用90~160千克,施用深度为75—90厘米;
选种无病毒苗木可帮助许多桃树品种减轻病害。最好采取下列措施得无病毒植;热处理整株桃树,在38℃下经3个月,然后将亲朋梢尖端剪下放于弥雾环境中生根,或茎尖组培;瓶内热处理;微米型嫁接和分生组织培养等。
扩展资料:施肥
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 5∶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 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
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20%、磷占20%-30%、钾占40%;
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桃
病菌主要以厚壁芽殖孢子在桃芽鳞片上越冬,亦可在枝干的树皮上越冬。次年春季,当桃芽萌发时,芽孢子即萌发,由芽管直接穿过表皮或由气孔侵入嫩叶(成熟组织不受侵害)。
在幼叶展开前由叶背侵入,展叶后可从叶正面侵入。病菌侵入后,菌丝在表皮细胞下栅栏组织细胞间蔓延,**中层细胞大量分裂,胞壁加厚,叶片由于生长不均而发生皱缩并变红。初夏则形成子囊层,产生子囊孢子和芽孢子,芽孢子在芽鳞和树皮上越夏,在条件适宜时继续芽殖。
病害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6月份气温升高,发病渐趋停止。品种间以早熟品种发病较重,中晚熟品种发病较轻。
从图片看,这属桃缩叶病。该病病原菌在树皮、芽鳞上以芽孢子越冬或越夏,于次年春季侵入叶片,使叶片呈现皱缩卷曲症状。感病叶片皱缩卷曲,颜色变为红褐色,质地变脆,最后干枯脱落;感病嫩梢节间变短,有些肿胀,病枝上的叶片多成丛生状,严重时病枝梢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①桃树花芽刚露红但尚未展开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矿物油·石硫200倍。如果现蕾期持续遇冷凉多雨天气,则利于病菌侵染,可再喷70%海利甲基硫菌灵800倍1-2次。早春及时喷药是防治此病的关键措施,若连续防治2-3年,可根治此病。②发病初期及早摘除病叶,剪除病梢、病果,集中烧毁。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