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病害
1.1核桃白粉病 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防治方法 ⑴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⑵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1.2核桃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盛期。
防治方法 ⑴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抻。⑵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1.3核桃黑斑病 该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定果实,4~8月好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
防治方法 ⑴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⑵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⑶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6月喷洒1:2:200售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2.主要虫害
2.1核桃举胶蛾 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期落果。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接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
防治方法 宜采用树上防治与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⑴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月上旬摘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⑵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土壤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⑶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一次速灭杀丁2000倍液。
2.2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 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缧旋状取食,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为黑褐色,直接破坏输导组织,导致大枝脱水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⑴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的抗虫力,采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掉。⑵成虫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
2.3刺蛾(俗称洋辣子、刺八角) 常见的有黄刺蛾、福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龄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2代,6月初出现成虫于叶背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⑴秋季结合修剪铲出虫茧并深埋,成虫出现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⑵幼虫危害严重时,在幼虫发生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
有虫治虫,有病治病 核桃树有虫的时候向核桃树打药的时候可以用以下几种药 A:多菌灵 B:托布津 C:代生锰锌 D、杀毒清 注:现在治病虫害的药是年年更新,花样百出、名字繁多、最好是把有虫害,有病的树叶,树枝拿到到当地卖农药的部门,他们会跟你说买什么药。 1:治虫:树叶在4月底,5月初生长过程中会有虫害,6月底,7月初会有虫害,这时可用:《**乐果》它不伤树叶和嫩叶。 2:树杆上生虫:不关什么季节,用竹签把把有虫害的洞掏一下,用棉签沾一点“敌敌畏”塞进去。目的是用敌敌畏的气味把虫熏死。 注:不能用注射器或者喷雾器往树洞里打药,是药三分毒 怎样除草 一年除草要两次或者三次,为了节约时间和人工可用化学农药,打药时不能打在树杆和树叶上,谨防把树杆和树叶烧死。 1:慢性农药“草甘灵”要打药后5-6天才见效,能烂根、烂果。 2:见效快的农药,失效快,半个小时就见效,第二天就黄了,死不了根,成本会增加。 注:建议:最好是用慢性农药。 怎样施肥 核桃苗在生长过程中一年需要施三次肥,农家肥、多元素复合肥(投放多,树长得快)1斤半左右,1亩地(除草、防病、治虫)需要20元左右。树龄增加肥料也应该增加。 1:3月要施一次肥,因为3月核桃苗已发芽及即将发芽,需要养分, 2:6月要施一次肥,核桃苗即将开花座果,为秋天的营养供给及为开花、结果做准备。 3:9月要施一次肥,因为9月核桃已成熟,进入秋季,核桃树一到秋季就要进入休眠期了,这时需要养分,为来年树干更壮、长势更好做准备。 注:施肥不能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施肥,与上次方向相反,要隔离施肥,施肥随着树的年龄增长再增加用肥量。施肥最好用农家肥或多元素复合肥。
科学的祛斑方式并不是单一的祛斑方式,因为色斑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单方面的祛斑方式是不科学的。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妆品、电器辐射等等;内部原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脾气不好、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代谢能力不足等等;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祛斑可以用一些安全健康的方法吧:1、保证睡眠质量。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都会令肌肤加速衰老、加重黑色素沉着。形成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八小时睡眠,让肌肤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自我修复。2、少用化妆品。化妆品中含有汞、铅、砷等重金属,它们可以让你在化妆之后变得光彩夺目,可是这美丽背后的代价就是肌肤质量的日趋下降。渗透进来的重金属还会诱发、加剧皮肤深层中黑色素的沉着,让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因此尽量不要化妆,无法避免的场合之下,一定要记得仔细卸妆。3、做好防晒工作。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引起雀斑的原因之一,它让潜伏的黑色素变得活跃,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斑点。出门之前要提前抹好防晒霜,阳光强烈时撑一把防紫外线的遮阳伞,或者是戴上遮阳帽,尽可能地阻挡阳光对面部的照射。4、适量饮用红酒。红酒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抵抗细胞被**,还能活血养颜,对减少色斑、肌肤年轻化有很大的作用。5、不要忽视晒后修复。尽管已经做了防晒的准备,但总是会有疏漏之处,这时就需要回家之后进行晒后修复的工作。除了涂抹修复霜之外,还要记得给脸部肌肤补充水分。6、用天然的护肤品。一般生产的祛斑产品中多添加了很多工业元素,长期使用多有副作用。建议使用天然纯植物萃取的祛斑霜,安全无副作用,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淡斑效果明显,而且不反弹。7、多吃美容的食物。许多食物对于营养肌肤是大有裨益的,比如番茄中含有能够抑制黑色素的谷胱甘肽,胡萝卜中富含能够清除自由基、抗**的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C、E等都是美容的好帮手。
疑似细菌性黑斑病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防治措施
(1)搞好清园,减少初侵染菌源。收果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把地而上的病枝、病“十、落拼收集烧毁。在发病季节,随时注意剪除病枝、病叶。
(2)在嫩梢和幼果期要喷药保护嫩梢、幼果。药剂有72%农用链毒素2000-3000倍液,或25%叶枯唑1000-1500倍液,或3%春雷霉索1000倍液,或40%氢**铜悬浮剂500倍液等。要特别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大风暴雨前后要喷药保护和防治。
供您参考
请老师指导!
