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吃到嘴里会有点儿发涩的口感,这是正常的,没有问题。 因为黄瓜性凉、味苦,发涩的口感主要来自黄瓜所含的丙醇二酸,这是其它一般蔬菜不含的成分。 丙醇二酸和唾液融合会有点儿发涩的口感,其实丙醇二酸是个好定西呢, 黄瓜中所含的这个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 还有,黄瓜中的纤维素对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除,以及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强身健体。 此外,黄瓜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 黄瓜还是减肥的好蔬菜,黄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除了对减肥者有好处以外,对于糖尿病人用黄瓜代替淀粉类食物充饥,血糖非但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
不削皮有营养。
最近,研究人员根据黄瓜内部的不同结构,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即瓜皮、瓜籽、瓜肉及以上三部分的混合物,然后分别测定新鲜时和烹饪后的维生素 C含量。
结果发现,每100克新鲜黄瓜中的维生素C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皮、籽、混合、肉,分别为19.79毫克,15.40毫克、13.17毫克和6.54毫克。可见,黄瓜皮的维生素C含量是其肉质部的3倍多。黄瓜经过烹饪以后,四种样品中的维生素 C含量都有所减少,但其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却为籽、皮、混合物、肉,其中籽最高(13.20毫克/100克),而肉质部最低(仅为1.79毫克/100克),前者竟然是后者的7.37倍!
上述研究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有趣的启示:原来人们食用的黄瓜肉质部竟然是黄瓜中维生素 C含量最低的部分,而真正含量高的部分却是新鲜的黄瓜皮和烹饪后的黄瓜籽。这就提示我们,原来食用黄瓜时削皮去籽的做法,其实是丢弃了黄瓜中维生素 C含量最丰富的部分,就好像"买椟还珠",十分可惜。所以,就此意义而言,黄瓜最宜生食,而且最好带皮吃。当然,眼下的农药污染问题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吃"皮",但至少不要弃籽。家庭主妇也可以到超市选购有绿色标签的无污染黄瓜,只要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如果是女生自用的话,可根据自己需求来定。
如果是买的就怕没清洗干净有药物残留,自家种的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了
黄瓜吃到嘴里会有点儿发涩的口感,这是正常的,没有问题。
因为黄瓜性凉、味苦,发涩的口感主要来自黄瓜所含的丙醇二酸,这是其它一般蔬菜不含的成分。
丙醇二酸和唾液融合会有点儿发涩的口感,其实丙醇二酸是个好定西呢,
黄瓜中所含的这个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
还有,黄瓜中的纤维素对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除,以及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强身健体。
此外,黄瓜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
黄瓜还是减肥的好蔬菜,黄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除了对减肥者有好处以外,对于糖尿病人用黄瓜代替淀粉类食物充饥,血糖非但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
蔬菜中,黄瓜残留的农药是最多的,含有4-13种不同农药残留。
一般说来,蔬菜水果在采摘的前一周,应该不再喷洒农药。如果没过安全期就进行采收,不论是到市场上销售或是自己食用都是不安全的。
一根黄瓜从开花到最后上市需要50多天的时间,但是,有一种“细胞分裂素”,同样大小的黄瓜只需7天就可以成熟。那么,普通老百姓怎样通过肉眼去鉴别黄瓜是否是“催”出来的呢?要抓住催熟的黄瓜有三个特点———尾部细长、头部有个小圆球、直。“细胞分裂素”会促使黄瓜的尾部越长越长、头部还会长出一个小圆,而长得很直的黄瓜说明喷洒了“黄瓜绿脆直”激素,这样的黄瓜说明农药、激素喷洒得多。
但是对于很多蔬菜是否还残留农药光凭肉眼很难鉴别,所以,食用蔬菜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第一招:浸泡。
可以将买回来的蔬菜浸泡几分钟再冲洗。或者你可以用淘米水浸泡蔬菜,这样可以中和农药毒性。
第二招:盐水洗菜。
用5%的盐水洗菜。
第三招:削皮。
像类似黄瓜、茄子这一类的蔬菜,一般来说农药用得比较多,这类蔬果食材可以直接削皮再吃。
第四招:高温加热。
高温加热也可以使农药分解。一些耐热的蔬菜,比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净后再用开水烫几分钟,可使农药量下降30%,再经高温烹调,就可以清除90%的农药;
第五招:阳光照射。
阳光照射可使蔬菜中的部分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等农药的残留量可减少60%左右。
这种情况真没准的,黄瓜一般的正常情况下,他在三天后开始打蔫了,五天后就开始腐烂了。很可能有问题吗。
黄瓜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可生食的蔬菜多半有甘甜的滋味及脆嫩口感,因加热会破坏养分及口感,通常只需洗净即可直接调味拌匀食用,如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柿子椒、大白菜心、圆白菜等。
黄瓜需要去皮吗
黄瓜不需要去皮,皮也有很丰富的营养,好办法是用一种塑料网做成的球,(就是用来搽锅或者电饭锅内胆那种,一般超市就有得卖),洗黄瓜的时候用这个轻轻的在黄瓜上来回搽几下刺就会没有了,因为是塑料的,不会伤到黄瓜皮,只会把刺全部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