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蔬菜生物学特性各异,供食器官亦不同,对养分的吸收特性和需肥量等方面亦有明显差异,而同类蔬菜的需肥特性则有相似之处。因此,不同种类蔬菜的菜田施肥必须根据不同种类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需肥特点,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
茄果类蔬菜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1)生育特性与需肥特点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以采收果实为产品的茄科类蔬菜,既是喜温性蔬菜,又是喜肥性蔬菜。其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其中以茄子的吸肥能力最强,番茄次之,辣椒耐肥力较低。全生育期明显分为营养生长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期,即苗期与开花结果期两个阶段。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采取相应措施,科学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这类蔬菜的吸钾量最高,其吸收各元素的比例顺序是K>N>P。
(2)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①注重苗期的养分供应 茄果类蔬菜幼苗期的养分供应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这类蔬菜的花芽分化都是在幼苗期,幼苗的生长好坏,直接影响到早熟性和产量,乃至产品的品质。
幼苗所需要的养分主要通过育苗的床土与基质来供应。床土或其他育苗用基质应要求疏松、肥沃、透气与保水、保肥性能强。一般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熟化肥沃的菜园土混合、过筛,其中加入适量的磷、钾肥和氮肥。苗期一般不予追肥,可以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0.2%~0.3%硝酸钾、尿素。
②重施基肥 茄果类蔬菜的生长期长,而且在定植大田之后,相当长的时间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即一边发枝长叶,一边开花结果,需要不断地供应养分,因此,在幼苗定植之前,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以保证全生育期中的养分供应。基肥用量约占全施肥量的50%~60%,且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以磷、钾肥,每667平方米可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15~20千克,菜田肥力太薄或苗情很弱的田块,可适当增加速效氮肥做追肥,但以腐熟的人粪尿最适宜。基肥要充分腐熟,每667平方米4000~5000千克,并要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③分次追肥 茄果类蔬菜是不断结果分期采收的蔬菜,开始着果以后,对养分的需要量不断增加,盛果期时对养分的需要量最大,通过分次追肥可以及时保证供应。一般自门茄或第一穗果坐稳果后开始追肥,结合采收,每15天左右1次,连续追肥3~5次,盛果期要重施追肥,防止早衰。
瓜类蔬菜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1)生育特性与需肥特点
瓜类蔬菜包括黄瓜、南瓜、冬瓜、瓠瓜、丝瓜、甜瓜、西瓜、苦瓜等以采收嫩瓜或老熟瓜为产品器官的葫芦科蔬菜。
每生产1000千克瓜类果实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黄瓜吸N2.8~3.2千克,P2O50.8~1.3千克,K2O3.6~4.4千克;冬瓜吸N1.3~2.8千克,P2O50.6~1.2千克,K2O1.5~3.0千克。
(2)优质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①苗期适当的养分供应培育壮苗 瓜类作物的育苗期短,但花分化仍在苗期,因此,幼苗期的养分供应,对幼苗生长和花芽分化以及熟性与产量都有影响。要选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拌以腐熟的厩肥和少量磷、钾肥作床土育苗,以利培育壮苗。
②根据不同瓜类作物的需肥特点,重施基肥和追肥 瓜类作物的生育期长,亦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多是不断结果不断采收或成熟后一次性采收的作物,但不同的瓜类作物其结果习性和需肥特性亦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基肥和追肥的使用上应区别对待。例如黄瓜、苦瓜、丝瓜等,其果型小,结果早,结瓜多,在产品产量的构成上属嫩果型瓜类。一般营养器官长到一定大小时即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其持续时间长,不断着生雌花,不断结果,不断采收,需要持续不断地供应养分。但黄瓜的根系浅、吸肥力弱,根系不耐高浓度的土壤溶液环境,且又喜硝态氮肥,所以,黄瓜的施肥原则是基肥和追肥并重,即在适量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采收多次追肥,少吃多餐。
叶菜类蔬菜的需肥特点:叶菜类蔬菜种类多,产品器官以营养体为主,主要包括以嫩叶、嫩茎供食用的小白菜、芹菜、菠菜、生菜、莴苣,以叶球供食用的结球甘蓝、大白菜、结球生菜等。这类蔬菜中,小型叶菜生长全期需氮最多;大型叶菜需氮也多,但到生长盛期则需增施钾肥和适量磷肥。若全期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小,组织粗硬,产量低,品质差。科学施肥先要了解各种蔬菜的元素吸收量,减去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然后根据不同肥料的利用系数,其施肥量要比蔬菜对养分的吸收量大,氮为吸收量的1~3倍,磷为吸收量的2~6倍,钾为吸收量的1.5倍。要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一般要求每667平方米大棚年施用有机肥量5吨以上,并注意微量元素、稀土肥及生物菌肥的施用,少施挥发性化肥,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和有副作用的含氯离子化肥,否则不仅容易导致土壤恶化,还能引发肥害。
