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根腐病通常病部仅局限于根部和茎基部。植株发育不良,较矮小。后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尚可恢复,反复多日后植株枯死。
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高温、高湿、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发病,种植地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茎节受蝼蛄为害伤口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病情。
形成辣椒根腐病的病因大致有如下三条:
1、雨水、灌溉时,水量过大,造成根部水分过多,如果排水不及时,辣椒根部就会腐烂。
2、光照不足,低温高湿,土壤粘性过大,土壤结块,通风不好
3、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里滋生很多细菌,有害物质排不出去。
辣椒根腐病的预防及治理方法:
1.农业措施
1.1因地制宜种植早熟品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降低发病的作用。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进行3~5年轮作。
1.2定植后温度控制在20~30℃、地温25℃、湿度不高于90%。使幼苗茁壮成长。
1.3采取高畦(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灌水和雨后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部伤口愈合和根系发育。
2.微生物防治
可以使用乾农“根尚雅”,330克专用微生物菌种,主要是对土壤有益菌的培养,和土壤中有害菌的抑制,根系的生长环境好了,再加上1000毫升矿源黄腐酸的水溶肥的综合作用,效果显著。
辣椒生长中后期下部老叶不摘除,温室辣椒栽培中后期打掉植株下部叶的效果图会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也会增加营养消耗,导致早衰。但若过早、过多地摘除下部叶片,对植株生长也是不利的。辣椒坐果后,需要大量的有机营养供应果实生长,植株常因有机营养缺乏而影响上部枝叶和下部根系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甜椒,坐果后因果实发育与营养生长争夺有机营养,甚至会造成营养生长暂时停滞,也就是常说的“封头”,以全力供应果实发育。若此时摘除下部叶片,无疑是雪上加霜,会导致植株有机营养更加缺乏,影响果实、根系等的发育,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易染病害等问题。 在室内若过早摘除下部叶片,植株遮光效果减弱,会使更多的光照射到地面上,使地面温度更高。辣椒根系分布浅,大多在15厘米以内的土层内,地温过高对辣椒影响很大。夏秋季节地温过高是导致辣椒根系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辣椒植株下部叶片未过度老化、上部枝叶未完全遮挡住光照前,过早、过多地摘除下部叶片弊大于利。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感染,病斑初呈不规则性退绿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交界处明显,此病遇条件适宜,发展速度很快,病斑连片可导致叶片枯干脱落,可以用氢**铜,噻菌铜,噻霉酮,松脂酸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硫酸链霉素,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喷施防治。
辣椒黑杆病
1、辣椒根系对肥料很敏感,从播种到定植只要根系和二铵、鸡粪有过接触,都可能造成黑根死棵,死亡潜伏期35-45天,往往是浇水后大量死棵。
2、施用鸡粪,饼肥,二铵复合肥过多,再加上地面施耕肥,定植后死亡率特别高。
3、氮磷钾比例失调、缺乏微量元素,也可能引起黑根死棵,尤其氮肥多造成黑根黑杆严重
4、地面有白色或红色“盐霜”的地块死棵严重。
5、低温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当温度低于10℃时,根系就会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定植时或缓苗后,用72.2%普力克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定植穴,每株浇250毫升。发病前喷1:1:200波尔多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清除病株、病枝,喷雾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生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7—10天1次,连续2—3次,严重时每隔5天1次,连续3—4次。保护地栽培,除加强通风换气,还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250克,或用5%百菌清粉剂,每亩1公斤,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辣椒根腐病,病部直接局限于根部和茎基部。植株发育不良,较矮小。先是白天萎蔫,多日后枯死。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皮层变为褐色至深褐色,呈湿腐状。最后病部缢缩,腐烂,皮层容易剥离,露出暗褐色木质部。
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可用恶霉灵或甲霜恶霉灵+枯草芽孢杆菌+生根剂灌根防治。
辣椒疫病。用2500倍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或6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0倍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000倍50%嘧菌酯水分散剂等喷雾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图片的辣椒情况,是感染辣椒疫病引起的,导致出现辣椒的枝茎发青黑呈水迹印后,慢慢的开始上部萎蔫。 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迅速,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氮肥使用偏多,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可用甲霜灵与锰锌复配,或霜脲.锰锌,或氟吗啉.锰锌或,或嘧菌.烯酰吗啉,或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等药+磷酸二氢钾一起喷雾防治,5-7天一次,连续打药喷雾2次。(交替成分使用)
疫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氟吗啉锰锌,氰霜唑,氟醚菌酰胺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交替使用。 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辣椒晚疫病
辣椒生长中后期下部老叶不摘除,温室辣椒栽培中后期打掉植株下部叶的效果图会影响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也会增加营养消耗,导致早衰。但若过早、过多地摘除下部叶片,对植株生长也是不利的。辣椒坐果后,需要大量的有机营养供应果实生长,植株常因有机营养缺乏而影响上部枝叶和下部根系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甜椒,坐果后因果实发育与营养生长争夺有机营养,甚至会造成营养生长暂时停滞,也就是常说的“封头”,以全力供应果实发育。若此时摘除下部叶片,无疑是雪上加霜,会导致植株有机营养更加缺乏,影响果实、根系等的发育,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易染病害等问题。 在室内若过早摘除下部叶片,植株遮光效果减弱,会使更多的光照射到地面上,使地面温度更高。辣椒根系分布浅,大多在15厘米以内的土层内,地温过高对辣椒影响很大。夏秋季节地温过高是导致辣椒根系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辣椒植株下部叶片未过度老化、上部枝叶未完全遮挡住光照前,过早、过多地摘除下部叶片弊大于利。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