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蔬菜生产中,主要是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问题,农药又主要是杀虫剂[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在用面,菜农普遍存在着片面的错误习惯,即使在没有虫害的情况下,也用某些巨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那么无公害蔬菜怎么使用农药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技术。
1.对症下药。
在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种类,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或剂型和合适的浓度不要人为地加大使用浓度。
2.适期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严格掌握防治时期,做到适时用药。对病害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控制其发病中心,防止其蔓延发展,一旦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就很难防治;生物农药[生物农药(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作用较慢,使用时应比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广泛的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提前2-3天。
3.科学用药。
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不能长期单一化,防止病原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利于保持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蔬菜生长前期以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为主,生长后期以生物农药为主。使用农药应推广低容量的喷雾法,并注意均匀喷施。
4.选择正确喷药点或部位。
施药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位为靶标,进行针对性施药。达到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和压低虫口密度的目的,从而减少用药。例如霜霉病[霜霉病指的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由下边叶开始向上发展的,早期防治霜霉病的重点在下部叶片,可以减轻上部叶片染病。
5.合理混配药剂。
采用混合用法,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但农药混配要以保持原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广泛应用的术语,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增加对人畜有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融合性为前提。
一般各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用;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不能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混合农药应随配随用。
6.要严格按照期限执行农药间隔。
菊酯类农药的间隔期5-7天,有机磷农药7-14天,剂中百菌清、代森锌[代森锌为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多菌灵[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14天以上,其余7-10天。农药混配剂执行其中残留性的有效成分的间隔。
无公害蔬菜怎么使用农药,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百科网微信号:(huobao3456tv)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