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大面积飞机喷施农药技术就是林业害虫的主要防治技术。
可以选用尚科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稻飞虱、稻螟等水稻害虫和粘虫、麦蛾等麦类害虫,还能完成晴天夜间主动开启,白日和雨天主动关闭,无需人工操作。杀虫灯运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性诱惑其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使害虫落在专用的接虫袋内,到达灭杀害虫的目的。不仅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本钱,更主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1、物理控制方法
从果蝇的繁殖规律可以看出,物理控制的方法可以防止其产卵,当然,清理虫源等方法也可以减少危害。
首先,在防止产卵方面,可以采用套袋。有了袋子的保护,小果蝇再也不能在水果上产卵了。因为杨桃果实挂在树干上,套袋工作非常简单,一般一个杨桃套一个特殊的袋子。二是减少虫源。损坏的杨桃或从地上掉下来的杨桃应予以销毁,以防化蛹后对果蝇幼虫造成伤害。
2、化学控制方法
采用化学防治时,必须注意农药残留问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① 用0.1%阿维菌素浓缩诱饵诱捕成虫,或用黄板挂在树干上诱捕,② 1.8%阿维菌素微乳2000倍加4%白糖喷洒树干内诱捕,或用90%结晶敌百虫800倍液加4%白糖喷洒树干周围诱杀。③ 将0.02%多西环素毒饵喷于内堂树枝上,每株约10克。
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 具有强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对同翅目、双翅目、鳞 翅目害虫有效,用量少,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在农业上主要用防治白粉虱、介壳虫等。产品有100克/升乳油,10%吡丙 吡虫啉悬浮剂(内含吡丙醚2.5% +吡虫啉7.5%),8.5%甲维.吡 丙醚乳油(内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 2% +吡丙醚8. 3%)。(1) 蔬菜害虫:防治番茄白粉虱,亩用100克/升乳油35-60毫 升或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30-5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菜 蛾,亩用8. 5%甲维.吡丙醚乳油70-80毫升,对水喷雾。(2) 防治柑橘树介壳虫,用100克/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具有强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对同翅目、双翅目、鳞 翅目害虫有效,用量少,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在农业上主要用防治白粉虱、介壳虫等。
吡丙醚是苯醚类扰乱昆虫生长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新型杀虫剂,具有内吸转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使用低容量25%灭幼脲3号进行喷洒防治幼虫,每亩用药23-45g,喷液量10.5kg,喷洒应选择在晴天且风小的天气进行。
(1)以虫治虫 就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首先要提高当地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有利条件。有时还要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2)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引起昆虫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用简单、低廉的方式人工扩大培养,制成生物制剂喷洒于田间使昆虫死亡。如Bt乳剂(苏云金杆菌乳剂),可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3)利用杀虫素治虫 杀虫素是一些放线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日本从金色链霉菌中获得一种杀螨素,对红蜘蛛毒性很强。国内投产的杀蚜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显着。
(4)利用寄生线虫、原生动物治虫 国内已经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棉铃虫等,取得初步成效。
(5)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治虫 菜田内有许多种类蜘蛛能捕食害虫(只吃活虫、不吃死虫)。蜘蛛繁殖力强,不易死亡,在自然界存活率高,又不受黑光灯等诱杀,一般菜田有成千上万头蜘蛛,因而不需要人工饲养繁殖,只需要保护利用即可。
一、人工防治:根据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吐丝结茧、群集习性,及时摘除虫苞,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喷雾防治:对2~3龄幼虫,可以喷25%灭幼脲ⅲ号1000~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阿维菌素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6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等进行防治。 三、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建议: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以虫治虫。
使用生物防治,主要有捕食性生物、寄生性生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的病虫害也能生物防治,主要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有三类,其一是捕食性生物,比如草蛉、瓢虫、步行虫等,其二是寄生性生物,比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其三是病原微生物,比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农业害虫: 蚜虫、蝗虫、蓟马、介壳虫、木虱 (Psyllidae) 、卜泥 (Booklice, Psocoptera) 、叶蝉、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玉米螟 (Ostrinia spp.)、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纹白蝶 (Pieris rapae) 、东方果实蝇 (Bactocera dorsalis)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