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是遵循马氏规则加成,也就是H会加在氢**比较多的碳**上,而Br会加在氢**比较少的碳**上。
在有过**物的情况下,会有反马氏规则加成,就是上述加成调换一下。
具体你可以百度百科“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
农药的种类有:
1、杀菌剂:杀菌剂又称杀生剂、杀菌灭藻剂、杀微生物剂等,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的化学制剂。在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
2、杀螨剂:杀螨剂,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药剂称为杀螨剂。早期使用的杀螨剂多为硫磺和无机硫制剂。
3、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有害线虫的一类农药。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体形微小,在显微镜下方能观察到。对植物有害的线虫约3000种,大多生活在土壤中,也有的寄生在植物体内。
4、杀鼠剂:狭义的杀鼠剂仅指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学药剂,广义的杀鼠剂还包括能熏杀鼠类的熏蒸剂、防止鼠类损坏物品的驱鼠剂、使鼠类失去繁殖能力的不育剂、能提高其他化学药剂灭鼠效率的增效剂等。
5、除草剂: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 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其中的氯酸钠、硼砂、砒酸盐、三氯醋酸对于任何种类的植物都有枯死的作用,其作用受除草剂、植物和环境条件三因素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药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虽然能暂时防治农林病虫害,却会对人畜造成了深远而惨重的危害。因此,农药的使用,并没有造福人类,而是人类自身和其他生物带来了严重灾难。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 约90%的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严重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农药可以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间接途径就是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经食物链的逐步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积累才显示出症状,不为人们所认识。 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这类污染范围广,危害的人众多,在许多情况下,是人类自己在毒害自己。所以说,这类危害更加危险。
目前,农药已经对人类和其它生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给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无法估量、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一、农药污染的广泛性
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每年有460多万吨化学农药被喷洒到自然环境中。据美国康奈尔大学介绍,全世界每年使用的4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地表水、**水)、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据美国环保局报告,美国许多公用和农村家用水井里至少含有国家追查的127种农药中的一种。印第安纳大学对从赤道到高纬度寒冷地区90个地点采集的树皮进行分析,都检出DDT、林丹、艾氏剂等农药残留。曾被视为“环境净土”的地球两极,由于大气环流、海洋洋流及生物富集等综合作用,在格陵兰冰层、南极企鹅体内,均已检测出DDT等农药残留。我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且以使用杀虫剂为主,致使不少地区土壤、水体及粮食、蔬菜、水果中农药的残留量大大超过国家安全标准,对环境、生物及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1)有机磷农药;(2)有机氯农药。
(2)阻碍作物根系的深孔和对土壤的水分吸收.造成弱苗、死苗、倒伏和减产;
(3)残留碎片还会随着农作物的桔秆和饲料进入牛、羊等家禽的食物之中,家畜误服残膜碎片后,可导致家畜的肠、胃功能失调、膘情下跌,甚至死亡;
(4)燃烧残片会造成二次大气污染;
(5)有些残膜被吹到田边地角、水沟、池塘、河流中,或挂到树上,造成环境公害。
二、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周围居民和使用农药的农民;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化妆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
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
1、急性中毒
农药经口、吸呼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往往导致神经麻痹乃至死亡,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成为最明显的农药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报告,全世界每年有300多万人农药中毒,其中20万人死亡。美国每年发生6.7万起农药中毒事故,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事故达50万人次,死亡约10万多人。1995年9月24日**电视台报导,广西宾阳县一所学校的学生因食用喷洒过剧毒农药的白菜,造成540人集体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的表现和原因
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倦怠、腹痛等,重者出现痉挛、呼吸困难、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来自受污染的蔬菜,而硝酸盐是国内外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胺的前体物……
城市垃圾、污水和化学磷肥中的汞、砷、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重要的致癌因子; 有机氯农药在人体脂肪中蓄积,诱导肝脏的酶类,是肝硬化肿大原因之一;习惯性头痛、头晕、乏力、多汗、抑郁、记忆力减退、脱发、体弱等均是有毒蔬菜的隐性作用,是引发各种癌症等疾病的预兆; 长期食用受污染蔬菜,是导致癌症、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胎儿畸形、死胎、早夭、早衰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人食用有害蔬菜后并不马上表现出症状,毒物在人体中富集,时间长了便会酿成严重后果。
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日趋年轻化,这很大程度上与食用受污染蔬菜有关。
