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会危害花、果,容易造成损失。草莓白粉病一定要提前防治,等大面积爆发就不好用药物来防治,一定要用对药。
草莓白粉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会危害花、果,容易造成损失。草莓白粉病一定要提前防治,等大面积爆发就不好用药物来防治,一定要用对药。
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近期河南小麦白粉病已经发生,给大家分享如何用药!
白粉病是花木中最常见的一种全国性病害,为害寄主范围广。例如: 5.1瓜叶菊白粉病: 瓜叶菊白粉病为温室栽培中瓜叶菊苗期的一种病害。温室中常发生。 (1)症状病菌除侵害叶片外,据国外资料介绍,尚可侵害茎、花梗和花芽。受害后在这些部位长满了一层白色粉状的霉层,是其分生孢子。植株感病后,受侵害部分畸形或矮化。 (2)发生特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组织在土表越冬。在温室中9月份瓜叶菊长出二至三片真叶时即可发生此病。温室中温度较低,在10℃以下时,病菌即不能旺盛生长。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80%代森锌5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石硫合剂不宜施用,因有药害。 5.2蔷薇白粉病: (1)症状发病部位产生大量自粉。初期为斑点状自粉,日后蔓延扩展。发病主要在株幼嫩部位,叶受害向土卷曲色紫于正常叶、嫩茎受害扭曲畸形、严重时嫩梢枯死、花蕾不正常开放。 (2)发生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到嫩梢,嫩叶上萌发侵染。病害在3~4月开始发生、5~6月重,7~8月少、9~10月又较多。与温度有关系,15℃开始发病、17~25℃发病最适宜,30℃基本停病。 (3)防治方法 不过多施用氮肥、注意施点钾肥(草木灰),冬季、早春剪除病枯枝烧毁,发病期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来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近期河南小麦白粉病已经发生,给大家分享如何用药!
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近期河南小麦白粉病已经发生,给大家分享如何用药!
白粉病是许多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量叶片被毁,损失惨重。
配方一: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1.2%氟唑菌酰胺+21.2%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活性成分,作用速度快,施药几分钟即可穿透到叶片中,有效成分在叶肉组织内扩散,并在叶片上形成沉降药膜,与蜡质层紧密粘连,能有效控制叶片中的病原孢子,兼具预防作用,持效期长。每亩用10-20毫升,即可迅速控制白粉病的危害,持效期可达15天以上,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白粉病的首选药剂。
配方二:75%戊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戊唑醇+25%醚菌酯),该配方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治疗作用。杀菌活性高、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对白粉病有铲除功能,对纹枯病、稻曲病、叶斑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效。每亩用该药剂10-15克,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持效期可达15天以上。
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近期河南小麦白粉病已经发生,给大家分享如何用药!
白粉病用药如下:药剂防治冬季用波美4°~5°石硫合剂或50%硫磺胶悬剂500倍液喷树干、枝条。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菌灵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次。可用1%~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喷叶背,能抑制病害蔓延。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农药:石硫合剂、硫磺、多·硫、甲基硫菌灵、硫菌灵、苯菌灵、氟硅唑。危害症状多发生于枝条中下部将硬化的或老叶片背面,枝梢嫩叶受害较轻。发病初期叶背出现圆形白粉状小霉斑,后扩大连片,白粉严重时布满叶背,叶面与病斑对应处可见淡黄褐斑,后期白色霉斑中出现黄色小颗粒物,渐由黄变褐,最后变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白粉病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