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叶面肥是缓解药害的主要办法。
调节剂可选用德国产的碧护(复配剂),或国产云大120(芸苔素内酯),或赤霉素之类的。
1、嘧菌酯是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可以和叶面肥,混用,不影响药效。
2、两种混合,在杀菌的杀菌同时,增加肥效,一举几得,有利于植物生长。
3、叶面肥是喷施,植物能及时吸收,和杀菌同时使用,不会影响肥效。
4、两种药混合,最好进行喷施
黄瓜白粉病可以用唑菌酯。
唑菌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杀菌活性高、与环境相容性好。该药剂为真菌线粒体的呼吸抑制剂,既能抑制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对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唑菌酯除了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作用外,还对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油菜菌核病、黄瓜枯萎病、黄瓜黑星病、黄瓜炭疽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番茄灰霉病等多种菌害均有良好的防效。
扩展资料:
黄瓜白粉病防治措施:
(1)栽培抗病品种: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选择叶片厚实的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在阳光下晒种2-3天天,以杀灭表皮杂菌,随后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温度下降至常温后继续浸种4-6小时再做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随时保持土壤湿润,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
(4)物理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粉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首个创制新农药国际标准诞生
腈菌唑可以和叶面肥混合使用。
防治叶部病害效果很好,最好与嘧菌酯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专家解答
(1)症状和发病规律白粉病俗称“挂白灰”,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采收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叶柄和茎蔓。叶片发病先在叶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白色圆形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白粉初期鲜白,逐渐变为灰白色,后期粉层下产生散生或成对的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病菌喜温、湿,也耐干燥,10~30℃均可活动,最适活动温度20~25℃,相对湿度25%~85%。
(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白粉病的杂交品种,实行轮作,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室温度,防止瓜秧徒长和脱肥早衰。②长发病的温室,定植前可用硫黄熏蒸消毒,100米3空间用硫黄250克,锯末5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以杀灭整个棚室内的病菌。③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选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3%好力克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5000~6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
提示板
白粉病发病初期,用0.1%~0.2%的小苏打溶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小苏打为弱碱性物质,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蔓延。喷洒后可分解出水和二**碳,尚有促进光合作用之效,而且价廉、安全、无污染。
打多菌灵
能解毒、调理、促长。 提问 :各位老师请教腈菌唑在甜瓜上能用吗? 回答 : 可以使用,不能任意加大用量,苗期慎用。
白粉病很顽固,总是治疗不彻底,你需要懂的小技巧
波尔多液是石灰制剂,属于碱性农药,不能和酸性农药混用。晴菌唑是一种高效广普的杀菌剂,有内吸作用,能溶于铜制剂。和波尔多液混用能使植物吸收容易产生要害。最好是单独使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