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一般10-15天左右可以恢复。当产生药害时建议叶面喷施碧护或芸苔素或海藻酸或海藻精叶面肥,同时加强水分管理,可以快速解除药害,促根壮苗,调节生长,促使快速恢复正常。1.石硫合剂清园,效果也不错,但是一定要在绒球期之前,展叶以后绝对禁止使用;
2、有机磷:春季里气温不稳定,温度忽高忽低,打了毒死蜱之类的有机磷如果赶上阴雨天气,极容易发生有机磷药害;

3、三唑类:三唑类除苯醚甲环唑外都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葡萄幼叶期尤其在2-5叶期,如果使用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等极易节间短、叶片小、生长缓慢等症状,考虑农户有加量用药的习惯,建议避免使用这类药剂,若使用严格按稀释倍数使用(部分地区在开花前10天左右,有用丙环唑等唑类药剂控旺的方法)4、代森锰锌:代森锰锌是葡萄上比较好的保护剂,但是如果前期使用的是非络合态代森锰锌则很容易出现药害,所以选择大厂家的络合态代森锰锌是没有问题的(红提对代森锰锌较敏感,建议慎重使用)。
5、百菌清:百菌清为小分子团粒类杀菌剂,与乳油类农药混用容易对葡萄幼果造成灼伤,特别是欧亚种;
6、嘧霉胺:在超过30度时有药害风险,使用时请注意。

二、由药剂剂型产生的药害
1、乳油制剂:因为一般乳油制剂中含有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学物质,在葡萄幼果期至套袋前使用,一些乳油的药剂会增加药害风险;
2、粉剂:葡萄硬核期以后开始上果粉,不套袋的品种坚决不能使用粉剂,粉剂会影响葡萄果粉,污染果面。
三、由药剂混配产生的药害
1、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药剂都是偏酸性的,不能和蓝矾、硫酸铜混用,混用会降低药效,也会增加药害风险。
2、嘧菌酯:嘧菌酯不可以和有机磷、有机硅或含有渗透剂成分的叶面肥混用。
3、正确顺序混配药剂:几种药剂进行混配时原则上是不容易溶解的先加入,所以一般是:叶面肥、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乳油。要二次稀释的方法进行混配,一般现混现用;建议先做小范围的试验,安全可靠后再大面积使用。
四、由打药时间产生的药害
打药一般选择上午8-10点,下午3点以后,尽量避免中午用药,中午温度高,施药以后水分急速蒸发,药液浓度突然变大很容易灼伤幼果和叶片。
药害表现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有时嫩梢上也可发生。具体药害症状因药剂种类不同而差异很大。灼伤型药剂的药害主要表现为局部药害斑或死亡;激素型药剂的药害主要表现为抑制或**局部生长,甚至造成落叶及落果。从生产中常见表现来看,有变色、枯死斑、焦枯斑、畸形、衰老、脱落等多种类型。
嫩梢生长期发生的有机磷类杀虫剂药害
代森锰锌在叶背的药害表现
白牛奶葡萄幼果期的克菌丹加有机磷类杀虫剂药害
百菌清在红提葡萄上的药害
农药混用不当而造成的果实药害
发生部位均在果粒靠近地面的部分,可以确定是打完药后药滴受重力的影响滞留在果粒底部,随着水分的蒸发此处药液浓度过高或者药液停留时间太长造成的药害。建议喷完药或蘸完果穗后震荡一下铁丝,让果粒上的药液滴落下来,防止形成药斑。
草甘膦药害,嫩梢叶片严重变形
二**硫在葡萄叶片上的药害
百草枯药害,形成坏死斑点
激素类药害,导致穗轴粗大僵硬
激素类药害,导致穗轴、果柄增粗、僵硬
激素类药害,导致穗轴纵裂
激素类药害,导致新梢叶片严重变形
激素类药害,导致穗轴异常增粗,不能坐果
2,4-D丁酯药害,致使叶片呈扇叶状
乙烯利药害,导致叶片衰老干枯
发生特点
药害主要由于药剂使用不当造成,属于生理性病害范畴。如使用浓度过高、混用不合理、喷药不安全、防护不周到等。 多雨潮湿、高温干旱均可诱发产生药害,树势衰弱常加重药害表现
首先是科学、合理地正确选择和使用农药,并尽量选择安全药剂,如合理用药种类、合理用药浓度、合理用药器械、合理混配药剂、合理用药时期、合理喷药保护等。其次,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树,提高树体耐药能力。第三,发生药害后及时补救,尽量减轻药剂危害程度,如喷施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1500-2000倍液、0.136%碧护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海精灵等生物**剂。
乙草胺在葡萄药害可喷施芸苔素或奈安。
葡萄树打药应该间隔七天,不下雨的情况下可以间隔十五天才不会产生药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