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度提高,年均增长率达12.7%。
1.“一五”时期的农业集体化;
2.1978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发挥对供需的调节作用的。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农产品的特点使得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引导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发挥其作用。例如政府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最低限价政策,对于农产品的补贴等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
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
②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③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015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保险金额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加快研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中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扩大森林保险范围。支持邮政系统更好服务“三农”。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