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病虫害防治是主谓短语。病虫害是主语表示什么的问题,防治是动词谓语,回答主语怎么样的问题。这个短短主谓搭配得当,符合汉语言用语习惯。汉语言用语习惯就要求主谓短语中主语表什么的问题,谓语回答主语怎么样的间题。故判定其为主谓短语。
叶枯病:为害叶片,7~9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达科宁、扑海因等药剂防治。;
木瓜锈病:为害叶片和叶柄、嫩梢、幼果等。
防治方法:选择附近3~4千米没有松柏树的地方种植木瓜;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防治。
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 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 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 (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 (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 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 (2)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 (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介壳虫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颇多,主要有水木坚介、糠片盾介、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介等,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 (1)防治介壳虫的最有利时期,是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效果较好。 梨网蝽 主要为害樱花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色,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色呈苍白色,提早落叶。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杂草,枯枝败叶,集中销毁。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现刚刚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时,表明第一代若虫已基本孵化出,应及时喷药防治。这是防治的有利时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 小透翅蛾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黑色,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皮的伤口处。 防治方法: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2)在春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榔头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再涂上杀菌剂。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红蜘蛛 红蜘蛛在6至7月高温干旱时,繁殖迅速,数量猛增,此时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早落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正常生长与观赏,且能导致其他病虫侵害。 防治方法: (1)发现个别樱花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发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至500倍液喷树干,以消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药剂。 (4)因螨类易产生抗药性,所以要注意杀螨剂的交替使用。
夏豇豆一般在6月到7月初播种,采摘期在8—9月份,夏豇豆生产期间常会受到高温、干旱、风雨等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同时夏豇豆生产期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其病虫害发生叶较严重,所以加强豇豆种植的科学管理,特别是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是夺取产量的最关键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夏豇豆病虫害防治做一介绍。
夏豇豆常见的病害有:
1、锈病。豇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药剂防治可用75%达可宁1000倍液+新高脂膜喷雾防治2—3次。
2、病毒病。豇豆病毒病常会造成叶片卷皱萎缩,植株矮化,严重影响产量,可采用在田间喷水,增加湿度;选用10%吡虫啉消灭蚜虫等传播媒介;施用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3、豇豆荚螟。豇豆荚螟是危害豇豆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方法是应及时清除田间的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减少虫源;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1次,注意喷雾要均匀。
4、红蜘蛛。红蜘蛛常会在8—9月份高温干旱条件下大发生,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失水枯黄,直接影响豇豆的产量,可选用哒螨灵或阿维菌素对水1000—1500倍液喷雾。
莲藕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01 腐败病
又叫黑根病、藕瘟,主要为害地下茎、地上部叶片和叶面,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
发病原因:种藕本身带病,种藕有伤口易让病菌侵入,水温过高或长期深灌会加重发病。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
防治提醒:种藕要严选,避免从发病区选种;莲藕生长期要管好水层,以水调温、调肥。下种前用400~500倍的50%多菌灵药液浸种24小时;下种后灌第一次水前匀撒生石灰每亩50公斤消毒,生长期间全田喷洒50%多菌灵+75%百菌清600倍混合液5~7天喷洒一次,连喷2~4次。
推荐药剂(保护性+治疗性)发病初期:68%精甲霜·锰锌、440g/L精甲·百菌清、20%噻森铜等。
02 褐斑病
发病原因:高温多雨季节,雨后环境容易发病。
防治提醒:做好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性;病菌可借助风雨或气流,在暴风雨来之前要灌深水减少风害,雨前雨后注意打药预防;收获后及时收集并烧毁藕叶和病残体。
推荐药剂:(保护性+治疗性)发病初期(以及雨前雨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20%氟硅唑·咪鲜胺、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25%咪鲜胺+75%百菌清等。
03 病毒病
发病原因:种子带毒,蚜虫危害,高温干旱天气。
防治提醒:发现有蚜虫危害的时候及时治虫;种藕要严选,避免从发病区选种;做好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性。
推荐药剂:防治传毒蚜虫,用吡蚜酮、氟啶虫胺腈、以及烟碱类杀虫剂(如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等)。发病前期到初期:盐酸吗啉胍、寡糖·链蛋白、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等。
04 褐纹病
发病原因:温度越高,降雨越多,发病越重;浮叶发病重,离叶发病轻;深水田发病重,浅水田发病轻。
防治提醒:病菌可借助风雨传播,雨前雨后注意预防;在生长中后期及时清除病叶,但不要折断叶柄,以免雨水或塘水灌入叶柄通气孔,引起地下茎腐烂;收获前摘病叶,带出藕田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来年侵染来源。
