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海河源石蛙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2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非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人工驯养系列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石蛙)的养殖销售等。
法定代表人:吴里发成立时间:2014-10-21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530423100017592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改水沟村
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水深10~15厘米,水质与蝌蚪期相同,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
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石蛙又叫做棘胸蛙、石鸡、石蛤蟆、石冻、石坑蛙等,在我国云南、贵州、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均有分布。
培育2年后石蛙便可上市销售,一万只蛙除掉损耗后,大约在1500斤左右,除掉成本,第一批养殖的石蛙可达到5万元的收入,培育第二批石蛙时,由于建设成本不需要投入,可以达到10万元的收入。石蛙的养殖风险系数偏高,对于初养者先以一亩的面积来培育,待技术和资金都充足的条件下,再进行扩展。
1.营业执照。
2.卫生许可证。
3.经营许可证。
4.税务登记证带上申请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经营场地证明、一寸照片等到所在地相关部门办理。 5、但由于养的对象特殊,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特种养殖许可证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主册登记。 6、还得办理防疫合格证,防疫合格证到当地畜牧局办理。而且养殖场需要征用土地,还得先到国土局办理土地手续、厂地的条件审查。 石蛙(Quasipaaspinosa)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
石蛙就是生活在山沟里面的青蛙,属于青蛙的一种。记得小时候春季来临之前,村子里面的人大人就会晚上去捕捉石蛙,然后一大早拿到市场上去买,所以现在在农村很少能看到野生的石蛙,市场上比较紧缺。那么2019石蛙养殖前景如何?今天为大家介绍石蛙养殖要点如下:
一、石蛙介绍!
石蛙有很多别名,不同地方对它的叫法会有所差别,具体叫法有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等,所以以后你到其它地方去游玩,当当地人叫这些名字的时候你就知道是什么。
石蛙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香港等热带地区以及亚热带季风地区生活,不适合生活中在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生长。
二、2019年石蛙养殖前景如何?
由于野生石蛙年年减少的原因,现在市场上的价格高达80-100元一斤左右,野生的石蛙价格会更高能达到100-150元一斤左右,石蛙价格一路高涨的原因是它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功效,属于天然高级滋补品。所以养殖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1.石蛙养殖市场前景
石蛙是我国食用最广的食用蛙,目前市场上很少能看到野生的,近年来滥捕滥杀、农药污染、水质变差都是导致它们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大部分都是靠人工养殖的石蛙来替补市场空缺,但是现在养殖的人又比较少,所以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所以石蛙养殖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有想法的养殖户可以考虑养殖,据了解养殖石蛙属于特种养殖,有养殖补贴拿!
2.石蛙养殖效益
石蛙养殖的投资成本比较少,风险小,但是养殖效益高,适合山区的农民进行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安静的环境、排灌方便的地区都能进行养殖。如果你子啊农村地区养殖1000只石蛙,按照商家收购价格40元一斤计算,则一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4万元,去掉一下开支还能纯收入3万元左右。
3.石蛙食用价值
石蛙属于野生蛙类,蛙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又低,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高于牛蛙,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
三、石蛙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1.石蛙养殖池选择
石蛙养殖池要选在阴凉的地方,水源要求比较高,最好是上流水源,这样才是无污染的,不过现在农村地区在整改农村水源问题,所以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治理,人工池的建造最好是靠近背阴平坦,山溪泉水之地。
2.石蛙养殖池建设
石蛙养殖池建设的时候最好是采用合理的设计,让石蛙更多的能够接触到自然的环境,但是要便于人工管理,其中防止逃跑是最要的一个步骤,没最好防逃措施,池子里的石蛙都逃跑了,对于损失上来说也是比较惨重的,所以找养殖池旁边拉上细网,不能是很粗的网来防止石蛙石蛙逃跑。
3.石蛙养殖饵料准备
石蛙主要喜欢吃蚯蚓、黄粉虫、蝇蛆等,在农村地区的朋友很容易找到蚯蚓,所以这点上可以节省一点饲料费用。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石蛙养殖前景分析以及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本文综合于网络。
