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树病虫害,叶子长球。
介壳虫类
1.危害:介壳虫类如梨圆蚧、水木坚蚧等均危害榛树,尤以梨圆蚧为最,称之世界性害虫,为主要的检疫对象。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均有发生。常以成虫、若虫附着在树的主枝干、嫩枝、叶片及果实表面吸收养分,枝条受害后易衰弱枯死。
2.防治方法:
如果发生量少可用人工刷擦被危害枝干上的越冬虫或雌成虫。如果发生普遍,则应在早春(北方于4月上旬),即越冬虫尚未危害之前,先刮除老树皮及翘皮使缝隙中的虫体暴露,然后喷布3~5°Be石硫合剂或50%柴油乳剂。
1、人参果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强,但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也能受到威胁而致感染发病,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落花落果及鲜果产量低,所以平时应遵照“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当地发生病虫害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病虫害发生时,应及早确诊,选用高效、低毒的药物。在具体操作时,治疗宜早不宜迟,用药量宜小不宜大,药物中最好不含有乐果成份。
2、人参果比较抗病,一般虫害较多,病害较少。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疫霉、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蜻虫、蓟马、蚜虫、白粉虱等。病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疫霜灵、百菌清等药物防治;虫害可选用抗蚜威等杀虫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但严禁使用乐果或敌敌畏,因人参果对该药特别敏感,可产生毁灭性药害。植株不长发生矮小病时,可喷洒克霉特。
主要有,花椒棉蚜,桑白蚧,天牛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在发生期每隔10天交替喷布40%氧化乐果15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者在萌芽前喷洒50倍液机油乳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雌成虫;也可于5~6月和7~8月喷洒100倍液机油乳剂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蜜柚炭疽病是柚树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树势衰弱的蜜柚园内普遍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引起落叶、枯枝与落果。
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非活性骨料,选用级配优良、含泥量低的砂、石骨料。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合理分层、分块、分缝措施。
3、科学确定配合比,掺加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
4、浇筑时加强振捣,提高密实度,可采用二次振捣。
5、及时抹压表面,加强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6、安排合理的拆模时间及顺序。
危害: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蛴螬咬食幼苗嫩茎,类块状根系被钻成孔眼,当植株枯黄而死时,它又转移到别的植株继续危害。此外,因蛴螬造成的伤口还可诱发病害发生。根部被钻成孔眼后,伤口愈合留下的凹穴,极大的影响了苗木的生长。受害枝条或植株首先从顶端开始,叶片逐渐变成红褐色,继而叶缘卷曲发黄、干焦,最后枝叶干枯,单枝或整株死亡。主要危害牡丹、芍药等花木的根茎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观赏效果。防止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种苗根部带虫。
2.种植牡丹前对土壤进行处理,每亩撒施30%呋喃丹颗粒3至5千克。
3.有机肥用之前一定要充分腐熟,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鸡粪极易招致蛴螬的大量繁殖和大面积暴发。
4.发病初期,用药液对植株进行灌根。常采用50%辛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
5.秋季蛴螬变为成虫金龟子后,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或喷国光依它(40%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以减少来年土壤中蛴螬的虫口密度。
6.预防是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每年的3至4月份和9至10月份是蛴螬开始活动和幼虫生长的时期,这时根部浇灌国光土杀1000倍液或撒施国光地杀颗粒剂。一年内若春秋两季防治到位的话,可以保证以后2至3年内不会暴发大规模的蛴螬虫害。
葱地种蝇:别名蒜蛆、葱蝇、葱蛆。幼虫蛀入大蒜植株假茎及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①施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②防治成虫,在成虫发生始期喷洒21%氰戊·马拉松6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③防治幼虫,发现蛆害后,可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此外,葱蓟马、蚜虫也为害大蒜。蚜虫用40%乐果乳剂1000倍防治;出苗后及时喷施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蓟马,隔15~20天再防治1次。
茶花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枯梢病、叶斑病、烟煤病等,主要防治药剂有:退菌特800倍,多菌灵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灵800倍,进行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茶花虫害以红蜘蛛、蚜虫、蚧壳虫、卷叶蛾、造桥虫、茶毛虫、茶细蛾等为主,主要防治药剂用氯腈菊酯15毫升+水胺硫磷20毫升或久效磷25毫升兑15千克水喷雾。
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工程。
2、建立专业人员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队伍,对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建立专业队伍为主的监测网点。3、对其它地质灾害点建立群测群防为主、并与专业队伍指导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监测网点,通过专业监测系统、群测群防监测系统、信息系统。4、建立山区地质灾害专家分析制度。5、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部门、规范预警信息的发布形式。6、建立联动机制。山体滑坡的防灾救灾工作,涉及监测、预警、处置、救灾等方方面面,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2、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3、若是山体滑坡混合雨水或河水则演变成泥石流。4、就内外应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5、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
答案: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应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制定,首先应注意在采掘工作面附近降低应力集中的程度,如采用无煤柱开采,超前开采保护层,合理安排开采顺序等方法均可降低应力集中。孤岛煤柱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因素,开采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孤岛现象。在煤层开采中,生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往往由于人们对一冲击地压发生条件不能完全掌握,没有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完善,形成局部煤层地段的高应力集中。因此,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地段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安全生产。这种对已经形成冲击危险或具有潜在冲击危险地段的处理措施称为解危措施。它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包括煤层爆破卸压、钻孔卸压和诱发爆破等。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