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你问的太抽象了吧?我给几个网站你自己看,OK?
1: 桔树叶片发黄、严重枯枝及死树,如何防治?
这是天牛危害。天牛除危害柑桔外,还危害桃、梨、枇杷、麦李、柿、板栗等果树。成虫多在主干基部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在近地面的树干及主根皮下蛀食,外面常有黄白色木屑
排泄物。
防治方法:
1、捕捉成虫。天牛成虫多在晴天中午栖息枝端,黄昏前后在树干基部产卵,5~6月份成虫羽化盛期,可进行人工捕捉。
2、5~8月间经常巡视果园,刮除卵块及幼虫。果树上喷杀药剂时,果树主干及基部都要喷到药剂,防止漏喷。
3、钩杀及药杀幼虫。在清明至立秋前后,检查树体,凡有鲜虫粪处,用铁丝钩杀幼虫,蛀道较深,幼虫不易钩杀的,可清除虫道填塞物后,用脱脂棉蘸敌敌畏或乐果10倍液塞
入道内,再以泥封堵虫孔及其它洞孔,只要不使虫孔通气就可熏杀死其中幼虫。
2:桔园的生物防治
发布时间: 2005-8-30 信息来源: 福建科技报 作者:王珊
桔园天敌的类型
桔园天敌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寄生性、捕食性和病原性天敌三大类。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作用比较明显,一方面可以使那些潜在性害虫长期受到控制而不造成为害。如白青蛾幼虫期受到一种青蛾瘦姬蜂的为害,长期处于零星发生;硬胶键性害虫控制在发生为害造成经济损失之前。象茶尺蠖绒茧蜂对蠖种群的寄生率可达到70%,使幼虫在3龄前死亡。
捕食性天敌包括鸟类、蜘蛛、瓢虫、草蛉等,一般都是多食性的,对寄主害虫的选择范围广,其种群相对地比较稳定,因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远较寄生性天敌为大。在捕食性天敌中蜘蛛种群占80—90%,由于蜘蛛具有数量大、繁殖率高、种类多的特点,其对桔园害虫种群的控制更为显著。据研究报道,在一定的猎物范围内,每头蜘蛛可捕食害虫6—10头,其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可达60%以上,除蜘蛛外,捕食性螨对害虫的捕食作用也很大。
病原性天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黑刺粉虱真菌对黑刺粉虱的控制作用十分突出,经分离和繁殖,施用后其防效可达83—87%。桔园昆虫病毒资源较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从桔树害虫中分离出50种以上的病毒,一些主要害虫都受到病毒的自然制约。试验研究表明,利用病毒治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生物防治手段。目前我国已有病毒制剂生产。
生物防治的方法
①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桔园周围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果草间作,幼龄园种绿肥,夏、冬季在果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桔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少天敌的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桔园,可设置,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②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
桔园修剪、台刈下来的枝叶,先集中堆放在桔园附近,让天敌飞回园后再处理。人工采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宜分别放入寄生蜂保护器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羽化飞回桔园后,再集中处理。
③人工助迁天敌
在桔园中,害虫、天敌常伴随而生,特别是寄生性、捕食性的更是如此。害虫大发生时,天敌种群数量也逐渐上升;随着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多,害虫数量减少时,则天敌因食料缺乏,常互相残杀,使天敌数量减少。因此可从天敌密度大的地块,成对地移放天敌到天敌少、寄主多有地块中去发挥其控制力,扩大繁殖。
④引进微生物治虫
桔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极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可从桔树害虫的病尸上分离苏云杆菌等各种病菌,再释放到园中去均能很好地造成再感染和流行。从全国各地引进的白僵菌、虫草菌、苏云杆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均能在园很好地建立种群和扩散。
⑤建立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
