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龟子,主要危害的农作物是甘蔗。成虫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前翅坚硬,后翅膜质,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还有拟死现象,受惊后即落地装死。
成虫一般雄大雌小,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
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为主要的地下害虫。老熟幼虫在地下作茧化蛹。
生姜地下害虫重在预防。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埋施5公斤10%噻唑膦颗粒剂、或者5公斤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生长期发现虫害后用2%阿维·高氯氟、或者3%阿维菌素、或45%毒死蜱喷淋根部,三天一次,连续两次。
大家好,我是小陈,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小麦种植中,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不同区域,所发生的严重程度会有差别。地下害虫的危害是很大的,它能直接啃食小麦种子,在初期,会导致缺苗断垄、苗出不齐的情况,这种灾害情况很常见。
到了前中期后,小麦发黄、苗弱,生长矮小等症状,就有可能是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到了后期,小麦出现倒伏,有时也和地下害虫有关系,比如对于小麦根系的危害,造成植株不牢,容易倒伏。
所以,针对地下害虫的危害,我们需要提前预防,而预防地下害虫最好的办法就是播种前拌种。
目前市面上的小麦拌种剂有很多,剂型也有很多,相应的价格也会有高有低,大部分都是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也就是能防虫也能防病,单一防虫的也有,不过市场份额较少,大家购买者也少。
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下杀虫剂用来拌种的有哪些,常见的比如吡虫啉、甲基异柳磷、克百威、噻虫嗪等,按照使用剂量进行使用,避免用量过多,而导致抑苗的情况出现(用量过少,达不到预防的目的),这些杀虫剂,能很好的杀死地下害虫,以保庄稼能正常生长。
说了地下害虫就不得不说地上的害虫防治方法了。小麦生长过程中,地上部分的害虫也有很多,这里主要说3个主要的害虫:蚜虫、灰飞虱、吸浆虫,分别来看:
1、蚜虫
蚜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腻虫、蜜虫,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非常常见,危害大,主要以吸食小麦的汁液为主(叶片、茎杆、麦穗都会被危害),不及时预防和防治,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针对蚜虫,预防最好的办法还是播种拌种,选用吡虫啉类的拌种剂即可。而到了生长过程中,田间出现了蚜虫后,及时打药防治,可选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等,一次防治效果不行的话,间隔7-10天,多来几次,不过一般情况下,蚜虫也好防治。
2、灰飞虱
灰飞虱也是一种刺吸式的害虫,同样对于小麦的危害不小,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影响最终的品质,比如能导致小麦空秕粒、黑穗等症状,另外,小麦上的一些病害,也是有灰飞虱所传播的,所以防治灰飞虱也非常重要。
目前防治灰飞虱的药剂可选择吡虫啉,一些区域对于吡虫啉抗性大的情况,可用用吡蚜酮,不过价格会稍微贵一些。
3、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也是一种小麦田很常见的害虫,它主要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空秕粒、品质下降等问题,同样的也会影响到小麦最终的产量,轻则影响10%-20%,重则能影响50%左右的产量,更加严重的情况,直接导致绝收,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吸浆虫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土壤处理,比如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都可以,其次,田间一旦发现吸浆虫后,及时用药防治,常用药剂有毒死蜱、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都可以,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间隔7-10天,再来一次。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小麦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的介绍和预防、防治办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谢谢阅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利用寄生蜂如赤眼蜂、周氏啮小蜂来防治农林害虫,有很多优点:如减少农药杀虫剂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减少了购买农药的成本,从而降低了养蜂和购蜂成本.故选:B
一、人工防治:根据初龄幼虫在叶片上吐丝结茧、群集习性,及时摘除虫苞,集中销毁。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 二、喷雾防治:对2~3龄幼虫,可以喷25%灭幼脲ⅲ号1000~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阿维菌素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敌杀死6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等进行防治。 三、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联苯菊酯属于菊酯类农药,为杀虫杀螨剂。花生上夜蛾抗性较强,所以联苯菊酯只能作为辅助配药来使用为好,杀虫可以加入甲维盐,杀蚜和蓟马加入噻虫嗪或啶虫脒等。请参考
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 具有强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对同翅目、双翅目、鳞 翅目害虫有效,用量少,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在农业上主要用防治白粉虱、介壳虫等。产品有100克/升乳油,10%吡丙 吡虫啉悬浮剂(内含吡丙醚2.5% +吡虫啉7.5%),8.5%甲维.吡 丙醚乳油(内含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 2% +吡丙醚8. 3%)。(1) 蔬菜害虫:防治番茄白粉虱,亩用100克/升乳油35-60毫 升或10%吡丙.吡虫啉悬浮剂30-50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菜 蛾,亩用8. 5%甲维.吡丙醚乳油70-80毫升,对水喷雾。(2) 防治柑橘树介壳虫,用100克/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具有强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对同翅目、双翅目、鳞 翅目害虫有效,用量少,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在农业上主要用防治白粉虱、介壳虫等。
吡丙醚是苯醚类扰乱昆虫生长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属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新型杀虫剂,具有内吸转移活性、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敌敌畏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褐色油状液体,挥发性较强。对热稳定,对铁有腐蚀性。遇碱易分解失效,是一种高效、速效、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强烈的熏蒸作用,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对害虫特别是对同翅目、鳞翅目昆虫有极强的击倒力。施药后易分解,持效期短,无残留。对人、畜毒性较高,属中等毒性农药。常用剂型有80%和50%乳油。
朋友你好趋光性我们可以在夜间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黄板诱杀蚜虫:在黄色的木板上涂上机油可以很好的诱杀蚜虫。可以利用雌虫发出的性激素,来诱杀雄虫。一些昆虫喜欢醋和糖水,可以用盆装点醋和糖水,再放点药剂,进行诱杀。
谢文夜蛾喜欢杨树,我们在生产中经常扎杨树把进行诱杀。我们通常说的趋性诱杀基本上都会物理防治,对种植的农作物,果树花卉,没有伤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