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蒜白腐病导致。
防治大蒜白腐病必须从早春就开始防治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如在春季雨后或浇提苗水后3~5天大蒜白腐病病症充分表现时再进行防治往往效果较差,同时病害造成蒜体生长量减小,减产已经造成,即使以后随外界气温上升至20℃,病症呈隐性状态,但已为大蒜造成的减产损失也是难以挽回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蒜白腐病菌属一种高湿低温性真菌,适宜发病温度6℃~20℃,14℃~18℃为最适于病害发生,田间相对持水量90%以上时极利此病的发生蔓延及病症显现。早春雨前或浇提苗水前气温及田间湿度小,不利于该病的大量现形,浇水后田间湿度变大,随温度升高。正常株得到迅速生长,感病株因外界条件更适于病菌发生危害,导致发病重,植株生长缓慢,与正常株在长势上形成明显差异。田间发病部位出现成片发病中心,而出现大蒜苗黄化、矮化、底叶从叶尖沿叶缘向下向内变黄,并向上部叶片蔓延。拔出病株会发现大蒜根茎新叶鞘外皮腐烂、变黑、发粘,上部并着生白或褐色的颗粒,为病菌的菌核体。
根据以上所述,对大蒜白腐病防治最佳期应在地温升至6℃以上时就开始用药进行防治,同时还应在浇水前2~3天喷一次杀菌剂来增强植株抗病性,抑制病菌活性,来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因此建议在3月中旬就要抓紧防治1~2次,至浇水前2~3天再防一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据试验,防治大蒜白腐病的较为有效药物为白腐净,亩用药量90克,其次为扑海因,亩用药量120~150克。以上药剂施药时重点喷大蒜假茎及靠地部位以提高防效,同时可兼治大蒜叶枯病。施药时往年发病区域要加大喷药量。
不用农药,硫酸即可,不用谢我,我叫雷锋。
桑疫病为害桑树叶片、新梢。受害的叶片呈现出黄褐色斑点,严重时整片叶子枯黄;同时可引起枝条梢端芽叶呈黑枯腐烂,使枝条不能继续生长。
防治方法:①避免发生伤口,及时做好桑园的防虫治虫工作,在桑叶收获时要摘叶留柄;②选栽抗病品种,如育2号、伦540、伦104等品种;③培育健苗,实行自留、自繁、自育、自用的原则,选用无病枝条作接穗、插穗材料;④严格实行检疫;⑤消灭病原。在桑树生长季节,发现病枝、病叶应及时剪除并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药,可供选用的农药有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液或50克硫酸铜+450毫升氨水+49.5千克水配制成的混合液。
你可以用:⒈金邦1号植物营养剂500倍,⒉绿风95 600倍 ,3. 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4.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5.植物动力2003 1000倍;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即可。
辛硫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呋喃丹、甲基异硫磷、都对**害虫都有良好的效果。
辛硫磷、毒死蜱、阿维菌素毒性较低,其他三种为高毒,残留期也长些,还分颗粒剂和乳油,如果想兑水浇的话就用乳油,如果想拌沙或者土撒、拌,那就用颗粒剂。如果是蔬菜上用建议用毒性较低,残留期较短的辛硫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确保安全。
防治**害虫的途径
1、农业措施。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在夏秋作物收获后或在播前深耕,**害虫常被翻出地表,受天敌扑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死亡,也可将地表或杂草上的虫与虫卵埋入耕层闷死,减轻危害。一般在连作或杂草覆盖面积大的如西瓜、甜菜、马铃薯等地块,发生猖獗,危害较玉米地、豆类等地严重,虫口数高出50%-70%。所以,生产上要及时地深耕整地,除灭田间杂草,进行间作套种,轮作倒茬,勤中耕。
2、结合灌水防治。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在地老虎发生后及时灌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地老虎、蛴螬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条件下,于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明显。
4、生物防治。可以使用还是九净,采用稀释灌根,杀灭率很高。
到北方农业杂草网看看。大蒜面积多不?我家是开封杞县的。
野蒜是种植大蒜遗留的蒜头长出来的蒜苗,还是野生植物小根蒜。如果是蒜苗,这可是一种好的蔬菜,不多的话干脆***当蔬菜食用就是了。如果是小根蒜也可以当野菜食用。
但你非要选择除草剂来除掉的话,最好选用草甘膦或草铵膦来防除,当然这样肯定就会连其它杂草一起除掉了,同时也可以去根。
不管是蒜苗还是小根蒜都是百合科植物,不管是蒜苗还是小根蒜都是百合科植物,对草甘膦有一定的耐药性,一定要比防除其它杂草加些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