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种植白菜,萝卜的时期,特别是经过这次连续的降雨,白菜萝卜等蔬菜的出苗很好,可是有些地方出现被害虫啃食叶片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分享一下关于这方面的防治技术。
针对秋季蔬菜出现的害虫类型,主要有蓟马,棉铃虫,菜青虫,蟋蟀,蜗牛等害虫,可以看出害虫类型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类型,我们依次进行说明防治措施。
A 田间环境处理
在种植户播种之前,建议种植户尽量清除田间四至杂草,减少虫源,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药剂防治。
B 蜗牛蟋蟀的防治
针对这一类害虫,建议种植户可以采用50%的辛硫磷或者48%的毒死蜱拌到麦麸或者玉米面上,然后均匀的撒到菜地的田间四至或者空地的地方,注意不要撒到白菜上,避免出现药害。
C 蓟马菜青虫的防治
针对这一类害虫,建议种植户提前预防,如果发病,建议使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或其他菊酯,一喷雾器水兑15毫升农药,或用5%的甲维盐10毫升或20%的苏云杆菌悬乳剂10毫升喷雾也可以;或者混配10%的吡虫啉10克、或50%的吡蚜酮、或10%烯啶虫胺10克。每隔7天喷施一次,喷施次数根据防治效果决定。如果是出售小白菜,建议间隔7天以上的安全期。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我县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县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蛴螬: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金针虫
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 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咬食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为害后造成的典型为害状,此外,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
蝼蛄 :俗称拉拉蛄、蜊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我国记载有6种,我县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成虫、若虫均为害严重。咬食各种作物的种子的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不能发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谷苗、麦苗最怕蝼蛄窜,一窜就是一大片,损失非常严重。
地老虎: 俗称切根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 地老虎可为害多种粮食作物,棉花、蔬菜、烟草、中药材、果树等,低龄幼虫昼夜均可取食作物的子叶,嫩叶和嫩茎,3龄后昼伏夜出,高龄幼虫可将幼苗近地表部位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
根据虫情,因地制宜,做到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幼虫结合治,田内田外选择治。
(一)农业防治
1、摘好农田基建,消灭虫源滋生地,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消灭沟坎荒坡,植树种芽,消灭地下害虫滋生地,创造不利地下害虫发生的环境。
2、合理轮作倒茬,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茎、块根类大田作物,对芝麻、油菜、麻类等直根系作物不喜取食,因此合理轮作可以明显地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3、深耕翻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在土壤表层的翻到深层,将生活在深层的翻到地面,暴晒、鸟雀吻食等一般可消灭蛴螬,金针虫50%—70%。
4、合理施肥:一定要施用腐熟的猪粪厩肥等有机农家肥,否则不腐熟的易招引金龟甲、蝼蛎等产卵,又取因腐蚀、熏莹作用起到一定希伤地下害虫的作用。
5、合理、适时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地下害虫下潜成孔亡,可以减轻为害。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简便,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种子处理常用的药剂有50%辛硫乳油,40%乐果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播种时先用种子重量的5%—10%的水将药剂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喷拌于种子上,堆闷6—12小时,使药液充分渗透到种子内即可播种,应严格控制药量,以免药剂烧份种子,影响出苗率。
2、土壤处理:结合播种前整地,用药剂处理土壤。
常用方法有:①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然后浅锄或犁入土中②撒施颗粒剂③将药剂与肥料混合施入,即使用肥料农药的复合肥④沟施或穴施,应选用一些高效、低残留类杀虫剂。如苗酯类,灭幼叩水有机磷类。
3、毒饵诱杀:姜饵诱杀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
4、其它施药方法:
5、喷粉:选用1.5%乐果粉剂,2.5%乙敌粉等。
