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烯啶吡蚜酮这种合剂用来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一般都是10-15克兑水30-40斤。
在使用烯啶吡蚜酮前,可将它稀释后再对作物进行喷雾。而喷雾时需均匀、周密。烯啶吡蚜酮可防治蚜虫科、飞虱科、粉虱科、叶蝉科等各种虫害,比如,白菜蚜、棉蚜、麦蚜、桃蚜等。在防治蔬菜蚜虫、温室粉虱时,每亩需用5g烯啶吡蚜酮。在防治小麦蚜虫时,每亩需用5-10g的50%吡蚜酮WDG。防治水稻飞虱、叶蝉时,每亩需用15-20g的50%吡蚜酮WDG。在防治果树桃蚜、苹果蚜时,可将烯啶吡蚜酮配成2500-5000倍液喷雾。
能用!但要注意打药的作物的生长阶段!一般的比例是,可用亩旺特(20%螺虫乙酯)+联苯吡虫啉,或隆施(10%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或极锐(80%烯啶吡蚜酮)十阿维啶虫脒,或稳特(22%螺虫噻虫啉)十护瑞(10%呋虫胺)桶混液轮换喷施。
不杀红蜘蛛,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该配方具有强烈的内吸和传导性,能穿透植物的薄皮组织进入作物体内。是防治稻飞虱、烟粉虱、蚜虫、蓟马、黑刺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的首选产品,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每亩用5-1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可快速控制以上害虫的危害。
当然可以一起用。现在就有混合制剂叫烯啶.吡蚜酮。相当好的一款杀蚜虫药。
吡蚜酮和苦参碱复配效果不错,比单独使用效果好多了。使用甲维盐、功夫噻虫嗪、吡虫啉、烯啶·吡蚜酮化学杀虫剂防效一般。采用0.3%苦参碱500倍+化学农药的方案防效得到显著提升,其中0.3%苦参碱500倍+80%烯啶· 吡蚜酮1500倍,效果最好,药后1、3、5天,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90.68%、97.27%、83.32%。
吡蚜酮昰一种专门的杀虫剂,属于碱性农药,不能与酸性的杀菌剂混用,但可以与大多数的杀菌剂混用。比如吡蚜酮可以和杀菌剂百菌清一起混用,使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50%蚍蚜酮混配,可以防治棉花蚜虫,水稻螟虫,稻飞虱,叶蝉等害虫,附着性强,药效时间长久。
严格说药物一般是不能混合服用的,可以间隔10分钟左右服用一种,安全高效我说的事药物服用方法,不是说药物本身,你不要偷换概念啊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