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三证”指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标准和农药登记证
1、经营农药要的证件:工商营业执照、农药经营许可证、农药危险品经营许可证。
2、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3、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还有昆虫激素。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和微粒剂等。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
4、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 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它们能大量消灭害虫。但它们的稳定性好,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动植物及人体中不断积累,为此被淘汰。 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替代最初的农药。 然而它们含有磷元素,容易造成水生物富营养化。近年来,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出现,现在人们已经找到了具有专一性的农药,即激素类农药。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前款规定的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一)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鼠、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二)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三)调节植物、昆虫生长;
(四)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
(五)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六)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第三条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加强对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药监督管理经费列入本级**预算,保障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五条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负责,自觉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推进农药专业化使用,促进农药产业升级。
对在农药研制、推广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 农药登记第七条 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新农药研制者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第八条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农药登记评审。
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国务院农业、林业、卫生、环境保护、粮食、工业行业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供销合作总社等单位推荐的农药产品化学、药效、毒理、残留、环境、质量标准和检测等方面的专家;
(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有关专家;
(三)国务院农业、林业、卫生、环境保护、粮食、工业行业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供销合作总社等单位的代表。
农药登记评审规则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第九条 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进行登记试验。
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新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向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对试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准予登记试验;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条 登记试验应当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试验单位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
与已取得中国农药登记的农药组成成分、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相同的农药,免予残留、环境试验,但已取得中国农药登记的农药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在登记资料保护期内的,应当经农药登记证持有人授权同意。
登记试验单位应当对登记试验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第十一条 登记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农药登记申请,并提交登记试验报告、标签样张和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等申请资料;申请新农药登记的,还应当提供农药标准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送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持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农药标准品以及在有关国家(地区)登记、使用的证明材料,向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前款规定的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一)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鼠、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二)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三)调节植物、昆虫生长;
(四)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
(五)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六)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第三条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加强对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药监督管理经费列入本级**预算,保障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五条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负责,自觉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推进农药专业化使用,促进农药产业升级。
对在农药研制、推广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第二章 农药登记第七条 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新农药研制者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农药登记。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负责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第八条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农药登记评审。
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国务院农业、林业、卫生、环境保护、粮食、工业行业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供销合作总社等单位推荐的农药产品化学、药效、毒理、残留、环境、质量标准和检测等方面的专家;
(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有关专家;
(三)国务院农业、林业、卫生、环境保护、粮食、工业行业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供销合作总社等单位的代表。
农药登记评审规则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第九条 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进行登记试验。