养殖石蛙,应该怎么样正规的经营和销售呢?石蛙其实在我们国家当中属于一个保护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人太能吃了,所以这样看,这都快灭绝了。
所以保护动物那么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基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觉得得有一定的能力才可以去养殖。
申请养殖的资格。
对于现在农村里面来说,搞养殖也有很多。但是你要他们拿出经营的资格,那么没有多少人能够拿得出来,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钻着空子去搞养殖的。
所以当我们所需要去申请的野生动物养殖资格证。以及野生动物养殖的许可证,销售许可证,这些证件一大堆。
当然涉及到每个地方,可能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那么我们建议大家直接到工商局里面去咨询一下,他们那里会给出你一个详细的列表,然后让你对应的去找相对应的证明。
比如说你要让别人给你开一个引种证明。村委里面开一个养殖场地的拥有者进行证明。
所以这些照明很复杂,有的地方可能不同,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还是先去咨询一下,这样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中间。
联系渠道商进行销售。
这里我们就要说一说了,有很多人说我们自己拿去卖,或者说做深加工。首先你自己拿去卖,你没有那么多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再一个,你养殖的时候如果说做加工的,那肯定就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和以及仪器和设备等等。
所以我们养殖最快最成功的一个变现方式就是联系渠道商进行销售。渠道商销售虽然说价格可能会低一点,但是它使你大规模养殖的时候不担心卖不掉。基本上他们都能够,你养殖出来多少,他们就要多少。
技术掌握了没有?
对于养殖石蛙而言,其中的技术你掌握到了没有?因为针对于我个人是从事养殖青蛙这一类工作的,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来说,如果大家不掌握这个相对应的技术,那么我们觉得会非常困难的去发展。
因为养殖这个特种产品,它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出现状况甚至死亡的情况。
所以在养殖之前我们千叮嘱万嘱咐一定要学好技术再来养殖,否则我们投入将是一个非常不理想的行业,有可能会出现亏本的状态。
对于室外的养殖和销售,其实需要各种证件证明,证明你不是去做野生的,拿去卖就可以了,所以基于这个情况,看来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来说,还是希望大家直接去咨询一下相对应的政府部门,他们那里能够给出更加实际的回答和有用的回答。
1、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石蛙的场地最好选择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山区比较好,而且在山区养殖的话天气条件是一个优势,山区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所以对于石蛙的生长条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还有就是水源优势,像山区里面水资源是天然的,都是地下水和溪水,水质非常好。
2、养殖池的建造
选择好场地后就要进行养殖池的建造了,人工养殖大部分都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养殖成本,蛙池的设计采用1m*2m的规模进行建池,池内壁的光滑度一定要好,这样能够避免一些突起对其造成的伤害,而且蝌蚪喜欢沿着池壁进行攀爬逃逸,这样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水的深度要保持在3m以上10m以下。
3、种蛙选择
种蛙是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
4、种蛙培育
石蛙选留作种用的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5、配种产卵
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种,雌雄比例为1:1,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5~20只,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
6、人工孵化
石蛙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阶段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7、蝌蚪饲养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
8、幼蛙饲养
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水深10~15厘米,水质与蝌蚪期相同,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
9、安全越冬
蝌蚪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深20厘米左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幼蛙冬眠水深为15厘米左右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应有保温防冻措施
养蚂蚱最好,养蚂蚱投资少,见效快,一年能收5茬。价格在30元左右,一个人能管理,种草和喂蚂蚱,而且蚂蚱市场前景好,好卖,可以到饭店,夜市路边摊,推销,养蚂蚱能挣钱。
山蛙就是棘胸蛙,它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因此被称为“百蛙之王”。
小山蛙是蛙科蛙属当中最小的一种,其外形颇为美观。它常栖息在海拔100-600米处的山垅田、沼泽地及寺庙附近的小水沟里,以稻飞虱、稻叶蝉等多种害虫为主食,对农业有益。每年6-10月是它的繁殖季节。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