2、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即慢性中毒,可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形怪胎,导致癌症。
三类主要农药的潜在危害
①有机磷类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表现。
②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一般毒性较大,有蓄集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症状。
③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中,其次为肝、肾、脾、脑中。通过人乳传给胎儿引发下一代病变。
有机氯农药已被欧共体禁用30年,而联邦德国一所大学对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的262名儿童进行检查,其中17名新生儿体内脂肪中含有聚氯联苯,含量高达1.6毫克/千克脂肪。1975年美国研究机构从各州任意挑选出150所医院,采集乳汁样品1436份,经检测大多数都含有狄氏剂、环氧七氯等。1983年我国哈尔滨市医疗部门对70名30岁以下的哺乳期妇女调查,发现她们的乳汁中都含有六六六和DDT。
农药在人体内不断积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害,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美国科学家已研究表明,DDT能干扰人体内激素的平衡,影响男性生育力。在加拿大的因内特,由于食用杀虫剂污染的鱼类及猎物,致使儿童和婴儿表现出免疫缺陷症,他们的耳膜炎和脑膜炎发病率是美国儿童的30倍。农药慢性危害虽不能直接危及人体生命,但可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致使其它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上升。
3、致癌、致畸、致突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实验确证,18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明显的致癌性,还有16种显示潜在的致癌危险性。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10%。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喷洒了大量植物脱叶剂,致使不少接触过脱叶剂的美军士兵和越南平民得了癌症、遗传缺陷及其它疾病。据最近报导,越南因此已出现了5万名畸形儿童。1989~1990年,匈牙利西南部仅有456人的林雅村,在生下的15名活婴中,竟有11名为先天性畸性,占73.3%,其主要原因就是孕妇在妊娠期吃了经敌百虫处理过的鱼。
目前我国尽管颁布了5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也规定10类农药禁止在农业上使用,但在利益驱使下形同虚设,甚至愈演愈烈。其中二溴氯丙烷可引发男性不育,对动物有致癌、致突变作用。三环锡、特普丹对动物有致畸作用。二溴乙烷可使人、畜致畸、致突变。杀虫脒对人有潜在的致癌威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000~7000毫克/千克,以2000毫克/千克饲料喂大鼠,两年无不良影响。在5毫克/升浓度下对鱼没有影响,大鼠急性经口LD50>15800毫克/千克。对皮肤无**性,对眼睛**性很轻微。生理作用通过植物幼根和幼芽吸收,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磷酸化作用、RNA合成蛋白质及光合作用。用于马铃薯贮藏,抑制其发芽。剂型98%原药、2.5%粉剂。
附表(续)-1
适用作物
马铃薯贮藏期抑制发芽。
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如误食;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如农药厂的工人和使用者(农民与有关技术人员);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
(1)急性中毒
农药经口、呼吸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往往表现为急性发作异常症状并造成大量个体死亡,是最明显的农药危害。
(2)慢性危害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有机氯农药已被欧共体禁用30年,而德国一所大学对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城市的262名儿童进行检查,其中17名新生儿体内每千克脂肪中聚氯联苯含量高达1.6毫克。
(3)致癌、致畸、致突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实验证明,18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明显的致癌性,还有16种显示潜在的致癌危险性。据估计,美国与农药有关的癌症患者数约占全国癌症患者总数的10%。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喷洒了大量植物脱叶剂,致使不少接触过脱叶剂的美军士兵和越南平民得了癌症、遗传缺陷及其他疾病。
农达 【(通用名称 【草甘磷)
化学名称 N-(膦酰基甲基)甘胺酸异丙胺盐
理化性质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假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原药含有效成分95%,熔点 200℃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
制剂含草甘膦异丙胺盐41%(相当于草甘膦350克/升)、表面活性剂和水。外观为琥珀透明黏性液体,比重1.17,沸点大于100℃,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期2年以上。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毒性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作用。草甘膦不易被动物胃肠吸收,不经代谢很快经肾、胃肠道排出,在体内不蓄积。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大鼠三代繁殖试验未见异常。大鼠两年 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34.02(雌)和31.49(雄)毫克/千克/天。
草甘膦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鱼工)鳟鳟鱼LC50为120毫克/升(48小时),蓝鳃太阳鱼LC50为140毫克/升(48小时),水蚤LC50为780毫克/升(48小时)。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每头蜜蜂对100微克草甘膦具有耐受力。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54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 LD50大于5000毫克/千克。
制剂 41%农达水剂(每升含有效成分410克)
