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艾格尔牌子的中生噻唑锌很好。德国艾格尔是噻唑类有机锌和嘧菌酯复配的杀菌剂。二者混配杀菌活性较高,内吸性较强,持效期较长,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性好。正常使用技术下对作物安全,对环境相对友好。能有效防治细菌性病害和部分真菌性病害。适用范围: 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条斑病、软腐病、溃疡病、细菌性斑点病、锈病、野火病等等德国艾格尔是实力雄厚的全球7大化工巨头之一
甲霜恶霉灵可混配的药剂有很多如春雷霉素、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甲霜恶霉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甲托、嘧菌酯、硫酸锌、噻唑锌、乙.蒜素等都可以。 甲霜恶霉灵 不能和有机磷农药、碱性农药混用,与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毒死蜱等)混用不当会起火,与碱性农药混用会失去药效。
甲霜恶霉灵与其他药剂混用,要先在容器中加水,再加氯溴异氰尿酸进行稀释,然后把已经稀释过的药剂,加入到稀释过甲霜恶霉灵的溶液中进行混用。混配顺序不当的话,药剂可能会直接在喷雾器内着火,严重的甚至发生爆炸。一定要注意
叶枯病:主要危害叶子,如果不注意防治,病害会蔓延到整个植株叶子,导致整个植株叶子干枯掉落。受害部位先变黄,黄色部分逐渐变褐色坏死,多从叶尖、叶缘发病,病斑红褐色至灰褐色,之后连成片。叶枯病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其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植物上。该病在7-10月份均可发生,植株下部叶片发病重。药剂防治: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霜霉病:霜霉病从幼苗到收获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生,成年植株受害较严重,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发展为黄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的情况下,叶片背面还会产生灰白色霉层,逐渐变为深灰色。霜霉病在春秋两季发病比较严重,种植过密,通风不好,都容易得霜霉病。药剂防治:三乙膦酸铝、霜霉威盐酸盐、嘧酯·噻唑锌、甲霜·百菌清等。
可以。在发病初期,可每亩用27%戊唑醇·噻霉酮悬浮剂(商品名:勇护)500-75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1.5%噻霉酮、20%噻菌铜、20%噻唑锌、47%春雷·王铜、27%噻呋酰胺.噻霉酮、23%嘧菌酯•噻霉酮等药防治,轮换用药,注意铜制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遇雨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重,若打药方法不对,可能打不住,甚至会越打越多,有的农户累到直接放弃。因此,建议配药、施药一定要到位,加有机硅,细喷雾,人工打药先打发病外围的末发病区,再向发病中心向内走进行喷药防治,若是无人机施药,正常打即可。连续防治两次,不发展就行了。根据病害发生轻重程度,每隔5-7天用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科学灌溉,防止串灌和深水灌溉。
今年重点防治:1、稻飞虱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黄淮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应急控害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对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西南和华南稻区还需注意分蘖期的防治,对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生物农药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三氟苯嘧啶等品种。
2、稻纵卷叶螟水稻分蘖期放宽防治指标,发挥植株补偿功能,避免使用农药。主害代卵高峰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亩均匀放置5—8点,每次放蜂量8000—10000头/亩。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释放球可直接抛入田中。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生物农药宜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生物农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等品种。
3、二化螟在主害代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放蜂方法同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等品种。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生物农药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品种,化学农药可选用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肟菌·戊唑醇、嘧菌酯等品种。
4、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华南、西南南部常发区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和带药移栽。早春(4~5月份)迁入白背飞虱带毒率大于1%或早稻中后期病株率大于3%的稻区,中稻和晚稻秧田期和分蘖初期需防治。化学农药可选用内吸性长持效期的吡蚜酮、吡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嗪、三氟苯嘧啶等品种,联合使用毒氟磷、宁南霉素。
其他水稻常见病虫害:1、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氟环唑、咪铜·氟环唑、噻呋酰胺等品种。
2、稻曲病、穗腐病和叶鞘腐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井冈·蜡芽菌、氟环唑、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品种。
3、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和之后施药预防。药剂选用噻霉酮、噻唑锌等品种。
4、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方法同二化螟。
5、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在秧田期至分蘖前期施药防治灰飞虱。防治指标:条纹叶枯病为杂交稻秧田每亩灰飞虱带毒虫量1000头,大田初期每亩灰飞虱带毒虫量3000头,其他品种类型稻田可适当放宽指标;黑条矮缩病为一代灰飞虱成虫每亩带毒虫量6700头,二代若虫每亩带毒虫量10000头。药剂使用参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