6、喷雾: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等喷洒在寄主植物上,对多种食叶金龟甲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7、内吸剂涂树干,在寄主树干离地面1.5m左右处涂上40%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等内吸杀虫剂,致金龟甲食叶后中毒死亡。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虫害的方法。
1、以虫治虫
2、以菌治虫
地老虎的天敌种类很多,应加以保护利用,地老虎颗粒体病毒对地老虎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四)物理防治:
蝼蛄、多种金龟甲、沟叩头甲雄虫等具有较强的翅光性,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显著,试验表明黑绿单管双光灯诱杀效果更理想。
(五)其它防治措施
人工捕捉,金龟甲晚上取食树叶时,振动树干,将假死坠地的成虫拣拾杀死,对蛴螬、金针虫也可采取犁后拾虫的方法消灭。
挖窝毁卵、消灭蝼蛄,蝼蛄产卵盛期结合夏锄,发现蝼蛄卵窝,深挖毁掉。
防治地下害虫:
一是用阿维高氯、阿维毒、辛硫磷等灌根毒杀;
二是用毒死蜱或敌百虫拌入炒香的麦麸或鲜碎菜叶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在土面诱杀;
三是用溴氰菊酯、百树菊酯等于傍晚喷雾防治。
红薯地下害虫防治可采用轮作倒茬、深耕翻犁、适时灌水等农业方法,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防治,一是红薯迅速膨大期,根部淋施过磷酸钙与干燥纯净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二是红薯生长发育期,叶面喷洒乐斯本水溶液。
1、在红薯迅速膨大期间,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25~30倍过磷酸钙与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者15~20倍烟叶浸出澄清液等,连续淋2~3次,每次每平方米土壤淋5~6千克左右为宜。或根部淋施40~50倍茶麸水溶液,每7~10天,连续淋施2~3次,每次每平方米淋10~15千克。
2、在红薯生长发育期间,每10~15天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乐斯本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顺着茎叶流向根部为宜,连续喷洒3~5次。仅供参考,欢迎关注好评,谢谢
黑金龟子,主要危害的农作物是甘蔗。成虫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前翅坚硬,后翅膜质,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还有拟死现象,受惊后即落地装死。
成虫一般雄大雌小,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
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为主要的地下害虫。老熟幼虫在地下作茧化蛹。
我是农民。种植红著多年,饱受红著地下虫害之苦。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了根治红著地下虫害的"绝招",一招就灵,屡试不误。
一、红著地下虫的危害:红著最主要的地下虫,我们浙江南部一带俗称"地蚕"。这东西5一一7厘米长,1一一3厘米粗细,乳白色,蠕动缓慢,长期潜伏土中为害。被"地蚕"危害的红著,呈黑色洞孔,浅的几厘米,深的可穿透。食用时用刀剜除残疤,周边的著肉还感觉糙口不糯,严重影响品质。如果切红著条,剜除虫疤费时费力,损耗一半以上,可食率大大降低。
除"地蚕"外,主要的地下虫害还有蚯蚓。受害著块呈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当地农民称为"麻脸",做"烤著"和晒"著条″是没人要的。受害严重的,著块被"犁"成多条沟痕,品质和食用率大打折扣。
二、防治红著地下虫害主要两大办法。
1、深翻著地时,用锄头顺手打死"地蚕"。此物深藏泥土中,翻地时均可随土被翻出,一经发现,顺手打死。"地蚕"粗短拙笨,蠕动缓慢,极易消灭。这样顺手牵羊,可消灭很大一部分害虫。
2、茶子饼毒杀。将榨过油的茶子饼放石臼中捣捶成粉沬。著地深翻丶整地成畦并开穴后,每穴放茶子饼粉沬一小把,保准能杀死包括"地蚕"、蚯蚓等一切地下害虫。
茶子饼粉沬毒杀法,简单方便,一次即可,效果可靠。近几年我用这种方法种红著,百试不误,一招就灵,种出來的红著光鮮莹润,无一地下虫害。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假死性,黄昏时震落捕杀、用48%乐斯本35--50毫升兑水50升喷施地表或用48%乐斯本1500倍液灌根.。
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等,危害多种作物。防治地下害虫,是夺取作物丰产的重要环节。现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ml加水50~60kg,拌小麦、玉米或高粱种子500~600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有效期30~35天,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除草灭虫。
在春播作物出苗前或地老虎1~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减少幼虫早期食料。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消除产卵寄主。
3、撒施毒土。
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00g拌细砂或细土375~450kg,在根旁开浅沟撒入药土,随即覆土,或结合锄地把药土施入,可防几类地下害虫。尤其是冬小麦返青或春播作物幼苗遭受蛴螬或金针虫危害,可用此法补救。
4、毒液灌根。
在地下害虫密度高的地块,可采用毒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害虫。如甜菜、玉米、花生等作物苗期受地老虎危害时,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75g,对水50~75kg,从下午4时开始灌在苗根部,杀虫率达90%以上,兼治蛴螬和金针虫。
