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减少病虫害,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农产品产量,保障粮食果业蔬菜安全,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你是要做农田果树的,还是园林绿化的,两方面是有不同的
病虫害防治一般采用选择良种种植、土壤消毒、合理施肥、调节播种时间、药物防治、清理杂草、调整耕作方式等防治措施。这样做有利于平衡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率的最大化。
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不是要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昆虫,而是要与这些生物和谐相处,即杀虫公司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农业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等,经济有效地将它们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地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地黄的生长过程中,严防病虫害是关键,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地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地黄病虫害如何防治?
地黄斑枯病
4月始发,7-8月多雨时为害严重,为害地黄的叶,叶面上有圆形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并带有小黑点。防治:发病初期喷1∶1∶150的波尔多液,13天左右喷1次,连续3-4次,或用60%代森锌500-600倍液13天左右打1次,连续3-4次。烧毁病叶,并做好排水工作。8月以后,夜凉昼热非常有利于斑枯病发生,条件适宜时5-7天即大流行,造成大面积叶片卷曲干枯死亡。可用枯必治或58%雷多米尔或1∶1∶150的波尔多液等进行叶面喷施,防治效果较好。
地黄根瘤病
地黄根瘤病又称地黄枯萎病,5月始发,6-7月发病严重,为害根部和地上部茎。发病初期叶柄呈水浸状的褐色斑,叶柄腐烂,地上部枯萎下垂。防治:选地势高燥地块种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4年左右轮作1次。设排水沟。选用无病种根留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7-10天1次,连续2-3次。7月份以后,可用58%雷多米尔、80%大生M54、58%甲霜灵锰锌或50%多菌灵等600-800倍液,每隔7-10天轮换进行叶面喷施预防,尤其是下雨前后应及时喷药。当田间出现枯萎病零星病株时,可用50%多菌灵或50%敌克松500倍液加少量磷酸二氢钾对病株及周围健株进行灌根,每株灌药500g,连续2-3次,以防病害蔓延。
地黄病毒病
又称花叶病,4月下旬始发,5-6月严重。防治:选无病毒种子繁殖;无病毒茎尖繁殖;防治蚜虫,选择抗病品种。齐苗后,用70%代森锰锌或58%甲霜灵?锰锌或50%多菌灵、50%敌克松500-800倍液加病毒A对幼苗进行一次全面灌根,可预防和推迟病毒病和枯萎病的发生。
大豆胞囊线虫病
5月始发,6-10月发病严重,为害根部。主要根部受害,地上部植株生育不良,矮小,茎叶发黄,花器群生,结实少或不结实。拔起病株,可见根系不发达,支根减少,细根增多,根瘤显著减少,根上并附有白色的颗粒状物,即病原线虫的雌虫-胞囊。防治:①农业措施 轮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1-2年;增施磷肥,适时灌水。②药剂防治 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4kg,在播种沟内施药,施药后覆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亩5-6kg,沟施,施药后覆土。
棉红蜘蛛
红蜘蛛成虫和若虫5月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处呈黄白色小斑,至叶片褐色干枯。可喷施48%乐斯本10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加高效除虫菊酯800倍液,以及20%哒满灵等高效低毒杀虫、杀螨剂,连喷2次即可控制虫害的发生。
地黄拟豹纹蛱蝶
4-5月始发,以幼虫为害叶片。防治:清洁田园;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地黄黄斑病
是由蚜虫和叶蝉带毒而感染,使叶面变成黄白色近圆形斑,叶脉隆起,凹凸不平,皱缩。可用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喷杀蚜虫等。
地黄轮纹病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有的受叶脉限制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12mm,初期呈浅褐色,后期中央略呈褐色或紫褐色,具同心轮纹。病部出现黑色小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叶枯死。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该病发生较斑枯病早,一般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进入发病盛期,7月中旬后逐渐减少。地黄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增施磷钾肥,雨后疏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注意疏除病叶。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隔7-10天1次。
地下害虫
