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容易发生朱砂叶螨虫,用阿维菌素等治疗
点片发生阶段喷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或15%哒螨酮乳油3 000倍液,或5%霸螨灵悬浮剂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或15%三唑锡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1 5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甲基克杀螨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卡死克可分散液剂1 000~1 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15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螨克)1 500倍液等。
1 病虫害防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药物。2 选择药物需要考虑病虫害的类型、严重程度、生长阶段等因素,还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3 除了化学药物,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例如利用天敌、灭菌、降温等方式防治病虫害。总之,选择合适的防治药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同时也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问题。
(1)技术要点:第一次用药在3月中下旬,10日内平均温度为8℃,花芽刚刚露白时,全园喷一遍5度石硫合剂,防治对象主要为梨木虱,二斑叶螨,康氏粉蚧,梨黄粉蚜,黑星病,轮纹病,锈病等。
第二次用药在梨树落花90%(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用药剂为阿维菌素,啶虫脒或其他相同功能的药剂中的一种。防治对象主要为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康氏粉蚧,梨茎蜂,梨实蜂,叶螨和蚜虫。
第三次用药在梨幼果套袋前(5月底至6月初),10日内平均温度为23℃。可用药剂有吡虫啉,除虫菊酯,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或其他相同功能的药剂。主要防治对象为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康氏粉蚧,梨二叉蚜,叶螨类等。经果树站做的3次用药和10次用药的对比试验效果基本一致,说明了三次药试验效果还是不错的。
(2)注意事项:梨树的“一年用三次药”防治技术,在以梨木虱,梨小食心虫,康氏粉蚧和轮纹病,锈病等病虫害的梨园,在正常年份一年中仅需3次用药再结合其他物理和生物措施即可。对于病害较重的梨园,遇雨量较多年份,须隔10天再喷1〜2次杀菌剂,以防止后期病害的发生,重点病虫害果园还要因地制宜。
梨树采果后必须及时施好采后肥,加快树势恢复,促壮树势,促壮结果母枝,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为明年开花结果奠基良好的基础。
具体做法:梨树采果后必须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落果和各种杂草,并集中园外深埋或烧毁,再施采后肥以优质有机肥巴和氮磷钾完全肥为主,补充生物菌肥和磷钾肥。五年生以上的树或采果50公斤以上的树,每株施沤制腐熟的人畜禽粪25〜30公斤,氮磷钾(15-15-15 )硫酸钾复合肥1〜1.5公斤,复合生物菌肥0.5〜0.75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0.75〜1公斤,硫酸钾0.25〜0.5公斤。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在树冠下挖6〜8条长80〜100厘米,宽30〜40厘米,深15〜20厘米的放射沟,把充分混合均匀的肥料均匀撒施在放射沟内,盖土,把肥料全部覆盖住即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 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西瓜病毒病是由种子带毒或且昆虫特别是蚜虫为传毒媒介而引起。在秋季西瓜上发病较多。其症状表现:新生叶片变为狭长,皱缩扭曲,生长缓慢;植株矮化,不易伸长,有的植株顶部簇生不长;花器发育不良,不能坐果,即使结瓜,瓜也很小。发病较晚的病株,果实形成畸形瓜或不结瓜,有的瓜面凹凸不平,果小,瓜瓤暗褐色,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防治方法主要是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以消除病毒感染源。(1) 农业防治①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5~601热水烫种20分钟,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催芽播种。②在苗期彻底防治蚜虫等传毒害虫。当西瓜出苗后立即用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1。
8%海正灭虫灵乳油2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2500倍液防治,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③铲除瓜田及周围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在进行整枝、授粉等田间操作过程,尽量避免对植株的损伤。在病株上操作过的用具及手要用80%浓度酒精消毒后再在健株上工作。
④对已发病植株区别对待。若在结瓜前感病的,必须拔除,在结瓜后上部叶片或蔓顶感病的,可在结瓜部位上部留2~3叶片后剪除烧毁。(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①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②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③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④20%病毒克星(进口,有治疗效果)300~500倍液。
上述药剂可任选1种,交替使用,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可以使用的防治卫生害虫的品种
1、拟除虫菊酯类如胺菊酯、丙烯菊酯、苄映菊酯、苯醚菊 酯、苯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醚菊酯、氯菊酯、溴。 氰菊酯、戊菊酯等。
2、有机磷类马拉硫磷、氯辛硫磷、毒死蜱、二嗪磷(地亚 农)、杀螟硫磷、敌敌畏、皮蝇磷、倍硫磷、碘硫磷、二溴磷、 甲基嘧啶磷、双硫磷、敌百虫、喹恶磷、辛硫磷、溴硫磷、乙 酰甲胺磷、甲基砒恶磷等。
3、氨基甲酸酯类恶虫威、残杀威、二氧威、甲荼威(西维 因)、仲丁威、双丙威(除蝇威)、混灭威等。 有机氯类三氯杀虫酯、滴滴涕、林丹等。
4、关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灭幼腮I号(敌灭灵)、灭幼脲Ⅱ号、 灭幼脲Ⅲ号(苏脲I号),烯虫酯等。
梨树黑水锈用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1、初见病斑后,立即喷布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该病容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用药。
2、梨黑斑病是一种真菌病,也可以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溶液处理。或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90%三乙膦酸铝500倍溶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体、1:2:240波尔多溶液也有一定效果。
3、在梨树萌芽之前,可以选用甲基硫菌灵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代森锰锌、碱式硫酸铜等对水喷雾,消灭越冬菌源。
4、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上旬,需要喷药保护,可选用的药剂有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保护梨果不受损失,效果较好。
小麦花叶病毒病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另用5%氨基寡糖素75毫升或2%菌克毒克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或者每亩用0.5-0.75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喷雾,或用0.01%芸苔素3000-5000倍液喷雾,加速苗情转化,减缓病情发展,降低危害损失。若同时控制小麦纹枯病,预防小麦条锈病等,每亩可用12.5%烯唑醇20克,15%三唑酮10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
芦笋主要害虫 1、夜蛾类害虫 防治方法: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药剂防治应在初龄幼虫未分散或未入土躲藏时喷药,成龄后抗药性很强,往往难以杀灭。
一般根据预测,产卵高峰后4-5天喷药效果最佳。傍晚喷药比白天好,可选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40%乐斯本1000倍液、5%抑太保1000倍液。2、蚜虫、蓟马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勤除草,及时灌水;药剂防治可用25%菊乐合剂20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喷雾。3、蝼蛄 用90%敌百虫30倍液搅拌,适量加水,拌潮为度,每亩施用1.2-2.5千克,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撒施效果最佳。用3%辛硫磷颗粒剂1千克,拌细沙3千克撒施在苗床内。以上就是防治芦笋病虫害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大蒜发生根蛆、根螨的防治:主要通过播前土壤处理、药剂拌种、发生初期喷淋等进行防治,有效药剂有辛硫磷、毒死蜱等。
发生蓟马的防治:发生初期可用吡虫啉、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等防治。
斑潜蝇:当斑潜蝇产卵取食孔达20%以上时,应及时选择渗透比较好的杀卵剂杀灭斑潜蝇虫卵,可选择毒死蜱、吡虫啉、虫螨腈或甲氰菊酯等,注意轮换交替使用。大蒜一般情况虫害比较小,主要是做好播种前土壤的消毒处理,以防为主。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