5、毒草诱杀。
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50%辛硫磷100g加水2~2 5kg,喷在100kg草上,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杀地老虎。用1m左右长的新鲜杨树枝泡在稀释50倍的40%氧化乐果液中,10小时后取出,于晚间插入春播作物地内,每公顷150~225枝,诱杀金龟子效果好。
6、灌水灭虫。
有条件的地区,在地老虎发生后及时灌水,可收到一定效果。
7、黑光灯诱杀。
金龟子、地老虎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可于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
8、人工捕捉。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在地老虎点片发生时,采用拨土捕捉,有一定效果。对蝼蛄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危害。
合理密植:根据种植季节、品种、高矮、生育期长短而定,亩植3000—3500株。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避免偏施氮肥过多贪青招虫。适期防治:宜在幼虫三龄前进行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化学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最大限度地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
大家好,我是小陈,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小麦种植中,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不同区域,所发生的严重程度会有差别。地下害虫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直接啃食小麦种子,在初期,会导致缺苗断垄、苗出不齐的情况,这种灾害情况很常见。
到了前中期后,小麦发黄、苗弱,生长矮小等症状,就有可能是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到了后期,小麦出现倒伏,有时也和地下害虫有关系,比如对于小麦根系的危害,造成植株不牢,容易倒伏。
所以,针对地下害虫的危害,我们需要提前预防,而预防地下害虫最好的办法就是播种前拌种。
目前市面上的小麦拌种剂有很多,剂型也有很多,相应的价格也会有高有低,大部分都是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也就是能防虫也能防病,单一防虫的也有,不过市场份额较少,大家购买者也少。
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下杀虫剂用来拌种的有哪些,常见的比如吡虫啉、甲基异柳磷、克百威、噻虫嗪等,按照使用剂量进行使用,避免用量过多,而导致抑苗的情况出现(用量过少,达不到预防的目的),这些杀虫剂,能很好的杀死地下害虫,以保庄稼能正常生长。
说了地下害虫就不得不说地上的害虫防治方法了。小麦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的害虫也有很多,这里主要说3个主要的害虫:蚜虫、灰飞虱、吸浆虫,分别来看:
1、蚜虫
蚜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腻虫、蜜虫,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非常常见,危害大,主要以吸食小麦的汁液为主(叶片、茎杆、麦穗都会被危害),不及时预防和防治,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针对蚜虫,预防最好的办法还是播种拌种,选用吡虫啉类的拌种剂即可。而到了生长过程中,田间出现了蚜虫后,及时打药防治,可选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等,一次防治效果不行的话,间隔7-10天,多来几次,不过一般情况下,蚜虫也好防治。
2、灰飞虱
灰飞虱也是一种刺吸式的害虫,同样对于小麦的危害不小,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最终的品质,比如能导致小麦空秕粒、黑穗等症状,另外,小麦上的一些病害,也是有灰飞虱所传播的,所以防治灰飞虱也非常重要。
目前防治灰飞虱的药剂可选择吡虫啉,一些区域对于吡虫啉抗性大的情况,可用用吡蚜酮,不过价格会稍微贵一些。
3、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也是一种小麦田很常见的害虫,它主要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空秕粒、品质下降等问题,同样的也会影响到小麦最终的产量,轻则影响10%-20%,重则能影响50%左右的产量,更加严重的情况,直接导致绝收,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吸浆虫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土壤处理,比如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都可以,其次,田间一旦发现吸浆虫后,及时用药防治,常用药剂有毒死蜱、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都可以,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间隔7-10天,再来一次。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小麦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的介绍和预防、防治办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阅读!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