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药施药 目前市场上农药品种较多,一般按农药的功能分为有杀虫剂、杀菌剂、种子包农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加工剂型分为乳剂、水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熏烟剂等。在用药前首先要详细认真地阅读包装说明书,要认清主要性能、剂型、有效成分、生产时间及有效期限、应用范围、主要防治对象、安全间隔期。如发现乳剂有混浊、沉淀,粉剂出现受潮结块、变色等现象,证明该药剂已经变质失效,起不到防病治虫的效果,有时还会出现药害。来历不明没有生产等记号,标签书写不清楚的药剂不可使用。喷药时要严格掌握安全使用量。不能随意加大使用量及浓度。要弄清药剂的使用范围,有些农药如3%颗粒剂仅限于做毒土撒施,有些药剂如种子包衣剂只限于拌种等,不可用于喷雾。超范围使用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或者出现植物药害。剧毒农药在粮食水果收获前2个月内禁止使用。瓜果类蔬菜在采摘期内应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农药混配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杀虫范围,做到优势互补,提高防治效果,但不是任何药剂都能随便进行复配,首先要搞清各药剂品种间的化学性质。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络氨酮水剂等偏碱性农药不能与偏酸性农药混合使用,混用不当不能增加防治效果,反而会降低药效或出现药害。
2、看天施药一般田间喷洒农药以晴朗无风天气为好,大雨前后或有露水天气不要喷药,大风天喷药会造成喷洒不均匀或引起操作人员中毒事故。特别是除草剂由于受风的影响施药不均,也极易使下风头作物受到药害。夏季气温高,喷药时间宜选在上午9~11时,下午16~19时。切忌中午喷药,避免药物蒸发,发生药害和喷药人员中毒。
3、看病虫施药首先要弄清楚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然后才能确定喷药种类。做到对症施药,如粘虫、玉米螟、菜青虫、蝗虫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要选择溴氰菊酯、速灭杀丁、敌敌畏等触杀、胃毒性的药剂。各种蚜虫类、飞虱、叶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可以选用乐果等内吸性药剂防治效果好。如果是害虫初期发生,处于点片状态,可进行集中目标重点喷药,不要有虫无虫一样喷,造成费工费药。尤其是植物病孩,更不应盲目用药,要及时请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田间诊断,做到用药准确及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防治方法:秋后及时处理老菱盘,用作饲料或堆肥;铲除岸边杂草,可降低越冬成虫基数;菱叶受害初期,可用杀虫双或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喷治,一般杀虫双稀释500~1000倍,菊酯类稀释2000~2500倍,喷菱盘叶面,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
1、可用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百树菊酯或者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2、这类菊酯类农药在喷药后15-20分钟效果好,喷洒后象鼻虫死得彻底,而且控制期长,残留期短,残留量少,不污染环境,而且还不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象鼻虫的其他方法
1、利用天敌:节高峰是象鼻虫的天敌,在田园区放养节高峰。
2、捕杀:下雨时,成虫大量出土,用塑料布将树根密封,成虫出土时立马捕杀,注意枝叶是否被产卵,发现后要摘掉叶片。
3、清园:处理掉受过危害的叶片后,统一销毁,再将园区仔细喷氯氰菊酯农药一次,杀死虫卵。
1、初见病斑后,立即喷布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该病容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用药。
2、梨黑斑病是一种真菌病,也可以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溶液处理。或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90%三乙膦酸铝500倍溶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体、1:2:240波尔多溶液也有一定效果。
就是所谓的梨大梨小食心虫,这个预防很简单,基本二十天打一次药,无?
是一种高度有机磷杀虫剂,现在国家已经禁止生产了。主要用于拌种、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101农药可防治介壳虫类。喷施后可快速穿透害虫表皮蜡质层、油脂层和磷脂层使其快速脱水干燥、窒息而死,起到快速溶解、快速杀虫的作用。
本品对虫卵也能有效的溶解作用。本品为有机生物溶剂,无害,不会对作物有任何影响和残留物。是配合生物农药对无公害作物防治介壳虫类的产品。也可和各种杀虫杀螨剂复混使用,可有效提高药效。
噻虫嗪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胃毒、内吸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强渗生物杀虫剂,对茶树、蔬菜、瓜果等作物上的各种抗性、顽固性、隐藏性害虫能够一次清除。具 有活性高、用量少,持效性好,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防治各种害虫药剂。防治对象:茶小绿叶蝉、飞虱、粉虱、绿盲蝽、茶卷叶蛾、茶毒蛾、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美洲斑潜蝇、红蜘蛛、白蜘蛛甲虫、蓟马、食心虫、毛虫、、金龟子幼虫、刺蛾及柑橘潜叶蛾、红蜡蚧等害虫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
必治之类的农药在网上有卖,主要是啶虫脒、毒死蜱等农药成分,属于作物上用的杀虫剂范畴,主要用来防治蚧壳虫。
这类杀虫剂一般有一定毒性,在家里使用需注意,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孕妇、婴幼儿的,建议喷施农药后放在室外至少半个月。
复混肥或单元素肥加上微量元素肥和生物菌肥;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EC1000-1500倍液,48%毒死蜱EC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EC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3%辛硫磷G2--kg/亩或15%毒死蜱G0.5-1kg/亩撒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