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挥农药[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控害保产的积极作用,避免或降低农药的负面影响,必须科学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农药。那么如何科学使用农药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科学使用农药技术的介绍吧。
科学使用农药技术:
1、对症用药[用药出自《吕氏春秋·荡兵》,解释:指下药,使用药物。]。
农药品种很多,特点不同,针对防治[防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áng zhì,译为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的病虫害,选用适合的农药。
2、适时用药。
在病虫防治适期用药,防效才理想。如保护性剂一定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杀虫剂一般在害虫3龄前使用;除草剂一般在杂草芽前使用等。
3、药量准确。
任何农药均应按推荐用量使用,随意增减用量易造成作物[作物,拼音是zùo wù,指油料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药害或影响防效。
4、均匀周到。
施药[施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ī yào,指施舍药物。]均匀周到,不能重喷或漏喷,以保证对作物,对病虫草有效。
5、合理混用。
混用后不能增加对人畜的毒性,有效成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增加用药成本,能提高防效。
6、看天施药。
高温、大风、阴雨天气不宜施药。一般农药喷施的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过高,不仅药剂易挥发、分解,而且还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和植物药[植物药是以植物的部分或者全体为医疗目的的医药品,分为传统植物药和现代植物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使用的植物提取物为现代植物药。]害;风天施药,会使农药粉剂或药液飘移;雨天施药,药剂易被雨水冲刷而降低药效.上午8-10时,下午15-18时打药为宜。
7、交替用药。
避免病菌、害虫对一种农药产生抗性,防治时必须轮换用药、交替使用。
8、施药。
人:配药、施药要防止农药腐蚀皮肤,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连续施药时间不要超过6小时。
农产品: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使用低毒低残留或生物农药[生物农药(Biological pesticide)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严格遵守农药间隔期[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即在作物收获前的一定时间内禁止施药。
9、环境。
农药包装物[包装物是指为包装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的材料。]禁止乱扔,要集中销毁。
如何科学使用农药,科学使用农药技术介绍就介绍到这里了,想了解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百科网[招商网是国内知名招商联展平台,集广告制作、网络媒体投放、整合营销于一体,以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熟的盈利模式,为全国各大招商、连锁、加盟企业提供一站式网络宣传推广服务。](微信号:huobao3456tv),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