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种类
可回收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不可回收
厨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其它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卫生纸
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陶器、烟盒等。
餐厨垃圾装袋
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果壳
在垃圾分类中,“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余垃圾。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也归类在“厨房垃圾”。
尘土
在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它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房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有毒有害垃圾
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扩展资料:
产生原因
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水体。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元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
分类原则
分而用之
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
因地制宜
各地、各区、各社(区)、各小区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能力、居民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与心理承担能力等各不相同。
自觉自治
社区和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逐步养成“减量、循环、自觉、自治”的行为规范,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利用的主力军。
减排补贴 超排惩罚
制定单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标准,低于这一排放量标准的给予补贴;超过这一排放量标准的则予以惩罚。减排越多补贴越多,超排越多惩罚越重,以此提高单位和居民实行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的积极性。
捆绑服务 注重绩效
在居民还没有自愿和自觉行动而居(村)委和**的资源又不足时,推动分类排放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企业介入。但是,仅仅承接分类排放难以获利,企业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绑服务就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将推动分类排放服务与垃圾收运、干湿垃圾处理业务捆绑,可促进垃圾分类资本化,保障企业合理盈利。
垃圾分类回收说难不难,分而用之实为关键,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觉自治行为规范。
参考资料:垃圾分类_百度百科
土壤自净作用是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只要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土壤的自净容量,就不会造成污染。一般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或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可以增大土壤自净容量(或环境容量);此外,发现、分离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种引入土体,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也是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农药有机污染及其成因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向土壤环境中投入或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现象。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施用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及施药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化学农药包括各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剂等。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物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资料表明,世界范围内农药所避免和挽回的农业病、虫、草害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3。然而长期大量的使用农药其污染及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农药对土壤、大气、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施用农药的80%-90%最终将进入土壤环境,其行为包括:被土壤胶粒及有机质吸附;被作物及杂草吸收;随地表水径流或向深层土壤淋溶;向大气扩散、光解;被土壤化学降解或微生物降解。其中土壤吸附是导致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污染的主要行为。是指在土壤作用力下使农药聚集在土壤胶粒表面,使土壤颗粒与土壤溶液界面上的农药浓度大于土壤本体中农药浓度的现象。吸附会降低农药的活性,影响药效的发挥,同时也阻滞了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挥发。土壤的有机污染作为影响土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到一定时间或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其他土壤有机污染物还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杀虫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这些种类的农药毒性较低,但因使用范围扩大,其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亦不容忽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化学农药具有环境激素效应,其残留污染物对人和动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作用,影响生殖繁衍,造成雌性化、腺体病变和后代生命力退化。1998年,FAO曾经公布一系列具环境激素类效应的农药,包括除草剂11种、杀菌剂12种和杀虫剂30种,以及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些农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被禁用或限制使用,并成为该地域农副产品贸易的安检对象,成为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出口的一道新的绿色壁垒。
对检验不符合标准的过期农药,《农药管理条例》同时规定:“处理过期报废农药,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由此可见,对过期农药,一是普通人不能随便将其销毁,二是国家并没有一律禁止销售。但是,销售过期农药必须符合三个规定:一是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农药检定机构检验,产品质量仍然符合有关标准;二是必须在农药产品包装上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根据其实际效能,明确标明使用方法和用量;三是必须在限定期限内销售。
