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树病虫害,叶子长球。
介壳虫类
1.危害:介壳虫类如梨圆蚧、水木坚蚧等均危害榛树,尤以梨圆蚧为最,称之世界性害虫,为主要的检疫对象。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均有发生。常以成虫、若虫附着在树的主枝干、嫩枝、叶片及果实表面吸收养分,枝条受害后易衰弱枯死。
2.防治方法:
如果发生量少可用人工刷擦被危害枝干上的越冬虫或雌成虫。如果发生普遍,则应在早春(北方于4月上旬),即越冬虫尚未危害之前,先刮除老树皮及翘皮使缝隙中的虫体暴露,然后喷布3~5°Be石硫合剂或50%柴油乳剂。
1、人参果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强,但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也能受到威胁而致感染发病,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落花落果及鲜果产量低,所以平时应遵照“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当地发生病虫害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病虫害发生时,应及早确诊,选用高效、低毒的药物。在具体操作时,治疗宜早不宜迟,用药量宜小不宜大,药物中最好不含有乐果成份。
2、人参果比较抗病,一般虫害较多,病害较少。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疫霉、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蜻虫、蓟马、蚜虫、白粉虱等。病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疫霜灵、百菌清等药物防治;虫害可选用抗蚜威等杀虫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但严禁使用乐果或敌敌畏,因人参果对该药特别敏感,可产生毁灭性药害。植株不长发生矮小病时,可喷洒克霉特。
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选用抗性品种、轮作、深耕灭茬、合理施肥、合理灌溉、调节种植期、采用嫁接技术等。
如合理轮作能够预防土传病虫害,也就是通过与病原菌的非寄主作物轮作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轮作的作物可以是蔬菜,也可以选择其他作物。
嫁接技术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和避免土传病害、克服连作障碍。
如茄子的主要土传病害有青枯病、黄萎病、枯萎病等,某些砧木高抗黄萎病,比较抗青枯、枯萎病和线虫病,抗重茬,嫁接亲和性好,根茎发达,长势旺盛,是茄子嫁接的适宜砧木。另外,近年来随着我国设施栽培的发展,黄瓜、冬瓜、苦瓜、西葫芦等蔬菜也相继采用嫁接育苗,报道比较多的是以黑子南瓜作为砧木。
主要有,花椒棉蚜,桑白蚧,天牛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在发生期每隔10天交替喷布40%氧化乐果15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者在萌芽前喷洒50倍液机油乳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雌成虫;也可于5~6月和7~8月喷洒100倍液机油乳剂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危害: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蛴螬咬食幼苗嫩茎,类块状根系被钻成孔眼,当植株枯黄而死时,它又转移到别的植株继续危害。此外,因蛴螬造成的伤口还可诱发病害发生。根部被钻成孔眼后,伤口愈合留下的凹穴,极大的影响了苗木的生长。受害枝条或植株首先从顶端开始,叶片逐渐变成红褐色,继而叶缘卷曲发黄、干焦,最后枝叶干枯,单枝或整株死亡。主要危害牡丹、芍药等花木的根茎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观赏效果。防止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种苗根部带虫。
2.种植牡丹前对土壤进行处理,每亩撒施30%呋喃丹颗粒3至5千克。
3.有机肥用之前一定要充分腐熟,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鸡粪极易招致蛴螬的大量繁殖和大面积暴发。
4.发病初期,用药液对植株进行灌根。常采用50%辛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
5.秋季蛴螬变为成虫金龟子后,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或喷国光依它(40%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以减少来年土壤中蛴螬的虫口密度。
6.预防是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每年的3至4月份和9至10月份是蛴螬开始活动和幼虫生长的时期,这时根部浇灌国光土杀1000倍液或撒施国光地杀颗粒剂。一年内若春秋两季防治到位的话,可以保证以后2至3年内不会暴发大规模的蛴螬虫害。
属于农业类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以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栽培学,杂草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其下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