农业生物学分类是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比较适合于生产上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菜类 指以膨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根用甜菜等。生长期中喜温和冷凉的气候。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根,贮藏大量的养分,到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一般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要求轻松深厚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2)白菜类 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如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青花菜)、芥菜类(榨菜、雪里蕻、结球芥菜)。生长期间需湿润和凉爽气候及充足的水肥条件。温度过高、气候干燥则生长不良。除采收菜薹及花球外,一般第一年形成叶丛或叶球,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栽培上要避免先期抽薹。均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绿叶蔬菜 以幼嫩的叶或嫩茎供食用。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苋菜、蕹菜、落葵等。其中多数属于二年生,如莴苣、芹菜、菠菜。也有一年生的,如苋菜、蕹菜。共同特点是生长期短,适于密植和间套作,要求极其充足的水分和氮肥。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将它们分为二类:菠菜、芹菜、茼蒿、芫荽等喜冷凉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能耐短期霜冻,其中以菠菜耐寒力最强。苋菜、蕹菜、落葵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左右。喜冷凉的主要作秋冬栽培,也可作早春栽培。
(4)葱蒜类 以鳞茎(叶鞘基部膨大)、假茎(叶鞘)、管状叶或带状叶供食用。如洋葱、大蒜、大葱、香葱、韭菜等。根系不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差,要求肥沃湿润的土壤,一般耐寒。长光下形成鳞茎,低温通过春化。可用种子繁殖(洋葱、大葱、韭菜),也可无性繁殖(大蒜、分葱、韭菜)。以秋季及春季为主要栽培季节。
(5)茄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茄科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但开花期要求充足的光照。种子繁殖,一般在冬前或早春利用扩地育苗,待气候温暖后定植于大田。
(6)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葫芦科蔬菜。包括南瓜、黄瓜、甜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茎蔓性,雌雄同株而异花,依开花结果习性,有以主蔓结果为主的西葫芦、早黄瓜。有以侧蔓结果早、结果多的甜瓜、瓠瓜。还有主侧蔓几乎能同时结果的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瓜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及充足的阳光。西瓜、甜瓜、南瓜根系发达,耐旱性强。其它瓜类根系较弱,要求湿润的土壤。生产上,利用摘心、整蔓等措施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春种夏收,有的采收可延长到秋季,还可夏种秋收。
(7)豆类 以嫩荚或豆粒供食用的豆科蔬菜。包括菜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等。除了豌豆及蚕豆耐寒力较弱能越冬外,其它都不耐霜冻,须在温暖季节栽培。豆类根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对氮肥的需求量没有叶菜类及根菜类多。种子繁殖,也可育苗移栽。
(8)薯芋类 以**块茎或块根供食用,包括茄科的马铃薯、天南星科的芋头、薯蓣科的山药、豆科的豆薯等。这些蔬菜富含淀粉,耐贮藏,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除马铃薯生长期短不耐高温外,其它生长期都较长,且耐热不耐冻。均用营养体繁殖。
(9)水生蔬菜类 需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蔬菜。如藕、茭白、慈菇、荸荠、水芹、菱等。宜在池塘、湖泊或水田中栽培。生长期间喜炎热气候及肥沃土壤。除菱角、芡实以外、其它一般无性繁殖。
(10)多年生蔬菜类 指一次种植后,可采收多年的蔬菜。如金针菜、石刁柏、百合等多年生草本蔬菜及竹笋、香椿等多年生木本蔬菜。此类蔬菜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采用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1)食用菌类 指能食用、无毒的蘑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竹荪、猴头、木耳、银耳等。它们不含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必须从其它生物或遗体、排泄物中吸取现存的养分。培养食用菌需要温暖、湿润肥沃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有牲畜粪尿、棉子壳、植物秸秆等。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农药、硝酸盐、**酸盐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之内的商品蔬菜。要生产无公害蔬菜,必须以环境良好的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指导,以控制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为核心,重点抓好农药、肥料的合理使用,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产品。(1)建立基地建立稳定的高标准基地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前提条件。基地必须选择在远离城市、工矿企业、发电厂、医院、公路、机场、车站、码头及城市垃圾场等不可能危害蔬菜质量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内。基地内不得堆放垃圾、工矿废渣,不得用工业废水灌溉菜田,不受污染源的影响。基地的环境须经农业环保部门检验,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安全 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并定期对基地的环境和蔬菜产品进行检测,特别是对大气、土壤、灌溉水、蔬菜中的硝酸盐和农药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取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使基地环境不受侵染,逐步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2)合理施肥①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肥料的使用原则 以生物菌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生物活性为目的,所有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不对环境和蔬菜的品质产生不良的后果,符合国家制定的《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②增施生物菌有机肥 增加有机肥的用量,一是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生物活力,有机肥供肥全面,对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作用;二是能减轻蔬菜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因连作诱发加重的土传病害。