作用特点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以内吸传导性强而著称,它不仅能通过茎叶传导到**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蘖间也能进行传导,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草甘膦杀草谱很广,对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豆科和百合科一些植物对草甘磷的抗性较强。草甘磷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适用作物 柑橘园、桑、茶、棉田、免耕玉米、橡胶园、水田田埂、免耕直播水稻等。
防治对象 可防除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对百合科、旋花科和豆科的一些杂草抗性较强,但只要加大剂量,仍然可以有效防除。
农药总的分为两大类:杀虫剂,包括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灭蚜松、马拉硫磷、西维因和微生物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杀菌剂,包括代森铵、代森锌、福美锌、福美双、石硫合剂和退菌特等。
一、杀菌剂种类
1、按来源分,除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源杀菌剂外,主要的品种都是化学合成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2、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杀菌剂生产厂家曼哈顿生物科技主要生产和销售杀菌剂,进口杀菌剂,高端杀菌剂,专用杀菌剂,杀菌剂厂家最好的杀菌剂价格,杀菌剂种类服务三农。
二、杀菌剂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铜、**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如井岗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植物组织内部,以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方法提要
利用固-液萃取原理,借助圆盘固相萃取装置用C18萃取膜萃取**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富集在C18萃取膜上的目标物分别经丙酮、正己烷淋洗后经氮气浓缩、定容。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其中有机氯农药、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有机磷农药。外标法定量。
方法适用**水、地表水等水体中p,p'-DDE、p,p'-DDD、o,p'-DDT、p,p'-DDT、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六氯苯、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α-氯丹、γ-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六氯苯等16种有机氯农药,和敌敌畏、速灭磷、甲拌磷、二嗪磷、稻丰散、异稻瘟净、甲基对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毒死蜱、溴硫磷、对硫磷、杀扑磷等1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当取样量为1.0L时,方法检出限0.15~1.5ng/L(依赖于仪器的灵敏度、分析条件和样品基质等)。
仪器和装置
GC-2010气相色谱(日本岛津公司)配火焰光度检测器(FPD);6890NGC气相色谱(美国安捷伦公司),配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或其他相当配制。
圆盘固相萃取设备(美国SUPELCO公司)。
固相萃取圆盘膜ENVI-18DSK(美国SUPELCO公司),直径47mm,厚度0.6mm;真空泵。
色谱柱HT-8(澳大利亚SGE公司),25.0m×220μm;0.25μm;色谱柱,Rtx-OPP2(美国RESTEK公司),30.0m×0.53mm;0.5μm。
试剂
同82.14.1。
样品采集、保存和制备
同82.14.1。
分析步骤
1)样品提取。将5mL丙酮小心倒入蓄水器,立刻在低真空状态下抽滤5min。分别再加入5mL甲醇和5mL试剂水,继续在低真空状态下抽滤,待圆盘表面暴露空气前将含有40ng的三苯基膦酸酯、2,4,5,6-四氯-间二甲苯与二丁基氯菌酸酯替代物标准的1.0L水样倒入蓄水器中,调整真空度使样品流速保持50mL/min,待水样全部通过圆盘后,继续低真空状态下抽滤5min。最后再将5mL丙酮、10mL正己烷淋洗液依次倒入圆盘,低真空状态下抽滤,用收集瓶收集淋洗液。待淋洗液收集完成后,静置分层,将分层后的有机相转移至浓缩瓶中,N2吹浓缩有机相,最后正己烷定容至1.0mL,GC测定。
2)有机氯农药分析气相色谱条件(GC-ECD)。进样口温度,270℃;检测器温度,322℃;柱前压,83.3kPa;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体积,1μL。色谱升温程序:起始温度7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30℃;再以5℃/min升至265℃;再以8℃/min升至320℃,保持3min。
3)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条件(GC-FPD)。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80℃;吹扫流量,3.0mL/min;柱前压,5.0×6894.76Pa;空气流量,82.0mL/min;氢气流量,90.0mL/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4μL。色谱升温程序:起始温度120℃;以10℃/min升至200℃,保持5min;以10℃/min升至250℃,保持2min。
定性与定量分析
同82.14.1。
方法性能指标
1)萃取方式和洗脱剂对回收率的影响(表8.28)。
表82.28 萃取方式和洗脱剂对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回收率的影响(单位:%)
2) 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及精密度和准确度。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对方法进行 6 次平行实验。结果表明,加标量分别为 2ng/L 和 20ng/L 的 1.0L 模拟水样,16 种有机氯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 64.7%~ 102% ,相对标准偏差 2.9%~ 15% 。加标量分别为10ng/L、100ng/L 的1.0L 模拟水样,13 种有机磷农药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 65.9%~104% 之间,平均 回 收率 的相 对 标准 偏 差 在 1.7%~ 17% 之 间,实 验 结果 见 表82.29 和表82.30。
表82.29 有机氯农药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及精密度和准确度
注: R 为平均回收率,测定次数 6 次; ‘- ’表示未检出。
表82.30 有机磷农药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续表
注: R 为平均回收率,测定次数 6 次; ‘- ’表示未检出。
3) 色谱图的考察。16 种有机氯农药和 13 种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图分别见图82.7和图82.8。
图82.7 16 种有机氯农药标准样品气相色谱图(10ng/mL)
图82.8 13 种有机磷农药标准的气相色谱图(20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