蜜柚炭疽病是柚树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树势衰弱的蜜柚园内普遍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引起落叶、枯枝与落果。
夏豇豆一般在6月到7月初播种,采摘期在8—9月份,夏豇豆生产期间常会受到高温、干旱、风雨等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同时夏豇豆生产期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其病虫害发生叶较严重,所以加强豇豆种植的科学管理,特别是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是夺取产量的最关键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夏豇豆病虫害防治做一介绍。
夏豇豆常见的病害有:
1、锈病。豇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药剂防治可用75%达可宁1000倍液+新高脂膜喷雾防治2—3次。
2、病毒病。豇豆病毒病常会造成叶片卷皱萎缩,植株矮化,严重影响产量,可采用在田间喷水,增加湿度;选用10%吡虫啉消灭蚜虫等传播媒介;施用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3、豇豆荚螟。豇豆荚螟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方法是应及时清除田间的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减少虫源;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注意喷雾要均匀。
4、红蜘蛛。红蜘蛛常会在8—9月份高温干旱条件下大发生,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失水枯黄,直接影响豇豆的产量,可选用哒螨灵或阿维菌素对水1000—1500倍液喷雾。
莲藕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01 腐败病
又叫黑根病、藕瘟,主要为害地下茎、地上部叶片和叶面,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
发病原因:种藕本身带病,种藕有伤口易让病菌侵入,水温过高或长期深灌会加重发病。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
防治提醒:种藕要严选,避免从发病区选种;莲藕生长期要管好水层,以水调温、调肥。下种前用400~500倍的50%多菌灵药液浸种24小时;下种后灌第一次水前匀撒生石灰每亩50公斤消毒,生长期间全田喷洒50%多菌灵+75%百菌清600倍混合液5~7天喷洒一次,连喷2~4次。
推荐药剂(保护性+治疗性)发病初期:68%精甲霜·锰锌、440g/L精甲·百菌清、20%噻森铜等。
02 褐斑病
发病原因:高温多雨季节,雨后环境容易发病。
防治提醒:做好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性;病菌可借助风雨或气流,在暴风雨来之前要灌深水减少风害,雨前雨后注意打药预防;收获后及时收集并烧毁藕叶和病残体。
推荐药剂:(保护性+治疗性)发病初期(以及雨前雨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20%氟硅唑·咪鲜胺、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25%咪鲜胺+75%百菌清等。
03 病毒病
发病原因:种子带毒,蚜虫危害,高温干旱天气。
防治提醒:发现有蚜虫危害的时候及时治虫;种藕要严选,避免从发病区选种;做好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性。
推荐药剂:防治传毒蚜虫,用吡蚜酮、氟啶虫胺腈、以及烟碱类杀虫剂(如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等)。发病前期到初期:盐酸吗啉胍、寡糖·链蛋白、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等。
04 褐纹病
发病原因:温度越高,降雨越多,发病越重;浮叶发病重,离叶发病轻;深水田发病重,浅水田发病轻。
防治提醒:病菌可借助风雨传播,雨前雨后注意预防;在生长中后期及时清除病叶,但不要折断叶柄,以免雨水或塘水灌入叶柄通气孔,引起地下茎腐烂;收获前摘病叶,带出藕田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来年侵染来源。
推荐药剂:(保护性+治疗性)发病初期(以及雨前雨后):75%百菌清+10%苯醚甲环唑、70%代森锰锌+20%溴菌腈,64%氢氧化铜·福美锌等。
05 炭疽病
发病原因:多雨季节利于发病;偏施或过施氮肥,抗病力会降低导致容易感病。
防治提醒:病菌借助风雨传播,雨前雨后注意预防;莲藕生长期要管好水层,以水调温、调肥;田间发现
桂花的主要病虫害有揭斑病、炭疸病、烟煤病、灰色膏药病、红蜘蛛、粉虱、介壳虫、军配虫、蓑蛾、吉丁虫等。
总结防治方法有如下七点:
(1)加强管理,使树势健壮,必须经常清洁园地和枝叶。
(2)对叶斑病类,常喷代森铵800倍液,或喷0.9°左右的石硫合剂。
(3)炭疽病用50%的多菌灵500 ~1000倍液防治。
(4)灰色膏药病,采用刮菌丝膜后,涂石硫合剂或石灰水防治。
(5)烟煤病防治同前。
(6)吉丁虫①人工清晨振枝捕捉假死成虫。②冬、春季人工刮老皮和伤口处,再用刮刀将老皮下的幼虫挖除。若已人木质部,用刮刀在危害处纵划几道口,深人木质部杀死幼虫,然后涂上3°-5°石硫合剂。③春季茎干上涂刷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乳剂20〜30倍液,每隔15~20天涂刷1次,连涂刷2~3次。
(7)其余害虫的防治与前面花卉的同类害虫防治法相同。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