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备案。第十条 登记试验应当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试验单位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
与已取得中国农药登记的农药组成成分、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相同的农药,免予残留、环境试验,但已取得中国农药登记的农药依照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在登记资料保护期内的,应当经农药登记证持有人授权同意。
登记试验单位应当对登记试验报告的真实性负责。第十一条 登记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提出农药登记申请,并提交登记试验报告、标签样张和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等申请资料;申请新农药登记的,还应当提供农药标准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送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持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农药标准品以及在有关国家(地区)登记、使用的证明材料,向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十二条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受理申请或者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报送的申请资料后,应当组织审查和登记评审,并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农药登记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农药“三证”是指农药准产证、农药标准和农药登记证。每一个农药厂家的每一个商品化的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农药也都有各自的“三证”。如果 “三证”不齐全,或假冒其它厂家的“三证”,这个产品就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如果一个农药产品,虽然有了“三证”,但是产品的质量实际上达不到“三证”规定的要求,这个产品,也属于劣质次品。因此,“三证”也是检查监督农药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1、农药准产证
农药是精细化工品,也是有毒物质。为保证农药产品的质量,国家规定生产农药的厂家必须具备特定的厂房、设施、技术和管理等条件,经省 (市)化工厅 (局)审查上报化工部批准后才能生产。国家对于农药的生产有一定的布局和限制,准产证就是获得国家批准允许生产的重要证书。
2、农药标准
农药标准是农药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标准化的规定。每一个商品化的农药都必须制订农药标准,并有一个标准号。没有标准号的农药产品,不准进人市场。
我国的农药标准分为***: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1)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由企业或生产厂家自己制订的标准,要经地方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发布实施,并且这个企业标准只有制订标准的厂家施用。农药新产品要投产,必须首先具备企业标准。
2)行业标准:当一个农药产品已有多个厂家生产,产量增多,质量提高。就需要制订行业标准。一个农药产品的行业标准一经批准颁布,各有关生产厂家都必须遵照执行。原来企业自己制订的企业标准(往往水平相对低)则停止使用。行业标准也可叫部颁标准,因为它是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由化工部批准并发布实施的。
3)国家标准:当一个农药产品的产量有了进一步的增加,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则需要制订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
3、农药登记
为确保农药的质量和药效,在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对人、畜的安全性,使用后对植物、水、土、空气等环境的影响,在农药进入市场之前,生产厂家必须向国家主管农药登记的机构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申请登记,经审查批准发给登记证后,方可组织生产,作为商品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第二章中已作了明文规定。
农药登记分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两大类:
1)临时登记:农药生产厂对其生产的农药经过田间小试验后,为通过示范试验获得进一步的资料和少量的试销、试用,须申请临时登记。申请临时登记时,必须提**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生态和标签等详细资料。临时登记有效期一般为1~2年。
2)正式登记:在经过国内田间试验和残留试验取得完整数据,毒理学和环境生态也具备完整的资料。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还需申请正式登记。正式登记一般是临时登记的补充,资料更为完善。正式登记有效期为5年。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负责全国农药的登记工作。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农药“三证”是农药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的证书和编号,缺一不可。同时,农药“三证”也是生产、销售优质农药的基本保证,也是农民朋友购买农药时必须密切注意查看的重要标志。
三证:
1.农药登记证临时登记证号以 LS或WL开头,如LS96030(农地乐52.25% 乳油)、WL93614(神煞0.2%气雾剂)。正式品种登记证号以PD、PDN、WP、WPN开头,如PDI-85(敌杀死)、PDN2-88(丁草胺)WPI-92(驱蚊液)等。分装农药的尚需办理分装登记证,证号如LS981606—浙99042等。
2.生产许可(批准)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格式如XK13-067009等。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格式如HNP33055-C0440等。
3.质量标准证中国农药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种,其证号分别以GB或Q等开头。
简介:
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 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它们能大量消灭害虫。但它们的稳定性好,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动植物及人体中不断积累,为此被淘汰。 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替代最初的农药。 然而它们含有磷元素,容易造成水生物富营养化。近年来,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出现,现在人们已经找到了具有专一性的农药,即激素类农药。
贮藏方法:
一、防止分解。存放农药的地方应阴凉、干燥、通风,温度不应超过25摄氏度,更要注意远离火源,以防药剂高温分解。
二、防止挥发。由于大多数农药具有挥发性,贮存农药要注意施行密封措施,避免挥发降低药效,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三、防止误用。农药要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做好标记,瓶装农药破裂,要换好包装,贴上标签,以防误用。
四、防止失效。粉剂农药要放在干燥处,以防受潮结块而失效。
五、防止中毒。农药不能与粮油、豆类、种子、蔬菜、食物以及动物的饲料等同室存放,特别注意不要放在小孩可接触的地方。
六、防止变质。农药要分类贮存。按化学成分,农药可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三大类。这三类农药要分别存放,距离不要太近,防止农药变质;也不能和碱性物质、碳铵、硝酸铵等同时存放在一起。
七、防止火灾。不要把农药和易燃易爆物放在一起,如烟熏剂、汽油等,防止引起火灾。
八、防止冻结。低温要注意防冻,温度保持在1℃以上。防冻的常用办法是用碎柴草、糠壳或不用的棉被覆盖保温。
九、防止污染环境。对已失效或剩余的少量农药不可在田间地头随地乱倒,更不能倒入池塘、小溪、河流或水井。也不能随意加大浓度后使用,应采取深埋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十、防止日晒。用棕色瓶子装着的农药一般需要避光保存。需避光保存的农药,若长期见光曝晒,就会引起农药分解变质和失效。例如乳剂农药经日晒后,乳化性能变差,药效降低。所以在保管时必须避免光照日晒。
十一、防止混放。农药分酸、中、碱性。酸性有敌敌畏、溴氧菊酯等;中性有三唑磷、杀虫双、螟施净、锐劲特等;碱性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农用链霉素、噻菌铜等。这三种不同性质的农药在冬季保管时要隔开存放(相距最好在2米以上),对用不完的两种农药也不能混装在一个瓶内,以免失效。
经营农药必看,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这5种资料你准备齐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