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叶片边缘发黄,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缺钙,引起幼嫩的黄瓜叶片缺素,引起叶片边缘发黄 2.钾肥不足或过量,会造成中下部叶片边缘发黄 3.土壤离子浓度过大,影响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例如硼,铁的吸收受阻,造成叶片边缘发黄 4.药害,气害也会造成黄瓜也边缘发黄,后期干枯 您参照一下,找出管理上的不足,具体管理。
黄瓜叶子形状不规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病害;
二、虫害;
解决方法:
1、当黄瓜感染了霜霉病,疫病,枯萎病,蔓枯病等病害的时候,就会在叶子上面有菌斑的出现,形成不规则的角斑,并且背面还有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黄瓜叶片皱缩表现为叶片沿叶脉皱缩,叶脉扭曲,叶片外卷畸形,叶缘不规则地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呈线状。严重时生长点附近的叶片萎缩干枯。这个时候黄瓜使用除蚜虫,杀螨类药物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2、常见的虫害:斑潜蝇防治方法:可采取黄板诱杀成虫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用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用20%斑潜净每亩24克加水45千克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连喷3-4次。
蚜虫、粉虱:可采取黄板诱杀成虫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用30%蚜虱一熏净烟剂,每亩420克进行烟雾防治,或25%阿克泰水分散剂,每亩3克加水45千克喷雾防治,每隔7天一次,连用3-4次,即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如果不是肥水管理不善,那就是得了青枯病。
该病在黄瓜拔节时开始发病,症状先表现在植株的上部叶片上。病斑从叶尖、叶缘处沿叶脉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现白色小点,后出现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心灰白色,外缘有紫褐色晕圈。发病后期整个叶片似水烫状青枯,严重的不能正常抽穗结实或全株萎蔫死亡。
温度低,光照少,湿度大所造成的,必须及时叶面喷洒天然芸苔素加高美施腐植酸活性液肥加磷酸二氢钾加三十烷醇,或复硝酚钠加氨基酸活性液肥加星朋磷钾一号加高利达光肥进行补救,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以加快恢复正常生长。
生虫了弄点草木灰撒上,就是你家里要是做饭用的是柴火就那个灰如果不是就烧点灰但是是灰凉了以后撒可不是热这撒
南开区西营门大街19号老程花鸟鱼虫市场,四喜龙虾对过,也就是广开五马路与西营门大街交口处,这里品种全,价格低。
枯萎有三种情况:枯萎病,查看茎部维管束是否变色,变色为枯萎病,可用精甲恶霉灵、甲托等灌根; 茎部没有变色,但可挤出白色物质为青枯病,可用铜制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药剂灌根; 根部腐烂,可用参考枯萎病办法防治。
根糸弱,吸收能力差,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供地上部茎叶生长需要,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根部冲施氮磷钾(20~20~20)水溶肥加腐植酸活性液肥或氨基酸活性液肥加生物菌肥。叶面喷施天然芸苔素加腐植酸活性液肥加磷酸二氢钾。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以促根生根壮根,促苗生苗壮苗。
黄瓜在生长期间,如果营养不良,管理不当,或遇不良的气候和某些病害的浸染,往往造成叶片变黄,影响黄瓜的生长,甚至绝收。黄瓜叶片变黄按原因分主要有三类:1
、缺素型黄叶:缺素型黄叶分为中、下部老叶先黄和中、上部嫩叶先黄两种情况。
中下部老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氮、钾、镁、锌等。(1
)整个植株生长受抵制,较老叶片整叶先缺绿,为缺氮。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1%尿素溶液2
~
3
次。(2
)整个植株生长无明显抵制脉失绿变黄,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为绿色,或残留有绿色斑点,不卷曲,为缺镁。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3
)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叶缘失绿以至坏死,有时叶片上也有失绿至坏死斑点,为缺钾。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
~3
次。(4
)植株生长无明显抵制,整个叶片有失绿至坏死斑点或条纹,为缺锌。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2%硫酸锌溶液。
中、上部嫩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不容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钙、硫、铁等。(1
)生长点枯死,叶片失绿、皱缩至坏死;根系发育不良,很少结瓜,为缺钙。防治对策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每周2
次。(2
)生长点不枯死,叶色淡绿,茎细小则缺硫。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硫酸钾溶液。(3
)生长点不枯死,叶色黄白,为缺铁。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硫酸铁溶液。
2
、霜霉病黄叶:霜霉病是黄瓜生育期间普遍发生而为害严重的病害。苗期发病时,叶片褪绿变黄,最后枯死。成株期叶发病,开始在叶背呈现水渍状黄色小圆斑点,早晨尤为明显,渐发展成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边缘黄绿色。在高温条件下,病斑背面长现灰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成片,全叶黄褐色,叶缘卷缩、枯萎。防治对策是用瑞毒霉、锰锌58%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
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7天一次,一般喷施3~4次即可。
3
、枯萎病黄叶:枯萎病俗称“死秧子”。发病初期部分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反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色渐变黄绿至黄褐,自下而上渐扩大到全株。近地面主蔓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变细或纵裂,逐渐干枯,全株死亡。根茎病部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温度大时,表面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折断茎蔓或主根时,能看到内部变褐色。防治对策: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50%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灌根,每株药液不少于250ml,5~6
天灌一次,连灌2~3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真叶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容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黏液。干燥时病部开裂。发病初期用喹啉铜,或噻菌铜或氢**铜或络氨铜或叶枯唑,链霉素,或乙蒜素,中生菌素,或氯溴异氰尿酸喷雾防治,间隔七到十天一次,连防两到三次。可结合芸苔素内酯调节。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