推荐药剂:(保护性+治疗性)发病初期(以及雨前雨后):75%百菌清+10%苯醚甲环唑、70%代森锰锌+20%溴菌腈,64%氢氧化铜·福美锌等。
05 炭疽病
发病原因:多雨季节利于发病;偏施或过施氮肥,抗病力会降低导致容易感病。
防治提醒:病菌借助风雨传播,雨前雨后注意预防;莲藕生长期要管好水层,以水调温、调肥;田间发现
桂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污病、山茶藻斑病、桂花叶枯病、桂花褐斑病、桂花赤斑病,桂花叶斑病、桂花灰斑病、桂花茎点病、干腐病、日灼病、根结线虫病及癌瘤病等。其尤以褐斑病、叶枯病发生最为严重。
(1)褐斑病:病斑发生在叶片的两面,发病初期,叶面仅出现些散生褐色斑,后期叶面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浅褐色,近似圆形或规则形,严重时数个病斑合到一块,病斑边缘红褐色至暗褐色,外具浅褐色晕,叶面散生灰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以菌丝块在病株和落叶上过冬,气流雨水传布,4~6月均可发病。老叶比嫩叶重,金桂重,银桂轻,丹桂不发病。
防治方法:春季桂花植株发芽抽叶到叶片硬化之前,每半月喷洒一次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发病初期,用50%的多·硫悬浮剂800倍液喷洒,或用50%的多菌灵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重灾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洒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
(2)叶枯病:又称叶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它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生黄绿色或浅褐色小点,后扩大呈红褐色至灰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规则形;病斑背面色较浅,边缘深褐色;病斑有时卷曲脆裂,几个病斑可相互融合达叶片的1/2~1/3,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树冠中下部的叶片受害比顶部严重,老叶发病轻,新叶严重。其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借风雨传播,尤以7~11月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发病前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
(3)煤污病: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虫、介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为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寄生从而诱发煤污病。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干腐病:主要发生在较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桂花移栽碰伤、划伤未能及时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细菌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对已发生腐烂或树干上韧皮部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双组分“云石胶”。空洞内填充聚脂发泡剂。
对于桂花炭疽病,可在其发生初期,用炭疽福美、代森锰锌、“世高”等农药进行防治。
桂花虫害主要有刺蛾类、螨类、介壳虫类、粉虱类、霜天蛾、袋蛾类、蜡蝉类、紫光箩纹蛾、黑顶灰卷叶蛾、短额负蝗等,其中尤以螨类、介壳虫类、粉虱类为害最为严重且普遍。
(1)叶螨:为害桂花的螨类主要是柑橘全爪螨和朱砂叶螨。
防治方法:保护自然天敌,如小黑瓢虫、小花蝽、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冬季清除树下杂草并烧毁,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发生初期,用25%的倍乐霸(主要成分为三唑锡)1500倍液喷杀,或用1%的齐螨素乳油(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杀。
(2)吹绵蚧
防治方法:平常少用农药,保护好天敌;发现少量虫体,及时将其抹去挤压死;冬季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害虫;卵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速扑杀乳油3000倍液喷杀。
蚜虫不仅会危害黄杨,对其他的树木植物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而且,蚜虫的繁殖能力超强,黄杨感染上蚜虫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整个树木都会被其毁掉。
防治蚜虫的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要出去杂草,特别是有虫卵的杂草要特别注意,最好一个都不要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剩余的蚜虫诱杀,也可以喷洒农药将其彻底清除。
答案:每年12月末~1月中旬之间施一次基肥或土表下追肥一次就可。如若属于盆栽,更是需要控制肥水,以免枝条徒放、叶针放大等。室内盆栽的每周需要不少于两次的自然照射和夜晚的淋露,否则会弱死掉。
你可以参照查找兴崛供水设备技术资料可知道供水设备分为:
1.消防供水设备:用于消防用途的供水设备。
2.生活供水设备:用于生活用途的供水设备。
3.生产供水设备:用于生产用途的供水设备。
4.污水处理供水设备:用于污水处理用途的供水设备。
5.其他:设备用于双模工矿企业生产用水的供水设备。
物流设备门类全,型号规格多,品种复杂。一般以设备所完成的物流作业为标准,把设备分为:
1.包装设备。包装设备是指完成全部或部分包装过程的机器设备。包装设备是使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填充设备、罐装设备、封口设备、裹包设备、贴标设备、清洗设备、干燥设备、杀菌设备等。
2.物流仓储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室内搬运车、出入境输送设备、分拣设备、提升机、搬运机器人以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这些设备可以组成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的商业仓库,来堆放、存取和分拣承运物品。
3.集装单元器具。主要有集装箱、托盘、周转箱和其他集装单元器具。货物经过集装器具的集装或组合包装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随时都处于准备运行的状态,利于实现储存、装卸搬运、运输和包装的一体化,达到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4.装卸搬运设备。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的设备,是物流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用途和结构特征来看,装卸搬运设备主要包括起重设备、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专用装卸搬运设备等。
5.流通加工设备。主要包括金属加工设备、搅拌混合设备、木材加工设备及其他流通加工设备。
6.运输设备。前面提到了运输的重要性。运输在物流中的独特地位对运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输设备具有高速化、智能化、通用化、大型化和安全可靠的特性,以提高运输的作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使运输设备达到最优化利用。根据运输方式不同,运输设备可分为载货汽车、铁道货车、货船、空运设备和管道设备等。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一般只拥有一定数量的载货汽车,而其他的运输设备就直接利用社会的公用运输设备。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