部分寄生性(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桔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和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桔园环境
下面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网站:
中国柑橘星火科技网:
首先咱们说说柿子树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柿疯病:主要表现为春季发芽晚,长得慢,叶脉呈黑色,枝干木质呈黑褐色,甚至枝条徒长枯黄,果实提前变软,严重的整树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整树的抗病能力。(2)用1000倍液盐酸四环霉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可有效控制柿疯病。
2,柿炭疽病:这种病危害果实和新枝。果实染病多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果实表面产生米粒大小的小黑点,后向四周扩散,变为不规则园形,边缘呈黄褐色,中间凹陷,一个果上有1—2个病斑就可使果脱落。新枝染柿炭疽病多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果实染病一样,原先是一个小黑点,逐渐变大,呈长园形,枝条易断甚至枯死,斑长10-20毫米,这种病也可危害到叶面。
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2)及时剪掉病果病枝,烧毁或深埋。(3)发芽前后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6月上,中旬各喷一次1:5:400倍式波尔多液7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喷一次1:3:3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3,柿角斑病:在叶面形成黄绿色小斑块,后变浅褐色,不断扩大,上有小黑粒点。柿蒂染病多发生在蒂周围,深褐色,由蒂尖向内扩展,严重的引起落果。
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2)6-7月喷1:5:500多量式波尔多液两次。(3)摘除病蒂,烧毁或深埋。
4,柿圆斑病:比较常见,主要危害叶片和柿蒂,严重者一周之内叶片全部变红脱落,柿果也开始变红变软,
防治方法:(1)增施有机肥,及时浇水。(2)秋末冬初及时清除落叶烧毁。(3)6月中旬喷洒1:5:5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次
现在咱们再说说虫害都有哪些,怎么防治。
1,柿长绵粉蚧:幼虫吸食枝叶的汁液,致使枝叶枯黄掉落。
防治方法:(1)落叶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2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2)在幼虫出蛰后或卵化盛期喷洒80%敌敌畏,40%乐果如油800倍液。
2,柿蒂虫:虫从果蒂部蛀入,果枯黄,坠落。
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虫果,烧毁。(2)秋末冬初清除枯枝落叶烧毁,消灭虫卵。(1)喷洒2,5%灭扫利或21%灭杀毙2500倍液。
3,柿毛虫:以叶片为食
防治方法:叶面喷药,可用80%的敌敌畏或75%的辛硫磷800倍液,20%的速灭杀丁600倍液喷防
4,柿小叶禅:在叶被吸食汁液,叶面有小白点,逐渐扩大,叶子苍白脱落。
防治方法:用20%叶禅散乳油8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
5,柿星尺蠖:以叶为食,叶面有洞或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在低龄幼虫 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40%水胺硫麟乳剂1000倍液喷治。
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猕猴桃主要虫害的防治
1、苹果小卷叶蛾
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幼虫为害嫩叶、花蕾等。
特征:雌成虫头部、胸背及下唇须均为褐黄色,体长7毫米。翅展16~20毫米,前翅黄褐色,有深褐细纹及较明显的斜向深褐纹。后支较前翅色浅并带灰色,腹部背面淡黄色。雄成虫体长5~6毫米,前翅前缘向上卷褶。卵近圆形,扁平,直径0.7毫米,透明,每块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卵黄白色,中央有黑点。幼虫体长13~15毫米,全体淡黄绿色,后为翠绿色,头小,淡黄色,后侧有深褐斑点,有臀栉6~8根。蛹长7~8毫米,纺锤形,黄褐色,在2~7节上有2排刺突。
发生规律:1年发生3~4代,以2龄幼虫在树干皮下、枯枝落叶上结茧越冬,春天孵化后幼虫主要为害幼芽、嫩叶和花蕾,9~10月作茧。