有机肥应以猪圈肥、禽肥、秸秆堆肥、牛羊粪肥、饼肥、人粪尿等为主。这些肥料要掺加生物菌充分发酵腐熟,以杀死有害病原菌及寄生虫卵等。方法是:在使用前将肥料均匀掺加生物菌后堆积起来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四周用土压实、封严,进行发酵。施用前6~8天将薄膜揭去,把肥料充分翻动一下,使发酵时产生的废气彻底散发掉,以免对蔬菜产生危害。施用量因蔬菜作物不同而异:韭菜、黄瓜、番茄等比较喜肥的蔬菜,每667平方米用量一般为4000~5000千克,其他蔬菜最低用量不应少于2000~2500千克。使用时将有机肥捣细后均匀撒入地面,随耕地深翻入土。(3)科学用药①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原则 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标准》的要求使用农药。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使神经系统中毒的农药,如林丹、甲基对硫磷、**乐果、克百威、杀虫脒等;二是控制使用易中毒和全杀性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如菊酯类农药;三是以农业防治和生态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和生化农药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多抗霉素、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啶虫脒、虫酰肼、灭幼脲、多菌灵等;四是掌握农药使用操作规程,提高农药使用技术,严防人、畜中毒,防止对畜、禽、鱼、蚕、蜂等养殖业动物和生物环境、水源的污染和危害;五是防止对蔬菜基地环境的污染。②按照防治指标,适时合理用药 病虫害的防治应在达到一定的防治指标时,进行防治。没有达到防治指标的菜田,不宜用药,以保护害虫天敌,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在防治适期内,宜在害虫低龄期、抗药能力弱的时期和病害初发期开始施药。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农业生物学分类是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比较适合于生产上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菜类 指以膨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根用甜菜等。生长期中喜温和冷凉的气候。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根,贮藏大量的养分,到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一般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要求轻松深厚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2)白菜类 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如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青花菜)、芥菜类(榨菜、雪里蕻、结球芥菜)。生长期间需湿润和凉爽气候及充足的水肥条件。温度过高、气候干燥则生长不良。除采收菜薹及花球外,一般第一年形成叶丛或叶球,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栽培上要避免先期抽薹。均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绿叶蔬菜 以幼嫩的叶或嫩茎供食用。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苋菜、蕹菜、落葵等。其中多数属于二年生,如莴苣、芹菜、菠菜。也有一年生的,如苋菜、蕹菜。共同特点是生长期短,适于密植和间套作,要求极其充足的水分和氮肥。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将它们分为二类:菠菜、芹菜、茼蒿、芫荽等喜冷凉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能耐短期霜冻,其中以菠菜耐寒力最强。苋菜、蕹菜、落葵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左右。喜冷凉的主要作秋冬栽培,也可作早春栽培。
(4)葱蒜类 以鳞茎(叶鞘基部膨大)、假茎(叶鞘)、管状叶或带状叶供食用。如洋葱、大蒜、大葱、香葱、韭菜等。根系不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差,要求肥沃湿润的土壤,一般耐寒。长光下形成鳞茎,低温通过春化。可用种子繁殖(洋葱、大葱、韭菜),也可无性繁殖(大蒜、分葱、韭菜)。以秋季及春季为主要栽培季节。
(5)茄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茄科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但开花期要求充足的光照。种子繁殖,一般在冬前或早春利用扩地育苗,待气候温暖后定植于大田。
(6)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葫芦科蔬菜。包括南瓜、黄瓜、甜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茎蔓性,雌雄同株而异花,依开花结果习性,有以主蔓结果为主的西葫芦、早黄瓜。有以侧蔓结果早、结果多的甜瓜、瓠瓜。还有主侧蔓几乎能同时结果的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瓜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及充足的阳光。西瓜、甜瓜、南瓜根系发达,耐旱性强。其它瓜类根系较弱,要求湿润的土壤。生产上,利用摘心、整蔓等措施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春种夏收,有的采收可延长到秋季,还可夏种秋收。
(7)豆类 以嫩荚或豆粒供食用的豆科蔬菜。包括菜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等。除了豌豆及蚕豆耐寒力较弱能越冬外,其它都不耐霜冻,须在温暖季节栽培。豆类根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对氮肥的需求量没有叶菜类及根菜类多。种子繁殖,也可育苗移栽。
