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多菌灵是多菌灵与咪鲜胺复配的混剂,产品为2 5%和5 0%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芒果炭疽病,喷5 0%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防治西瓜炭疽病,亩用2 5%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喷雾。 咪锰·多菌灵是多菌灵与咪鲜胺锰盐复配的混剂,产品为20%.21%.5 0%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荔枝炭疽病,喷2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水稻恶苗病,用5 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浸种。防治稻瘟病,亩用2 1%可湿性粉剂50~70克,对水喷雾。
咪鲜胺属于咪唑类高效、广谱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水性化环保剂型,使用安全。主要防治炭疽病、疮痂病等真菌性病害;多菌灵属于广谱、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干扰病菌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从而抑制病菌菌丝正常生长,形成畸形而死亡。所以二者都有自己的优点,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即可。
1、将咪鲜胺稀释1500倍叶面喷雾,使植物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最佳防效。2、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3、用于谷类作物(乳油,400~600g(a.i.)/ha)可防治假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及壳针孢属真菌,对早期的眼点病、叶斑病和白粉病有效;用于有籽葡萄(500g/ha)可防治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假尾孢属、埋核盘菌属、核盘菌属真菌;防治豆科植物上的壳二孢属、葡萄孢属,甜菜上的生尾孢属和白粉菌属;种子处理(0.2~0.5g/kg)对于禾谷类作物上旋孢腔菌属、镰孢属、核腔菌属、壳针孢属引起的病有防治作用;对于水果、蔬莱在收获前喷施的一般剂量为20~50g/100L,收获后用250~1000mg/L的药液喷洒于稻株可有效地防治严重感染的水稻稻瘟病。4、如果咪鲜胺与二价锰形成络合物时,既能保持药剂的原有活性,又能增加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5、咪鲜胺与氟硅唑按照一定科学比例混用如20%的硅唑·咪鲜胺用于防治多种果树、蔬菜等作物的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炭疽病、黑斑病、黑痘病、蔓枯病、 斑枯病、赤星病等多种病害。6、咪鲜胺与多菌灵混用(10十2.66mg/L)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免除人工接种的小麦颖斑枯病的发生,而这两种药剂单施则无效
咪鲜胺不影响葡萄的口味。咪鲜胺杀菌谱与多菌灵或三唑类杀菌剂类似,基本可以防治除霜霉病以外的其他葡萄真菌性病害,对黑痘病、炭疽病效果最好。咪鲜胺对灰霉病的效果要优于三唑类成分,可以用于防治灰霉病。
咪鲜胺杀菌活性高,持效期较长,但不具备内吸活性,故喷药时必须均匀细致;
1、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白粉病、叶斑病:200~400mg有效成分/L药剂浸种,也可以每公顷叶面喷洒0.3~1.0kg咪鲜胺,可有效杀死病菌,预防病害。2、防治葡萄的白腐病、炭疽病:发病初期30%苯甲-咪鲜胺60-80毫升/亩喷雾,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但是使用时间要注意,不要在葡萄成熟时使用,以防产生药害。3、防治苹果、梨的褐斑病、炭疽病、果实轮纹病等: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地使用75~100克喷雾,或者在发病初期45%的咪鲜胺稀释2500倍液喷雾。4、防治枣类的黑斑病、炭疽病:25%的咪鲜胺在发病初期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5、防治辣椒、芦笋的炭疽病:每亩地使用25%的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喷雾,再或者45%的咪鲜胺单独稀释1500倍液喷雾。
可以小麦一喷三防药应包含:抗菌防病药、抗虫杀虫药、叶面补肥抗衰药。可以用联苯菊酯加噻虫嗪加戊唑醇.咪鲜胺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预防。也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吡虫啉加三唑酮加多菌灵加磷酸二氢钾喷施。齐穗后再喷施一次。一喷三防,指小麦生育期,防虫防病防干热风,防虫主要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和粘虫等。防病主要指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防干热风指灌浆期因气候引起造成减产。氯氟,呲虫啉+戍唑醇+二氢钾,或联苯菊酯十禾果利+小麦微肥。呲虫啉+戍唑醇+二氢钾,或联苯菊酯十禾果利+小麦微肥,均匀打透,扬花前后各打一次,灌浆期一次。
兑水比例是1:5。具体配置方法为将50%多菌灵原液中加入500倍的水进行稀释,比如1kg可加入500kg的水,得到500倍药液。使用时注意混匀,均匀喷洒到叶面,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