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菜白粉病
生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扩展后形成浅灰白色粉状霉层平铺在叶面上,条件适宜时,彼此连成一片,致整个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似铺上一层薄薄的白粉。该病多从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向上部叶片蔓延,正个叶片呈现白粉,致叶片黄化或枯萎。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0%施宝灵胶悬剂10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或水溶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对好的药液50升,隔10~20天1次,防治1~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二、生菜腐烂病
生菜腐烂病又称作生菜假单胞腐烂病或细菌性叶斑病,属细菌性病害。结球前期的植株易发病,首先叶缘呈水浸状,并逐步由淡褐色变为暗绿色,部分叶肉组织枯死,叶片皱缩。结球期,外叶中脉或叶缘出现淡褐色水浸状病斑,不久后叶脉褐变,迅速扩大,但无霉层。内叶褐变、软腐,叶球表面被薄纸状褐变枯死叶包覆。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发现病株立即剔除并烧毁,进行高畦栽培,加强田间排水,同时要适时收获;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细菌快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三、生菜枯萎病
生菜枯萎病植株生长不良,与健株相比株高降低。同时,下部叶片叶缘变为黄褐色,不久枯萎。全株枯死则较少见。病株发根不良,茎基部易折断。剖检根部,可见主根维管束部位变为黑褐色,根部发育极差。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尽可能避免连作,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并用石灰对定植穴进行消毒。在田地周围挖排水沟,以利于排水;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95%恶霉灵原药(绿亨一号)1克,兑水成3000倍喷洒苗床。也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1克绿亨一号,或30%地菌光可湿性粉剂2克,或30%多·福(苗菌敌)可湿性粉剂4克,或重茬调理剂4克,或50%拌种双粉剂7克,或35%福·甲(立枯净)可湿性粉剂2-3克,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兑细土15~20千克,拌匀,播种时下铺上盖,将种子夹在药土中间,防效明显;农药药剂防治,及时检查苗床,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并喷洒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恶霉·甲霜水剂10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700倍液等药剂,每平方米苗床用配好的药液2~3升,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定植后发病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35%福·甲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将上述杀菌剂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
四、生菜菌核病
生菜菌核病主要为害茎基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发病,使其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最后植株萎蔫死亡。保护地内湿度偏高时,病部产生浓密絮状菌丝团,后期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栽培防病。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落叶,并进行50~60厘米深翻,将病菌埋人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还可覆盖阻隔紫外线透过的地膜,使菌核不能萌发,或阻隔子囊孢子飘逸飞散,减少初侵染源;土壤处理。即春茬结束后,将病残落叶清理干净,每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200~300千克和碎稻草或小麦秸秆400~500千克,然后翻地、做埂、浇水,最后盖严地膜,关闭棚室闷7~15天,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以上,杀死有害病菌;药剂防治。定植前在苗床用可湿性粉剂40%新星乳油8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洒。发病初期,先清除病株病叶,再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乳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洒茎基和基部叶片。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选用粉尘剂。
五、生菜病毒病
全株发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前期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苗期发病多在4片真叶期,叶片出现浓淡不均的花叶斑驳状,叶片皱缩歪扭,有时出现明脉,严重时还可出现不规则灰褐色坏死斑。成株发病,叶片皱缩,叶面泡状突起很不平整,植株生长受抑,明显矮缩,严重时叶脉变褐或出现褐色坏死斑。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耐热品种一般散叶型品种较结球品种抗病。嬉前,皇帝、太湖366、红生菜、甜脉菜、鸡冠生菜等品种较抗病毒病;防治蚜虫,蚜虫是主要的传毒媒介,消灭蚜虫可减轻病情;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布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净5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液,或20%病毒宁500倍液,或抗病毒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杨梅病害褐斑病症状
