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农残危害编辑农药进入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的健康
根肿病属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目,根肿菌属,芸苔根肿菌。孢子囊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较强。
预防为主, 最好办法是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轮作。 播种之前用五氯硝基苯加多菌灵土壤杀菌,根肿病,发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或者氟啶胺灌根。间隔5天以后再灌根一次。西兰花根肿病防治措施:
1、改良土壤,结合整地在酸性土壤中每亩施生石灰100-1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增加钙含量,并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可有效减轻病害。另据浙大土化系试验,每亩田施15-25公斤的石灰氮肥混入表层土壤,再间隔7-10天移栽(不间隔易引起药害),能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植株根肿病的发生。
2、加强栽培管理,坚持深沟高箱,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化学防治措施:
a、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凉干种子后用种子量0.3%—0.4%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或50%福美双,或75%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塘浇施0.2—0.3千克,即可播种。
b、每亩用70%的敌克松3千克对细土30千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千克对细土30千克,或40%地菌粉剂2千克对细土30千克拌匀后撒施于塘中再栽苗,或每塘撒施根宝丰20-30克与土壤充分拌匀后再播种(栽苗)。
c、 农药灌根: 一般田块预防性防治在夏秋十字花科作物定植活棵后,用70%敌克松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1000倍液灌根一次,每株0.2—0.3千克,防效可达70─80%。在十字花科作物发病初期用15%石灰乳液,每株0.5克浇灌,可减轻病害
d、亩用“金雷多米尔”500倍液灌塘,移栽后2-3天灌一次,10天后再灌一次,效果好。
e、在2叶期时,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浇施,每株0.2—0.3千克,每7天一次,共浇2—3次,防效可达70%。
4、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采取高温煮或晾干后统一烧毁,绝不能将病株留于田中或丢在其它区域,防止病菌更大面积的蔓延。
恶霉灵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效、低毒,对各种植物真菌病害,如镰刀菌、苗腐菌、腐霉菌、丝核菌、根壳菌、雪微菌等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甜菜、烟草、蔬菜、苗木、果树、谷类、油科、瓜类、草坪、花卉等作物由上述病原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强力土壤杀菌与种子消毒,对各种土传病害有特效;促进作物生长与根系发达,抗苗期各种生理病害及除草剂药害。这些主要作物病害如下:水稻:立枯病、纹枯病、菌核病以及引起烂秧的多种病害; 小麦: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雪霉病、根腐病、颖枯病; 棉花:立枯病、猝倒病、疫病、枯萎病、黄萎病; 甜菜:立枯病、根腐病; 烟草:猝倒病、黑胫病; 西瓜、黄瓜:枯萎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立枯病、白绢病、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枯萎病; 茄子:褐纹病、枯萎病、绵疫病、菌核病; 甜辣椒:灰霉病、疫病; 白菜、甘蓝:黑根病、菌核病; 豆类:枯萎病、灰霉病、菌核病; 葱、蒜类:灰霉病、紫斑病; 果树:圆斑根腐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 林木、苗圃:立枯病、猝倒病等; 草坪: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
作用机理:恶霉灵作为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和土壤消毒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恶霉灵进入土壤后被土壤吸收并与土壤中的铁、铝等无机金属盐离子结合,有效抑制孢子的萌发和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药效可达两周。恶霉灵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在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的分蘖,根毛的增加和根的活性提高。因对土壤中病原菌以外的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很小,所以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不产生影响,在土壤中能分解成毒性很低的化合物,对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