防治方法:消灭越冬幼虫,摘除叶虫苞烧毁。苹果小卷叶蛾用松毛虫、赤眼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孵化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为害期用20%杀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溶液喷洒。
2、苹毛金龟子
属鞘翅目金龟科,成虫为害花器官等。
特征:成虫卵圆形,体长10毫米,头胸背部均为紫铜色,上有刻点,全身被淡黄色茸毛,小盾片半圆形,鞘翅茶褐色,有紫铜色刻点,后翅折叠成“V”形纹。腹部两侧有淡黄色毛丛,末端外露,密生黄白色长毛。卵椭圆形,长1.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呈米黄色。幼虫俗称蛴螬,老熟时体长5~10毫米,肥大,乳白色,头黄褐色,呈“C”形弯曲,有胸足3对,腹节背面有横皱纹。蛹初为淡黄色,渐变黄褐色,羽化前为红褐色,长10毫米。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表土下30~50厘米处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动,中午气候暖和时行动活泼,有假死习性,主要为害花蕾和花,5月上旬在5~10厘米土层产卵后死去。卵期15~20天,孵化为幼虫,加害果树幼根。老熟后于地下化蛹,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在蛹室越冬。
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人工捕捉集中消灭。开花前在藤蔓周围洒施4%敌马粉剂或2%杀螟松粉剂,施用是将土壤翻耕,混入药剂,成虫入土时被毒杀。在花蕾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溶液。
3、斑衣蜡蝉
属同翅目蜡蝉科,若虫刺吸幼枝嫩叶的汁液。
特征:成虫体长14~15毫米,展翅40~55毫米,体小,短而宽,全体有白色蜡粉,前基部2/3为淡灰褐色,有黑点,端部1/3为黑色,后翅臀区1/3鲜红色,中部白色,有7~8个黑点,端部黑色并有蓝色纵纹,头呈三角形向上翘起。卵长圆形,长2.5毫米,排列成行,数行成块,外被初为乳白色,后为浅灰色的胶状分泌物。若虫扁平,初龄黑色有白点,末龄红色有黑斑。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蔓、树干和架材中越冬。4月中旬孵化。若虫吸食细嫩枝梢,叶片汁液,蜕皮4次,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刺吸为害,8月中下旬交尾产卵,10月下旬成虫死亡,寿命为4个月左右。若虫能排泄黏液污染叶、果和枝干。若虫和成虫均有蹦跳和群集习性。
防治方法:清洁果园,刮除卵块烧毁。4月中旬至5月上旬若虫孵化后,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溶液喷洒。
4、草履绵蚧
属同翅目珠蚧科。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
特征:雌成虫椭圆形,鞋底状,体长10毫米,体背中央灰紫色,外围黄褐色,腹部有横皱及纵纹,全体薄被白色蜡粉,有细毛。雄成虫体长5毫米,翅展10毫米,腹部深紫红色,头胸黑色,有1对紫黑色翅,上有白色线形窄条。卵长圆形,浅橙黄色,表面为白色丝囊。若虫体型与雌性成虫相似,但较小,赤褐色。蛹为离蛹,长圆筒形,长5毫米,褐色,有翅芽1对。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卵囊中的卵在树根附近土块、石缝越冬,3月中旬孵化出若虫。1龄若虫不活泼,常在隐蔽处群居,3龄以后,天气晴朗暖和时就爬上树干吸食1~2年生嫩枝、幼芽和叶的汁液,4月为害严重。雄性若虫下树潜伏缝隙化蛹,经蜕皮3次发以为成虫,与雌性成虫交尾后死去。雌性成虫交尾后下树钻入树干周围5~10厘米土层,分泌白色绵状物作卵囊产卵,逐渐老熟后死去。
防治方法: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刷去枝干上的虫体。在若虫分散转移期用0.2~0.4黏土柴油乳剂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溶液喷洒;也可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可湿性西维因粉剂400倍溶液防治,作用快速,对人体安全。
防治措施是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播种前用:“402”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术栽防“四病”的同时,立枯病在山姜齐苗后用20%敌克松600倍液或77%稳杀得800倍液喷洒预防;
2、根腐病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前用“高综合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浇根防治;
3、白绢病在5月下旬发病前用20%甲基立枯磷800倍液浇根预防,以上两病在第一次施药后,每隔15—20天施药预防一次,连喷4—5次,防效可达95%以上。
4、铁叶病在4月中旬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或“高综合剂”700倍液后、加强田间检查,出现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
