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同时Cu2+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既能使细菌中毒死亡。
波尔多液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杀菌剂,且可自行配制,成本低,效果好。
波尔多液喷在植物表面后,使植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其膜上密布游离的铜离子,菌体或病原体落上后,接触铜离子,使其失去活性及生命力。这是由于离子可渗人菌体细胞与酶结合,从而使其失去活力。但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杀伤力较低。
它的化学式是Cu2(OH)2CO3
波尔多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
波尔多液的配制
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 配制波尔多液要选质纯、色白的块状石灰和质纯、蓝色结晶的硫酸铜(即蓝矾)。若贮存不良,硫酸铜易风化成浅蓝色非结晶体,但仍可用。如杂质多,呈黄色或绿色,则不易用,水不宜用硬度过大的。好的波尔多液呈天蓝色略带粘性,质地很细,沉淀速度较慢,是一种悬浊的药液,呈碱性反应。放置一定时间后,发生沉淀,超过24小时后易变质,不宜使用。如果配成的波尔多液呈蓝绿色或灰蓝色,质地较粗,甚至呈絮状,沉淀较快,质量就不算好。
波尔多液是枣树上最常见的保护性杀菌剂。喷到叶、果上形成一层薄药膜,可免受病菌侵害。喷药后的叶色常变浓绿。在一般情况下,残效期为15—20天。
配制方法:枣树上常使用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为1:2:200)。波尔多液质量的好坏和配制方法有密切关系。一般常用“两液同时倾入法“配制,即把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各用半量的水化开,然后同时将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慢慢倒入第三个容器中,边倾倒边搅拌即成。采用“五一”法配制的波尔多液,悬浮性更好。方法是用5/6的水量溶解硫酸铜,用1/6的水量调制石灰乳,然后把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浓石灰乳中,不断搅拌即成。无论采用哪种配法,都不能把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因为这样配成的波尔多液,质量最差,很容易沉降。配好的波尔多液不宜搁置,也不能加水稀释后应用。
配制波尔多液时,要注意选择原料。硫酸铜的质量一般都能达到要求。石灰的质量对波尔多液的质量影响很大。要选用烧透的块状石灰(质轻、色白,敲击时有清脆响声),粉末状的消石灰不宜采用。配制硫酸铜液时不能用铁桶,以防腐蚀。
注意事项:
第一,波尔多液呈碱性,含有钙,不能和怕碱药剂(如敌敌畏、代森锌)以及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矿物油剂混用,为了避免药害发生,在喷过波尔多液的作物上,15—20天内不能喷石硫合剂。但可以和砷酸铅,可湿性硫磺混用。
第二,采收前半个月不要喷洒波尔多液,以免污染。已污染波尔多液的枣果,可先用稀醋冲洗,再用清水洗净后食用。
第三,用过波尔多液的喷雾器要及时用水洗净。
碱式硫酸铜Cu2(OH)2SO4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喷洒药液后在植物体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药膜,该膜不溶于水,但在二**碳、氨、树体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铜离子逐渐增加而起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是CuSO4·xCu(OH)2·yCa(OH)2·zH2O。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于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 ,故名叫做波尔多液 。它是由约 500 克的硫酸铜、500 克的熟石灰和 50 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作用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
杀菌原理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Cu2+),Cu2+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同时Cu2+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即能使细菌中毒死亡。
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uSO4。
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俗名胆矾、石胆、胆子矾、蓝矾。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用作杀菌剂。同时,硫酸铜也是电解精炼铜时的电解液。
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晶体)。其水溶液因水合铜离子的缘故而呈现出蓝色,故在实验室里无水硫酸铜常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硫酸铜常用于炼制精铜,与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
性质:高温可分解为黑色**铜、二**硫及氧气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的作用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或将**铜溶于稀硫酸后,经蒸发,结晶而得。用作定氨催化剂,棉丝媒染剂,木材防腐剂,农用杀虫剂,水质杀菌剂,医用呕吐剂:作为电镀,染料和皮革工业的原料,无水硫酸铜用作脱水剂和气体干燥剂。
用途:
1、分析试剂:
用于斐林试剂和班氏试剂中检验还原糖。在反应中,二价铜离子被还原成一价的不溶红色沉淀**亚铜。硫酸铜还可用于双缩脲试剂中用来检测蛋白质。
硫酸铜可用于检验贫血。将血样滴入硫酸铜溶液中,若血样中含足够血红蛋白,血样会快速下沉;若血红蛋白含量不够,血样会悬浮在溶液中。
2、有机合成:
硫酸铜可以用于有机合成。 无水盐用于催化转缩醛反应。无水盐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剂,用于伯醇的转换。
3、农业:
硫酸铜可用于杀灭真菌。与石灰水混合后生成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用于控制柠檬、葡萄等作物上的真菌,防止果实等腐烂。稀溶液用于水族馆中灭菌 以及除去蜗牛。
波尔多液是一种应用范围广、历史悠久的铜制杀菌剂,虽然配制方法比较麻烦,但由于它能有效防治果树多种病害并且效果好,残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是一种廉价优良的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和褐斑病等多种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质地优良的波尔多液为天蓝色胶体悬浮液,呈碱性,比较稳定,黏着性好,但放置过久会发生沉淀,产生结晶,降低药效,因此必须现配现用,不能贮存。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如下:防治葡萄病害用的波尔多液一般采用200倍的石灰半量式,即1(硫酸铜)∶0.5(石灰)∶200(水)。也可以采用1∶0.7∶240的比例配制。先取0.5千克的石灰对水80升,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配成石灰乳备用。再取1千克硫酸铜对水20升,充分溶解硫酸铜,(注意应先把大块结晶研碎后再溶解)纱布过滤备用。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液中,使反应在碱性介质下进行,并不断搅拌,静止片刻后即可使用。配制良好的药剂,所含的颗粒很细小而均匀,沉淀较慢,清水层也较少;配制不好的波尔多液,沉淀很快,清水层也较多。
配制原料为硫酸铜、生石灰及水,其混合比例要根据作物对硫酸铜和石灰的敏感程度、防治对象以及用药季节和气温的不同而定。
生产上常用的波尔多液比例有:硫酸铜石灰等量式(硫酸铜:生石灰=1:1)、倍量式(1:2)、半量式(1:0.5)、多量式(1:3~5)和少量式,用水一般为160-240倍。所谓半量式、等量式和多量式等波尔多液,是指石灰与硫酸铜的比例。而配制浓度1%、0.8%、0.5%等,是指硫酸铜的用量。例如施用0.5%浓度的半量式波尔多液,即用硫酸铜1份、石灰0.5份,水200份配制。也就是1:0.5:200倍波尔多液。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