感染褐斑病的叶片表面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随染病加深,叶片边缘逐渐呈褐色或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着病菌子囊孢子,病叶最后干枯脱落。
褐斑病防治方法
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木抵抗力,及时排除树盘积水;每年初春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减少病原枝条;若已经感染病菌,可喷洒稀释1000倍的多菌灵。
癌肿病症状
感染杨梅癌肿病的枝条会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突起表面光滑,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会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会引起树木早衰,严重时会引起全株死亡。
癌肿病防治方法
注意保护树体,尽量减少树木上的伤口,要尽量避免给树木造成机械损伤,防止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的抵抗力。
根腐病症状
病菌一般从伤口侵入,菌丝侵入维管束导致其褐变坏死,严重时导致全树生长衰亡。叶色淡绿(青枯),逐渐变为红褐色脱落,偶剩少数枝叶,但次年不能萌芽生长。
根腐病防治方法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挖除并烧毁发病植株,避免进一步传播蔓延;注意杨梅不要与桃、梨、李等树混植。
杨梅虫害松毛虫为害症状
松毛虫可以危害多种林木,初孵的幼虫喜欢聚集在新梢嫩叶上,不过蔓延的能力很强,容易造成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
松毛虫防治方法
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成虫趋光性较强,可以用灯光诱杀。
避债虫为害症状
避债虫主要危害杨梅的新梢嫩枝,会咬碎叶片并导致嫩芽嫩枝死亡。
避债虫防治方法
对于初孵幼虫应该及时捕杀,用稀释10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施。
卷叶蛾为害症状
卷叶蛾幼虫喜欢在杨梅的新梢嫩叶片上吐丝裹叶,造成叶片卷曲将其幼虫裹在叶片中,其后幼虫在卷叶中蚕食叶肉,结茧化蛹越冬。
卷叶蛾防治方法
发现幼虫后可以喷洒稀释1000倍的杀螟松或稀释4000倍的杀灭菊酯。
生菜一般是不需要打农药的,因为生菜的生产周期很短,一般不会有严重病虫害。 如果要打农药的话,可对症下药: 生菜软腐病 生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株腐烂并有臭味,防软腐病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生菜霜霉病 生菜霜霉病为真菌病害,在生菜生长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受害最为严重,一般主要危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防治上一要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适度增加中耕次数,降低田间湿度;适时浇水追肥。二要及早用药。以预防为主,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集中烧毁,同时喷施金雷、72.2%普力克液剂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菌核病 菌核病是保护地生菜十分重要的真菌性病害,老菜区发生普遍,本病主要为害茎基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浸状,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发病,使其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最后植株萎焉死亡。保护地内湿度偏高时,病部产生浓密絮状菌丝团,后期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可运用栽培措施防病: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落叶,并进行50-60厘米深翻,将病菌埋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萌发或子囊盘不能出土。2、还可覆盖阻隔紫外线透过的地膜,使菌核不能萌发,或阻隔子囊孢子飘逸飞散,减少初侵染源。土壤处理。即春茬结束将病残落叶清理干净,每公顷菌源撒施生石灰400-500千克和碎稻草或小麦秸杆400-500千克,然后翻地、做梗、浇水,最后盖严地膜,关闭棚室闷7-15天,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 以上,杀死有害病菌。3、药剂防治。定植前在苗床可喷洒40%嘧霉胺悬浮剂(施加乐)1500-2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为防止药害忌用菌核净。
这种情况算是常见的铁树虫害。处理办法是配比较浓的有机磷农药灌树心,一到两次就可以了。再把被虫危害的新叶剪掉好看点,等下次发新叶就没事了。
是介壳虫,而且大量发生,最好要用药剂防治。处理方法:已枯死的叶片应剪去并集中销毁,切勿乱扔,否则很容易感染其它植株;虫害不严重的叶片,可到花店买些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按说明书使用。
喷药时最好在室外进行,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千万不要让农药被小孩触摸到。
盆栽荷花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和褐斑病。
池塘种植的荷花除蚜虫、褐斑病外,还有银纹蛾、食根金花虫、大蓑蛾、金龟子等害虫和叶斑病、小斑病、白星病、黑斑病、轮纹病、叶烧病、炭疽病等病害。
防治蚜虫可用800~1000倍40%的乐果乳剂,5~7天后如还有残存蚜虫,再喷一次药液。
防治褐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核桃树的病虫害种类很多,防治方法各不相同。病害有腐烂病、黑斑病、枝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可在萌芽前或花期喷石硫合剂预防。虫害有举肢蛾、姬白污灯蛾、角斑古毒蛾、云斑天牛、草履蚧、小吉丁虫、芳香木蠹蛾等,应在虫害发生前喷洒相应药剂防治。
一、核桃树的病虫害有哪些?