核桃褐斑病又名核桃白星病,分布在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叶片,引起早期落叶。也可危害果实和嫩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褐斑,直径0.3~0.7厘米,中间灰色边缘暗黄绿色至紫褐色,病斑周缘与健康部界限不清楚,病斑上有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增多后常连成片呈枯死斑,严重时全叶枯焦而早落。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连片后果实变黑腐烂。嫩梢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黑褐色,边缘褐色,中间常有纵裂纹,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彩图62、图2-19)。图2-19 核桃褐斑病病菌(摘自《河南省经济植物病害志》)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该病由核桃盘二孢菌Marssoning juglandis (Lib) Magn所致。分生孢子盘暗褐色,盘状。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分生孢子无色,纺缍形,微弯,双胞,上细下大,顶端如钩状,大小为(20~25)微米×(5~6)微米。病菌在病叶或病枝上越冬,翌年初夏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侵染。叶片、嫩枝和果实,一年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陕西、河南多于5~6月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在多雨和高湿条件下易感病并迅速蔓延。防治方法:(1)清除苗圃病落叶和剪除病枝,减少越冬菌源。(2)5~6月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向日葵褐斑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辽葵杂3号、4号等抗褐斑病品种。(2)秋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残叶,集中烧毁或沤肥。(3)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4)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1:160倍波尔多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核桃灰斑病又名核桃圆斑病、核桃斑点病,各核桃产区多有分布,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直径约3~8毫米,初呈淡绿色,后变为褐色,边缘黑褐色,**变为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该病属真菌病害,为半知菌亚门的核桃叶点霉Phyllosticta juglandis(DC.)Sacc.。分生孢子器散生,初期埋生,后期实破表皮外露,黑褐色,扁球形,直径80~96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卵圆形,单孢含2个油珠,5~7微米×2~3微米。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年5~6月开始发病,分生孢子随雨水传播,雨季是发病盛期。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地势低洼,枝叶茂密,林内湿度偏高,管理粗放,土壤瘠薄,树势衰弱的发病较重。管理好、树势健壮的树,一般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1)加强综合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2)冬季集中清扫落叶,减少病源。(3)生长季节从开始发病起喷2~3次药。25%多菌灵可湿粉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粉500~800倍液。
核桃褐斑病又名核桃白星病,分布在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叶片,引起早期落叶。也可危害果实和嫩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褐斑,直径0.3~0.7厘米,中间灰色边缘暗黄绿色至紫褐色,病斑周缘与健康部界限不清楚,病斑上有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增多后常连成片呈枯死斑,严重时全叶枯焦而早落。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连片后果实变黑腐烂。嫩梢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黑褐色,边缘褐色,中间常有纵裂纹,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彩图62、图2-19)。图2-19 核桃褐斑病病菌(摘自《河南省经济植物病害志》)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该病由核桃盘二孢菌Marssoning juglandis (Lib) Magn所致。分生孢子盘暗褐色,盘状。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分生孢子无色,纺缍形,微弯,双胞,上细下大,顶端如钩状,大小为(20~25)微米×(5~6)微米。病菌在病叶或病枝上越冬,翌年初夏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侵染。叶片、嫩枝和果实,一年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陕西、河南多于5~6月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在多雨和高湿条件下易感病并迅速蔓延。防治方法:(1)清除苗圃病落叶和剪除病枝,减少越冬菌源。(2)5~6月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