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虫治虫 就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首先要提高当地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有利条件。有时还要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2)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引起昆虫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用简单、低廉的方式人工扩大培养,制成生物制剂喷洒于田间使昆虫死亡。如Bt乳剂(苏云金杆菌乳剂),可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3)利用杀虫素治虫 杀虫素是一些放线菌在代谢中产生的活性物质。日本从金色链霉菌中获得一种杀螨素,对红蜘蛛毒性很强。国内投产的杀蚜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显着。
(4)利用寄生线虫、原生动物治虫 国内已经利用线虫防治小地老虎、棉铃虫等,取得初步成效。
(5)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治虫 菜田内有许多种类蜘蛛能捕食害虫(只吃活虫、不吃死虫)。蜘蛛繁殖力强,不易死亡,在自然界存活率高,又不受黑光灯等诱杀,一般菜田有成千上万头蜘蛛,因而不需要人工饲养繁殖,只需要保护利用即可。
可以选用尚科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稻飞虱、稻螟等水稻害虫和粘虫、麦蛾等麦类害虫,还能完成晴天夜间主动开启,白日和雨天主动关闭,无需人工操作。杀虫灯运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性诱惑其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使害虫落在专用的接虫袋内,到达灭杀害虫的目的。不仅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本钱,更主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1)茶翅蝽。
春季进行重点防治,可用5%高效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50%杀螟松800倍液、10%多来宝15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麻皮蝽。
在成虫产卵期摘除卵块。若虫发生期,喷洒2.5%功夫菊酯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倍液等药剂,间隔期为10~15天,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3)梨网蝽。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大发生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4)绿盲蝽。
清除花卉附近杂草,减少虫源。在若虫盛发期喷洒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2000倍液等防治。
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 具有强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对同翅目、双翅目、鳞 翅目害虫有效,用量少,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在农业上主要用防治白粉虱、介壳虫等。产品有100克/升乳油,10%吡丙 吡虫啉悬浮剂(内含吡丙醚2.5% +吡虫啉7.5%),8.5%甲维.吡 丙醚乳油(内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 2% +吡丙醚8. 3%)。(1) 蔬菜害虫:防治番茄白粉虱,亩用100克/升乳油35-60毫 升或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30-5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菜 蛾,亩用8. 5%甲维.吡丙醚乳油70-80毫升,对水喷雾。(2) 防治柑橘树介壳虫,用100克/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具有强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对同翅目、双翅目、鳞 翅目害虫有效,用量少,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在农业上主要用防治白粉虱、介壳虫等。
吡丙醚是苯醚类扰乱昆虫生长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新型杀虫剂,具有内吸转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1、灯光诱蛾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防患于未然。
2、呋喃丹拌化肥,深施入土,农药的有效成份能到达树叶,起到防治效果。
3、一但出现食叶害虫,用烟雾剂也是一种方法。
还提供四种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的方法,供你参考:
1.物理防治 害虫越冬或越夏期,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于尺蠖等成虫需爬行上树卢卵的害虫可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薄膜等,阻止成虫上树产卵。
2.片林和海防林,在害虫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于害虫产卵初期,每公顷设50个放蜂点,放蜂量25万~150万头。
3.打孔药防治 高大树体,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传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原药或丑倍稀释液。用药量为10厘米胸径2~4毫升,注药后封好注药口。
4.毒环和毒绳防治 对有上下树干和越冬后上树习性的害虫,可用药剂在树干涂环,或绑扎毒绳防治。在害虫上树前,用2.5%溴氰菊酯和氧化乐果各10毫升,加1公斤废机油混合,在树干上涂3~5厘米宽的闭合环;或者用2.5%溴氰菊酯与废柴油按1:10混合,浸泡包装用纸绳制成毒绳,在树胸径处绑缚2周。
害虫的田间调查分为一般调查(普查)和重点调查(系统调查)。前者主要是了解害虫的种类、分布和为害情况,后者则是系统掌握病虫发生、发展的规律。其目的都是为大田防治服务的。
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对角线取样(适于病虫随机分布)、平行线取样和“Z”形取样(适于核心分和嵌纹分布)。
五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对角线取样,平行线取样。
一、人工防治:根据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吐丝结茧、群集习性,及时摘除虫苞,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喷雾防治:对2~3龄幼虫,可以喷25%灭幼脲ⅲ号1000~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阿维菌素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6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等进行防治。 三、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当前农业,防治病虫害的最普遍方式就是使用农药。那么问题来了,古代没有农药,他们怎么防治病虫害?只能靠天吃饭吗?
其实,古人很大程度上确实是靠天吃饭,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古人也总结了很多关于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如今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很多是来自古人智慧的启发,继而发扬光大的。
下边,就简单举几个例子:
1.选种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得不得病虫害,选种工作很重要。
据了解,《氾胜之书》总结了麦、禾的选种技术,选麦种,要求“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选禾种,要求“择高大者”。以穗大、植株粗壮者为种,耐病虫害效果更好。
2.轮作
小禾查阅得知,古人关于轮作的思想,也是为了防治病虫害。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记载:“种麻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
也就是说:如果连年种植,有“点叶夭折”的风险。而轮作则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3.间作套种
关于间作套种技术,据史料记载,汉代已有,到了魏晋南北朝得到发展。
当时的人们有这样的说法:桑苗“下常劚种绿豆、小豆”(劚:用刀、斧砍削),可以实现“二豆良美,润泽益桑”。
也就是说,间作套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4.以虫治虫
自然界的生物链帮助农民治理病虫害,该类记载始见于《南方草木状》:交趾(广东及越南部分区域)人以席裹并巢贮黄猄蚁卖于市,该蚁可使南方柑树免于群蠹(小虫子)所伤。黄猄蚁的治虫性能须依靠集体力量,故应并巢而卖。
5.益鸟治虫
很多鸟类喜食昆虫,是病虫害的天敌之一。古人已经利用鸟和蛙来去除田间的害虫,或者养一群鸭子,白天把鸭子放进田间里去抓虫吃,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水田内。
6.草木灰杀虫
再就是利用草木灰杀虫。比如一些叶菜生虫了,农民就会把烧锅、烧炕产生的草木灰撒在菜叶上来杀虫。
此外,还有古人还有很多防治病虫害的方式:
防治越冬水稻螟虫,可以采用冬翻、灌水杀蛹等手段。
防治玉米螟,可以按照封垛处理或在羽化前加工、烧毁秸秆的方法。
建议: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以虫治虫。
使用生物防治,主要有捕食性生物、寄生性生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的病虫害也能生物防治,主要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有三类,其一是捕食性生物,比如草蛉、瓢虫、步行虫等,其二是寄生性生物,比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其三是病原微生物,比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