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蝼蛄和金针虫,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g加少量水,拌炒过的麦麸或豆饼5kg,于傍晚洒施,进行诱杀。在地黄病虫害防治中,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或有“三致”作用的农药,以免农药残留污染环境及对人身造成伤害。
以上就是地黄的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如果还有什么不了解或者想要了解的欢迎关注中国农药第一网的病虫害知识库。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地黄栽培时,不宜选曾种植过棉、芝麻、豆类、瓜类等的土地,否则病害严重。如要混种,应选禾本科作物;地黄有“三怕”,即怕旱、怕涝和怕病虫害,大家种植期间一定要有效的管理。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地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地黄病虫害如何防治一文,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关注我获得更多农业知识
防虫除草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可采用一次性封杀。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①稗草、千金子防治方法: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②莎草、阔叶杂草防治方法: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③田间各种杂草共生防治方法: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症状:花草叶斑驳 防治方法:可通过种子或蚜虫传播,可通过灭虫等方法防治。
谷子病虫害农业防治主要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1)晒种播前晒种既可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又可通过阳光 照射杀死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方法是:选晴天,把种子摊幵翻 晒2?3天,厚度以2?3厘米为宜,注意不要在水泥地和柏油路 上晒。(2)选种播前采取温汤浸种能杀死黏附在种子表面的线虫等。方法是:将种子放于55°C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捞出漂浮的 秕谷及杂质,将沉下的籽粒取出晒干即可。此外,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结合春耕用40?基异柳 磷进行土壤处理。精耕细作,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采用配方 施肥技术,增施腐熟有机肥,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以增强谷子的 整体抗性。结合中耕除草拔除病虫植株,及时清理农田、地埂和房 前屋后的植株残体,消灭传染源。
步骤/方式1
种植的时候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在播种之前,使用药物对土壤进行消毒,使用多菌灵等药物。
步骤/方式2
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施肥,不仅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可以根据该植物的生长周期来调整播种时间,避开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
步骤/方式3
在发现有植株感染病虫害后,及时喷洒药物进行治疗或者是预防。可以选择农药来喷雾或浇灌,可选择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等,具体根据情况选择。
(1)防治蚜虫。发现蚜虫为害中心株时,及时将受害植株带虫摘出,就地消灭,也可用药剂防治。
(2)防治白锈病。①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菌源。②选用无病良种,并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③播种前做好开沟排水,精耕细作,适时适量施肥。④摘除病叶、老叶带到田外处理,减少菌源,减轻病害。⑤搞好抽薹期的药剂防治,可用58%瑞锰锌、58%甲霜灵、80%代森锌、75%百菌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任选一种喷雾,隔5~10天1次,连喷2~3次。
(3)防治萎缩不实病。①播种时每亩用95%的硼砂或硼酸500克拌土杂肥做底肥。②在油菜5叶期和蕾薹期每次用0.2%的硼砂溶液(用温开水化开)喷施于叶面1次。
樱花的病害主要三种:
1.穿孔性褐斑病症状:叶片出现紫褐色小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穿孔性褐斑病防治方法:新梢萌发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时喷洒160倍波尔多液。
2.叶枯病症状:叶片出现黄绿色的圆形斑点,然后变为褐色。叶枯病防治方法:发芽前喷洒波尔多液。
3.根癌病症状:发病部位会产生肿瘤。根癌病防治方法:可用刀锯切除癌瘤。
樱花的虫害主要两种:
1.介壳虫
最好是在介壳虫的孵化期,喷洒一些农药,我们绿友苗圃用了杀扑磷感觉效果就很好。
可以在冬春期喷洒柴油乳剂,用来消灭冬虫。
2.小透翅蛾
可以在樱花树的树干上涂抹一些石灰,主要是用来防止虫卵的产生。
可以涂抹杀菌剂,在樱花树的枝干上。
以上就是几种樱花树易患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在种植樱花树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其它类型的病虫害,我们只有多观察樱花树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时才能够及时应对,如果自己无法处理的话,一定要找专业的植物专家来解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