然而,现实问题就出现了。由于乡镇农资门市部所经销的过期农药种类繁多、数量偏少,加之大部分门市部距省城较远,不可能带着几瓶几袋农药到省级(更不可能到部级)农药检定机构进行检验,也就难以做出到底还能不能继续销售的正确选择。从中可以看出,《农药管理条例》有关条款事实上只是对经营量较大的批发商与生产商有效,而对基层零售商根本无法操作。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对经营未注明过期农药字样的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农药产品的,由农药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事实上,据笔者了解,一些药效好有销路的过期农药,零售商在农药俏销时直接卖给了农户;而因药效差卖不出去的过期农药,零售商不知如何处理,又不敢乱丢,只好存放在门市部或仓库内。对工商部门在执法检查中查封和没收过期农药,给予经济处罚,零售商普遍感到非常无奈与冤枉。
笔者认为,如何处理分布于广大乡镇基层门市部的过期农药,我国现行《农药管理条例》尚存明显缺陷和不可操作性。过期农药处理问题,既是一个普遍的、长期存在的问题,更是事关农民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大问题。因此,对于这些过期农药,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以此堵住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利益和经销商正当权益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数以亿计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应该去哪呢?要减少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无疑要对其进行回收处理。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农药管理条例》要求,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但专家指出,第一步的收集工作就面临困难。我国农业多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农药使用量大而分散。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缺少经济价值,在没有鼓励政策的情况下,农户用药后主动收集交回农药包装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包装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沟渠河道。
单正军进一步指出,即使进行统一收集后,还面临后续的处置难题。目前农药包装废弃物均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处置价格较高,有的地方一吨高达五六千元;同时由于一些地方很难找到有危废处置资质的企业,或者危废处置企业的处置能力有限,导致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后难以按期处置,反而会影响到回收的积极性。
不论是回收还是处置,都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单正军说,眼下一些开展回收处置试点的地方,多是财政资金来承担,尚未充分发挥农药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作用。国内外农药生产企业也对包装废弃物回收做了一些尝试,但比例仍然偏低。
来源:参考消息网
关于农药污染(废弃物)处理,FAO现有如下指导:
一、溅出(spills)及脱毒
农药溅出是在农药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事情。农药溅出必须得到及时和有效地处理,否则会污染周围环境和邻近的其他物品,造成长期污染或引起毒害事故。
处理农药溅出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防护服、戴口罩甚至防毒面具、戴手套、穿靴子、戴防护镜等。
遇到农药溅出,不能用水冲刷,因为冲刷只能导致农药进一步扩散。而应该首先采用吸附性材料进行吸附。如石灰是非常适合吸附液体农药的材料,尤其是对那些遇碱容易分解的有机磷类农药,石灰又是很好的去污(脱毒)材料。
液体农药的溅出,通常建议使用吸附材料(锯末、石灰、沙子、土)吸附处理。这些吸附材料应该在农药仓库里常备。溅出农药被吸附之后,需要将吸附有农药的材料一起装进有标志的金属桶或结实的塑料桶内,等待处理。
固体农药溅出之后,通常需要清扫干净然后装进有标志的金属桶或结实的塑料桶内,等待处理。注意清扫过程中避免产生粉尘。往溅出农药上撒上一些湿沙或锯末有利于清扫溅出农药,避免产生更多粉尘。
经过清扫以后(有时需要多次清扫),污染面还需要用水和肥皂或去污剂清洗。如果周围没有污水坑,需要用吸附材料吸附清洗农药产生的污水。
水、肥皂和去污剂是常用的脱毒材料。其他一些市售的化学品也可以用来脱毒。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类农药可以通过水解使其崩解。通常可以通过与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即漂白剂(bleach)或10%碳酸钠水溶液(也称洗涤碱,Washing soda)或5%氢**钠(也称苛性钠,caustic soda)混合使这几类农药水解而达到脱毒作用。
有机氯农药比较难以处理。虽然家用的氨水或碳酸钠溶液可以使用,但是处理这类弄哟啊溅出的主要方法还是用水和去污剂冲洗。
联吡啶类除草剂如百草枯和对草快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或强碱性的肥皂水冲洗和脱毒。
二、泄露(leak)和脱毒
通常处理泄漏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更为结实的容器来重新包装泄露中的农药。需要在农药仓库里常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空桶。发现泄露之后可以将正在泄漏的包装容器直接放进敞口的稍大的空桶内。用10%碳酸钠溶液清洗包装容器,加入的量按每20升容积的桶加1升碳酸钠溶液计算。搅拌碳酸钠溶液以便清洗容器四壁,将清洗液倒出并用吸附泄漏的吸附材料吸附之。
三、农药废弃物(pesticide waste)处理
农药废弃物包括过期或多于的农药制剂到受污染的农药包装容器等,以及剩余的喷洒液和容器洗涤水。农药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方式:
(1)焚烧(incineration);
(2)水解(Hydrolysis),适合某些农药;
(3)填埋或倾倒(burying or dumping)在批准的垃圾填埋场。
焚烧是大部分农药废弃物的有效而安全的处理方式。也是目前普遍被推荐和使用的方法。但是,有些农药如激素型除草剂,不应该采用焚烧法处理,因为这类农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如果有大量的农药需要处理,则需要向有关的主管部门或权威机构咨询。
水解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聚酯类农药的销毁可以采用水解法。将农药废弃物与10%碳酸钠水溶液或5%氢**钠水溶液混合即可。完全水解需要的时间可以估计为两个半衰期的时间再稍长一些。在向垃圾堆倾倒经处理后的溶液之前需要经实验室检验是否农药的毒性已经被去除。
没有焚烧和水解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填埋措施。但是填埋必须选择是*的地方,还要保证填埋后不会产生泄漏而污染**水或地面水。
农药废弃物填埋一般需要请专业的组织或机构或主管部门在专用的填埋场进行。一般不能将农药废弃物与公共生活垃圾一起填埋。
被农药污染的吸附材料和多余农药都必须事先与碳酸钠溶液混合之后再填埋,以帮助农药分解。石灰末也可以用作农药的分解剂。
垃圾分类: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1)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4)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2、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3、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4、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扩展资料:
垃圾分类的意义:
1、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2、减少污染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
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
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
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