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吡唑醚菌酯施用2000~4000倍液。 吡唑醚菌酯是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之一,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杀菌谱广,对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都有较好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安全性好,对作物有**生长作用,可用于葡萄各个生长期,25%吡唑醚菌酯施用2000~4000倍液
着色早期用不会有影响,晚期的话,慎重使用,抛开这方面不说,再说药效问题,现在着色晚期,使用吡唑醚菌酯效果也不是很适合,可以用咪鲜胺,或者克菌丹.戊唑醇来代替吡唑醚菌酯。因为后期重点是炭疽病,落果问题,咪鲜胺相比起来确实更高一些,还可以保鲜。
葡萄开花前用吡唑醚菌脂。
可以用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复配,主要用于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柑橘树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吡唑醚菌酯和丙森锌复配,主要用于葡萄霜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马铃薯晚疫病。
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锰锌复配,用于苹果树斑点落叶病。
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主要用于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香蕉叶斑病,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玉米大斑病。
不打最佳,花前就应该防住所有的病害,然后让葡萄安安静静的度过花期,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果穗管理。如果花期侵染了病害,那就意味着打破了这份平衡,我们就要为病害防治而改变原有的计划,并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并变得越来越被动。花期能够让我们但有的病害无非是灰霉和霜霉,下图是灰霉,谁都认识,但成为下图这样的灰霉想要一次打干净就很难了。所以必须两连击才能安心一点。
吡唑醚菌酯草莓一亩地用15~20克兑水15公斤喷施,草莓炭疽病的治疗用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二氰蒽醌等这些都是广谱性药剂,对草莓炭疽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这其中效果最好的吡唑醚菌酯,该药既具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同时还能增强草莓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这是大多数药物不具备的一个特点。(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这类杀菌剂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在病害发生期每7天用一次药,连续进行防治。为防产生抗药性,以上预防和治疗药剂,可轮换使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