核桃树的病害有腐烂病、黑斑病、枝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等,虫害有举肢蛾、姬白污灯蛾、角斑古毒蛾、云斑天牛、草履蚧、小吉丁虫、芳香木蠹蛾等。
1、核桃腐烂病:主要危害树干的皮层,春秋两季为发病高峰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危害最重。一般在核桃树管理粗放,土层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及盐害的核桃树易感染此病。
2、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叶、新梢、果实,病菌一般在枝梢或芽内越冬,翌春泌出细菌液借风雨传播。
3、核桃举肢蛾:大多在6-7月开始为害,主要危害果实、叶片,被害的果皮发黑,并开始凹陷,引起早期落果,且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处发生严重。
二、核桃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
1、核桃腐烂病: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做好通风降湿工作,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病害发生前喷石硫合剂,可以防治病害;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2、核桃黑斑病:落叶后树干、树枝上涂抹护树将军,阻碍病菌在树体上繁衍;对于修剪口、伤口,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防止病菌侵入、雨水污染;对于有病变的树体,及时喷洒药剂防治。
3、核桃举肢蛾:在晚秋季或早春,深翻树冠下的土壤,破坏冬虫茧;在成虫产卵盛期及幼虫初孵期,喷施杀螟硫磷或辛硫磷,将幼虫消灭在蛀果之前;在成虫羽化前或个别成虫开始羽化时,喷洒辛硫磷,毒杀出土成虫。
对于这种情况你首先要看看桧柏树干上是不是有虫粪,要是有虫粪,说明是天牛为害,你可以用用注射器向桧柏树蛀孔注入30至50倍80 %的敌敌畏乳油,毒杀幼虫。注射前清除虫道内木屑虫粪,注射后用黏土密封虫道口。如果没有充分,可能是有缺缺肥症状,可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棵树追施100克左右,同时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天达能量合剂600倍液+99%恶霉灵3000倍液。7天一次,喷施3次。
山茶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1、黄化病防治方法:在叶面上喷0.1~0.2%硫酸亚铁溶液即可防治。
2、溃疡病防治方法:冬季或早春发病前应清洁花圃,彻底剪除病枝、烧毁病叶。发病前可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保护(注);发病后则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铵乃浦(amobam,大陆称「代森铵」)500~800倍液,或用每400单位╱ml之农用链霉素喷雾或25%叶枯宁100~200ml兑水50kg喷雾。
3、煤烟病防治方法:此病多发生在高湿,有介壳虫或其它刺吸口器类昆虫的环境下;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发病数量少时可用水刷蘸水刷除;发病期可喷洒50%贝芬替(Carbendazim,大陆称「多菌灵」)800倍液防治。
月季病虫害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夏天,各种细菌、虫卵滋生。其主要是因为在前一年秋季的时候,没有进行清园处理,没有将虫卵杀死,到了夏季气温升高,环境潮湿、闷热,红蜘蛛等虫卵繁殖生长速度加快,导致无奈的结果出现。
其实,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消杀工作,很多虫害都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谈如何防治。
1、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
2、黑斑病发病前喷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可喷敌力脱、阿米西达、斑即脱、施保克、世高等药剂,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8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70%田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杀得可湿性粉剂、45%噻荣灵悬浮剂,要注意药剂需交替使用。
3、霜霉病预防性的药目前比较推荐百菌清和代森锰锌这2种广谱性预防性的药,可在预防霜霉病的同时捎带着防治黑斑白粉病。喷药的时候要注意叶片正背两面都要喷到,大概间隔10一15天喷一次。
一旦发现叶片有病斑,就要赶紧喷治疗性的药了。建议大家用霜霉威或烯酰吗啉来治疗,一般不太严重的话喷药两次,病害就能解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