据调查,柿子的病害的主要是炭疽病、角斑病、圆斑病和枯病等,害虫危害以柿梢鹰夜蛾、茶黄毒蛾、金龟子、蛀干天牛和白吹绵蚧等。柿树病害一般采用下列防治过程进行:(1)冬季和早期要剪除一切病虫枝,刮除病斑,清园烧毁落叶病枝,在病斑处涂抹“护树将军”乳液,使病皮迅速干枯脱落,清除病源。(2)新梢抽发至花前用托布津600倍液,0.3-0.55Be0的石硫合剂喷施2-3次。(3)落花后幼果期可喷布1:5:600倍的波尔多液1-2次,以防治园斑病、角斑病等。(4)果实生长期应根据气候情况喷药防治炭疽病和其它叶部病害。(5)三次喷药时要加入“新高脂膜”,防治病虫害产生抗性,并可增强药效。(6)秋季应进行清园,注意扫除落叶,去除病蒂,消除一切病菌残体。然后全园喷洒“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保温防冻,保护柿树安全越冬。
1.竹蝗 ①挖除卵块。冬季结合林地垦复翻土,适当深挖,挖出林地的竹蝗卵块。②药物毒杀。每年5月上旬至中旬跳蝻开始大量孵化后,用敌杀死1500~2000倍液直接喷杀;当跳蝻大量上竹后,对郁闭度0.7以上的竹林,可用烟剂、也可用乐果2000倍液喷杀。③人工尿液诱杀。将玉米芯或稻草用尿液浸泡,放置数十堆 /hm2,引诱跳蝻和成虫,然后用敌杀死1500倍液喷杀。
2.竹螟 又称竹苞虫、竹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规模发生时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使来年出笋很少。防治方法:①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②在 6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③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④虫口密度大时,可在林中放“721”烟雾剂熏杀。
3.竹蚜虫 主要危害竹叶部至竿部。防治方法:①加强抚育管理,注意林地清理,合理调节密度,改善通风透光度。②用50%乐果乳剂800倍液喷杀。
4.竹煤病 主要危害竹叶与小枝,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致使竹子生长衰弱。竹煤病是由蚜虫或介壳虫的危害而引的,应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也可用石硫合剂杀死煤病病菌。此外,适当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度改善,也可大大减少发病机会。
春羽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春季会开花,具有净化空气作用。放在阴凉环境就可以,是一种很容易养殖的植物。春羽叶片巨大,呈粗大的羽状深裂,浓绿色,且富有光泽,叶柄长而粗壮,是非常好是又适合室内的观叶植物。
春羽的病害防治:
春羽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等,平时自己可以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效果非常好。
日常多注意观察,如果发生叶片变黄、变枯或者有焦的情况,及时修剪就可以了,这也可以减少养分的损耗。
虫害主要有红蜘蛛、介壳虫,可喷施专杀药剂进行防治,另外,防治红蜘蛛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湿度来预防,加强通风预防介壳虫。
一般病虫害不容易造成死亡。可能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啃咬幼苗和茎基部,易造成苗木枯死,可采用乐斯本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浇根。
农作物的防虫时间一般为春季、夏季和冬季。防治技巧:长期关注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施药的时间,不要在下雨前或下雨时对农作物进行施药;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规范的操作;施药时注意自我防护,将剩余的农药进行安全保管;施药后注意人畜的饮水安全。
绿化病虫害防治最好是在夏季初的时候,从春天的时候开始,各种昆虫开始复苏,到夏初天气正式回暖,开始危害植株了,预防要从夏初的时候开始。
虫害繁殖也是在夏天的时候,防治主要抓夏天的时候,从害虫还是虫卵的阶段开始。
5~9月防治卷叶蛾类、二星叶蝉、椿象、金龟子、黄守瓜,喷2~3次75%百菌清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10% 吡虫啉4000倍液。
7~8月防治介壳虫,在幼虫发生期喷1~2次25%噻嗪酮乳液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0~1500倍液。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20~30天。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