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休闲农业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频频出现,说明休闲农业在国家的顶层战略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2018年,中央财政将逐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产业基金等形式,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那休闲农业怎么做才能拿到农业扶持资金?
首先,如果是做休闲农业园区,那一定要建设之前向发改委立项;这样才能拿到大额的政策资金;
其次,休闲农业申报农业政策补助,跟你的休闲农业类型有关;
假如你是做休闲农庄,园区之类的项目,那么在立项之后,园区或农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像用水用电、道路、停车场、厕所、垃圾处理等等这些配套设施,可以申请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因为国家现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有这方面的专项补助资金;
如果你是做农家乐、休闲采摘之类的,这类项目一般首先要做相关的认定,比如现在各地方都会评定星级农家乐,星级采摘园等等;一些地方会有些奖励的资金;因为农家乐、休闲采摘之类的很多都是以个人或者家庭为主去经营的,很难得到补助资金;而注册公司或合作社经营的不多;那么如果你经营农家乐的话、又注册的有公司或合作社,那上面说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些补助资金,你也可以享受;
休闲农业是一个“综合体”,可能包含种植版块、养殖板块、林业板块、加工版块、旅游版块、教育板块等等,不同版块都有不同部门重点支持的,即使是同一板块在不同部门也能申请到不同的补贴。
发展改革部门:主要支持重点村和周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部门:主要给予休闲农业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督等方面的支持。
环保部门:负责支持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项目。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资金上支持涉及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的项目。
农业部门:现在农业部乡镇企业局 ( 农产品加工局 ) 都设立了专门的休闲农业处,各省 ( 直辖市、自治区 ) 农业厅 ( 委 ) 也都有专门的处室分管休闲农业,市、县农业局也有相应的部门。
林业部门:涉及到林地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都可以找林业部门咨询和申请补贴。
扶贫办:主要掌控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小额贷款,着重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扶持贫困户参与到休闲农业项目。
希望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头条号“惠农补贴申报”,您的私人申报顾问!
谢邀,描述的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却实很大,例如粮食补贴,农资补贴,扶贫补贴,环境补贴,教育补贴,计生补贴都是为三农振兴发展的,可是到了基层这些资金却少见不奇怪,那去了,知道的人不多,到农民手里的只有少数!不作评论为好!
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哪个是农业投资的最大瓶颈?这个问题问得好,作为一个返乡创业七年的农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和折磨!我认为,农业投资的最大瓶颈是土地问题!
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问题都可以归入一类,就是资金问题。如果农业技术不足可以通过资金购买和投资研发,资金充足就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农业劳动力问题的实质也是资金问题,只要做到农业的薪酬待遇和工业企业基本相同的薪资待遇,劳动力是不存在问题的。
所以,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问题都可以广义归类为资金问题。农业的资金问题是大问题吗?很多人也许会说是!其实,资金真不是大问题。资金都是跟着政策走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最高最强最远的导向,所有人都看得懂,资本也看得懂,银行更看得懂。
首先就是国家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每年国家在三农的投入都是“万亿”级别的资金投入,银行支农惠农贷款也是很大的规模,在一般的贫困县,银行农业贷款至少不会低于一个亿。可见,资金问题不是农业的大问题,最多存在一些小问题。
农业投资真正的大问题是什么,其实就是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之一:一家一户的土地分割导致土地碎片化,难以集中连片使用,难以达成统一流转目标,集中流转后为了保留农户边界,难以开展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耕作……这导致农业投资效率低下,投资单位成本高,影响了农业投资热情。
土地问题之二:土地时限过短限制了农业投资质量,片面追求短平快。但是,农业的特点偏偏又是长线投资,这就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搞过农业的人都知道,国家对设施农用地的备案时限是同步于农民土地证书的承包时限,就是2028年6月30日,还得交一笔不菲的复垦保证金,这笔保证金就是到期后必须要自行拆除复垦,如果不,就有相关部门用这笔保证金拆除复垦。这是法律的条款,具有强制和排他性。虽然十九大报告土地延期三十年,但是设施农业用地备案还是到二零二八年!试想一下,还有九年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到期,就要拆除复垦,任何人都不可能有长效投资、高质量投资的打算。
当然,也不排除到期后政府部门补交费用备案延期的可能性,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具体怎么处理还是得静等二零二八年。
还有一个坎,就是到期后土地使用权又回到了农民手中,又要签订新的流转协议。谁能保证农民一定会继续流转?就算农民愿意流转,谁又知道是不是难以承受的天价?毕竟,此一时彼一时,在第一次流转时可能土地荒芜价值不高,经过农业投资人十年八年的建设,土地早已改变了模样,在农民不就转就要拆除复垦的被动局面下,土地的再次流转条件你是没有选择权的。
这就是无论政策如何给力,工商资本下乡始终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内核所在!就算先入者也是在情怀的驱动下报着“先驱”“先烈”的信念投资农业,以短平快的投资模式为主。但是短平快又不能适应农业投资规律,亏者众,盈利的不多。入局者大多铩羽而归,进一步恶化了农业投资环境!
最后再说一说《土地流转协议》。这个协议各省市都是由工商国土农业主管部门制定了范本,按协议范本填空就是具体生效的协议了。这个协议不能简单的定义是在维护农户利益,虽然事实如此。至少这个协议是阻碍农业投资速度的,看不见对农业投资人利益的合理保护。其实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护农民土地权益,就是让农业投资人长效的投入,让土地产出效益高才会达到目的。一旦协议对投资人可能产生血本无归的潜在风险,都会让农业投资人战战兢兢,惧怕进入了。
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而且很简单。一是《土地流转协议》到土地证期限后根据约定的涨幅自动延期;二是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时限到期后自动延期到下一个土地承包期限。就这两个“自动延期”就会激活农业投资的活力,保证农业投资的长效,规避农业投资人的风险!
毕竟,农业已经靠天吃饭了,在政策和制度上为投身农业的投资人松松绑,也是应该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如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或者在评论里留言。
我是艾鸿海,重庆市劳动模范,农业经济师,农业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诚意分享真实的三农知识,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傻哦,资金哦,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啥事办不成,各个单位,包括每一个人都为钱奔波,人人都笑贫不笑娼,穷你啥事都办不成,这年头,无论啥事情没有人的欲望在高的,你只要有钱啦,土地,人才劳动力啥就都有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吗,要想农民富,金钱先铺路,这是个关键。你只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其它的都好办。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