(8)薯芋类 以**块茎或块根供食用,包括茄科的马铃薯、天南星科的芋头、薯蓣科的山药、豆科的豆薯等。这些蔬菜富含淀粉,耐贮藏,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除马铃薯生长期短不耐高温外,其它生长期都较长,且耐热不耐冻。均用营养体繁殖。
(9)水生蔬菜类 需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蔬菜。如藕、茭白、慈菇、荸荠、水芹、菱等。宜在池塘、湖泊或水田中栽培。生长期间喜炎热气候及肥沃土壤。除菱角、芡实以外、其它一般无性繁殖。
(10)多年生蔬菜类 指一次种植后,可采收多年的蔬菜。如金针菜、石刁柏、百合等多年生草本蔬菜及竹笋、香椿等多年生木本蔬菜。此类蔬菜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采用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1)食用菌类 指能食用、无毒的蘑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竹荪、猴头、木耳、银耳等。它们不含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必须从其它生物或遗体、排泄物中吸取现存的养分。培养食用菌需要温暖、湿润肥沃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有牲畜粪尿、棉子壳、植物秸秆等。
农业生物技术是指运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高抗病性、抗倒伏、抗盐、抗寒农作物。据农业投资机构Agfunder的最新报告,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基因编辑创业公司的崛起直接推动了该领域50%的投资增长。在线农业综合市场平台正在全球持续崛起,2018年度全球投资额大幅增长58%,在该领域,更多的创业公司开始把农民与买家联系起来,一方面帮助农民获得合适的价格与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帮助买家获得更好的农产品和服务。同时,生物技术在改善人类生活、改善地球环境方面前景远大。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九十亿,而生物技术为可持续生存、健康饮食、抵抗疾病和减少对地球的印迹等带来了新的希望。生物技术作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革命性的突破。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农业能称霸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美国一家在于经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品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动植物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目前,美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抗虫、抗病、抗旱涝等特征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从而获得获得了可在旱地和贫瘠土地上生长的高产谷物新品种。
B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是:1、确定合理种植时间大棚蔬菜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时间的早晚,反季节蔬菜,春季前后是效益最高期,应把种植时间确定春季前后为产量最高期作为依据。由原来一年一茬发展到现在70%为一年。两茬的地方,定植期大体为:一年一茬的定植期在10月上、中旬,而一年两茬的为:第一茬在7月上、中旬,第二茬在12月至翌年1月定植。这样的种植时间效益较高。2、选用高产抗病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高产的栽培技术首先离不开良种。利用温室这种设施种植反季节蔬菜依靠的是充足的光热资源,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豆类、洋香瓜等几大类蔬菜瓜果。选择良好的品种一般增产10%~20%,效益增加10%以上。3、选择合理棚型和棚膜大棚分为5个类型,在蔬菜的种植上要根据蔬菜对温度的不同要求选择建棚棚型,或者说根据自己的棚型确定种植蔬菜种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蔬菜的理想产量。棚膜的选择对产量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种植的效益。大棚膜根据材料不同分聚氯乙烯、聚乙烯、EVA膜,根据功能分为长寿无滴膜、半滴膜、消雾膜等。应根据蔬菜不同种类合理选择,种植黄瓜应选用聚氯乙烯膜,用这种膜种出的黄瓜颜色正,种植西红柿应选择聚乙烯或EVA膜,因西红柿属喜温喜光类型但又较耐弱光、低温,这两种膜均可满足西红柿生长的要求。种植茄子应选用EVA膜,这种膜透光率高,抗老化、无滴性好且消雾,茄子上色好。4、配方施肥施肥是增产的基础,蔬菜产量高带走的养分也多,因此,要增施底肥是重要的保障,一般亩产1-2万斤的,基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2万斤(可用益富源生物菌肥发酵剂或益富源粪便腐熟剂),并且根据需要还可与速效化肥搭配,做到长效、速效配伍。速效化肥以三元复合、磷酸二铵居多。另外,还要基施一定数量的铁、硼、钼微量元素和钙、硫等中量元素肥料。进入结瓜期,还要随水冲施一定的益富源生物菌肥益生菌做冲施肥。5、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棚蔬菜生产,由于改变了田间小气候,各种病害发生较露地栽培重。搞好病虫害防治是取得高产的关键,黄瓜病虫害有27种,西红柿43种,甜(辣)椒21种,豆类也若干种,及时、准确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病虫害十分重要。应根据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甚至使用无残留生物制剂代替农药。
没有泥土也能种植蔬菜,方法很简单,教你几个小技巧
根据蔬菜栽培、育种和利用等的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蔬菜作物进行归类、排列的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植物学分类、农业生物学分类、生态学分类、食用器管分类等。按植物学分类,中国栽培的蔬菜有35科180多种,按农业生物学分类可分为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薯芋类、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野生蔬菜和食用菌类13类;按食用器官则可分为根菜、叶菜、茎菜、花菜和果菜5类;按对温度的要求分为耐热、喜温、耐寒、半耐寒和耐寒而适应广5类;按光周期反应则可分为长光性、中光性和短光性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